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扩展高一语文知识先进 科学 灵巧 实用──从《故都的秋》的教学实践看点拨教学

先进 科学 灵巧 实用──从《故都的秋》的教学实践看点拨教学

11-01 11:56:30 | 浏览次数: 36418 次 | 栏目:高一语文知识
标签:高一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先进 科学 灵巧 实用──从《故都的秋》的教学实践看点拨教学,
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肖家芸    

  《故都的秋》秋味深长,妙于斯,难于斯。作者笔下的秋景、秋境虽不失固有特征(看似寻常),但却无一不是感情化了的产物(不同寻常),自然界的“客观秋色”(故都的秋)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达到了自然和谐的美妙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一枝一叶,一丝一语,不经意的细微之处,都必须缘情会景,以景悟情。由于时代迥异,心境截然,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灵隔膜和思维落差,现在的中学生难以产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也就难以品读感情包装的文字。因此,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既是教材的特点,又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为此,必须以再现教材的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基础,以“景—情”交融的声色物象的梳理为依托,以“背景—心境—情感—景物”的相互关系的透析为视角,以精到细腻的语言品味为突破,使学生宏观把握有依托,微观品味有凭借,这样他们才能抓得住,进得去,品得出。鉴此,我采用了逐层推进的六步点拨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点题目。我要求学生读题悟题,借助审题以透视文章的魂灵,由此引入课文描写的中心──秋色,引出“识别景物特色概括的重点句”和“标出景物描写重点段”这两个整体认读的思考,为学生尽快打开自读局面导引最佳航向。

  点整体。我要求学生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快速识别景物特征概括的重点句,标出景物描写的重点段,快而准地从结构上整体把握文章的纲目,自我确定学习的主体与重点,以便攻克主体带动一般,突破重点化解疑难。

  点关键。故都的“清”不是清新清丽,而是凄清冷清,它主要是由特定景色的触发产生的心理感受;故都的“静”不是恬静娴静,而是孤寂沉静,它主要是由特定的声响触动引起的主观感觉;故都的“悲凉”寓于声色物象交融的意境之中:冷“清”色里聚“凉”意,寂“静”声中蓄“悲”感。秋色,秋声,秋味,便是悟读《故都的秋》相辅相成的三要素。因此,得秋味,必先观秋色,闻秋声。而观秋色,须先识秋色、辨秋色,进而感秋色。闻秋声,须先识秋声,辨秋声,进而感秋声。我要求学生顺着我的诵读导引,圈起呈现色彩的词语,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一是为了利用范读的情境点拨,把学生引入特定的秋境之中,以强化他们在粗知阶段整体认读的感受;二是通过“识、辨、感”的逐层引爆,拨动学生借助耳闻目睹的整体感受去辅助精妙之处的深入理解。为什么牵牛花“以淡红者最下”?雨后话秋为何要高调长腔?……只要整体把握了“清、静、悲凉”的宗旨,沿着“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思路去探寻,类似细微之妙学生能够很快入其境,品其味。在此基础上,点拨学生对照自读提示中背景的介绍,他们便能进一步理解这样写景的合理性,感悟文章的精妙。

  拨难点。本文主笔部分选材上有一个疑点看似疏忽实为精妙:既写秋色,为何回避暖色闹景?对此,同学们在粗知、细品之后,绝大多数能够化解,但理解的深度毕竟有限。我把它作为难点提出,意在变换角度引发他们的深层思考,通过加大他们的思考量,提高他们能力的发展量。本文主笔之外同样有两个看似游离实则妙笔的疑点:一是为何要写北国之外的南国之秋?二是第12自然段的大段议论有无必要?我点出这两个问题,是从以宾陪主的艺术辩证法上,拨动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理喻,是突出景物特色、充实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题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理要点。我将文章主笔部分的秋色、秋声、秋味内容,清晰地写在黑板上,并将景与情的内容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区分开来,借助于相互联系的框线标示,点拨学生对着板书自我总结要点,对照消化重点,强化学习目标。

  作迁移。我借助投影显示的两首短诗的选词填空练习,点拨学生借助课内所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技法,用于课外阅读实践,使他们在迁移训练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运用能力,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智能转换。

  我用上述方法,引导过各级各类(普通的,重点的;省内的,省外的)学生在一节课内自读自悟《故都的秋》,都收到了较好成效。所以如此,得益于蔡澄清先生点拨教学思想的先进性、科学性、灵巧性、实用性。

