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训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训练

11-01 11:51:45 | 浏览次数: 981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三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训练,
  尽管我很清楚,美国人指的学生,不仅仅是在美国学习的学生,而且是来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但我实在吃不准自己算不算是学生。访问学者平时也与研究生一起听课。可以说是学生,但又没有像学生一样交学费,也没有学生证。我有心省下8美元,可又怕售票员要我出示学生证。万一弄得让人家怀疑咱撒谎,既丢“人格”,又失“国格”。

  踌躇良久,我想了个两全之策。我向售票小姐递出16美元,同时对她说,“我是从加拿大来的学生,如果……”我的下半句话是,“如果访问学者也能够算学生的话。”

  可她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面带微笑地问:“几个人?”

  “一个。”我回答说。

  她很快递给我一个做通行证的徽标和找回的8美元,并微笑着说:“祝你在这里度过愉快