  点拨教学要求:教学的准备阶段必须吃透两头(教材、学生),既钻研教材备教法,又研究学生备学法,寻找教材和教与学三维联系的交合点作为最佳切入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备课,无疑是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更具可行性的。正因为我较好地吃透了《故都的秋》一文的特点,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同时也较好地把握了学生的特点,明确了学习的难点,从而选准了教材和教与学三维联系的交点,所以我的设想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点拨教学强调:教学的实施阶段必须掘“点”(教材本身的中心点,教学过程的引爆点,学生自学的疑难点,三点通常交织为一点)促“面”(具体内容的理解,写景类的散文即为声色物象描写的品味),以宏驭精,以主带次,多快好省,力避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少慢差费。正是基于此,我以3分钟时间引导学生抓住三维联系的交点──文眼句(开篇首句的“清、静、悲凉”),明确文章的主体所在。然后丢下开篇第2段和文末3段,实行中心开花带动两头的战略,截取第3至第11段集中写景的主体部分,用了近30分钟时间,着力点拨学生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力求穷其味,得其妙,悟其理,通其技。之后,我仅用六分钟左右的时间点拨学生势如破竹般地解决了占篇幅不小的两个问题:开头第2段与结尾第2段对比描写的作用,第12自然段议论的目的。因为交点抓住了,主要问题解决了,上述两个不需深究(否则,钻进去耗时多,而且喧宾夺主)的次要问题,当然迎刃而解。由此可见,点拨教学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课多时少矛盾的有效途径,又为优化课堂节奏,形成教学特色提供了良好契机。

  点拨教学注重:相机而点,话时而拨,多渠道多功能地调动一切有利于教、有利于学的积极因素。仅以课文诵读为例,一般教法虽然注重吟诵,尤其是散文,但并不强调必须教师范读,所以通常是以磁带录音来替代。点拨教学则强调关键语段教师必须范读,因为成功的范读本身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情境点拨。这种点拨除了声音的叩击,还有表情的感染,动作的辅助,更有教师本身人格的魅力和深厚功力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的无形触动,进而形成多功能的辐射和渗透。因而,学生容易在教师的范读下,引发感情共鸣和思维火花,渐渐脱去与作者心灵上的隔膜,缩小与作者思维上的差距,不知不觉地入情入境。犹如孩子喜欢在妈妈哼唱《摇篮曲》声中安睡,而放同样的远远超过哼唱水平的磁带怎么也达不到那种效果。我教《故都的秋》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秋的深韵,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较好地发挥了范读的点拨功能,较快地把学生带入了“清、静、悲凉”的秋境之中,为后来的细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不能不说是点拨教学的一个优势。

  点拨教学力图:眼前的“点”旨在今后少“点”,直至不“点”。因而点拨的初级目标是导入知识,拨开迷障,破除疑难,辅助学生“学会”。而终极目标则是传授方法,培养习惯,提高素质,促成学生“会学”。全方位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质,是点拨教学的着力点。比如:要求学生览文解义必须做到“五读”,也就是读正文的同时,还要读题目,读预习提示,读重要注解或插图,读课后练习的暗示。这样要求目的是端正学生的读书态度,培养他们全方位地利用各种辅助条件以提高阅读效率的好习惯。有的同学读不进去,悟不出来,就是因为零碎阅读,断章取义,放着现成的“拐杖”(题目、提示、注解、插图、练习暗示)不用造成的。也就是说有些能力上不去,不是智力不够,而是学习习惯不好。正是基于此,我首先引导学生读文题,意在培养他们审题以悟文的好习惯。接着我要求学生识别景物特点概括的词句,标出描写秋色的段落,意在培养他们善于从结构上把握纲目的快速阅读习惯。之后,我拨动学生从“识、辨、感”三个角度去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意在培养他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宏观把握以指导微观理解的品读习惯。再后,我安排学生用大量时间品读文章的主体部分,而将陪笔部分点到即止,意在培养学生根据主次恰当安排详略的读书好习惯。最后,我调动学生自我整理,迁移训练,意在培养他们善抓要点,及时总结,学以致用的好习惯。上述所及,有的是读书的习惯,有的是思考的习惯,有的是实践的习惯。长期培养下去,就能全方位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会学的本领,不教自能读书,不导自能作文。就此而言,旨在培养良好习惯,促成“会学”的点拨教学,对于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着更深远更现实的意义。

  点拨教学反对僵化的模式,而自成有机的程序。“点题目”是导入定向,“点整体”是宏观粗知,“点关键”是微观细品,“拨难点”是掘进深化,“理要点”是总结固本,“作迁移”是发展提高。这六步程序,局部看由粗到细,由主到次,以宏驭精,以点促面,有张有弛,有详有略,环环相扣,稳健递进。整体看,起合相应,承转适宜,自成由“学会”到“会学”的有机循环。显而易见,点拨教学的这六步程序,简明、科学、好把握,易操作,此外,点拨教学要求点“关键”拨“阻塞”,相机而行,巧“点”巧“拨”,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由勤奋型向学者型艺术型过渡。只有科研能力提高了,我们才能发现“关键”在哪里,“阻塞”在何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学艺术,才能把握好火候,巧“点”巧“拨”。就此而言,点拨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1] [2]  下一页

TAG: 教学  

《先进 科学 灵巧 实用──从《故都的秋》的教学实践看点拨教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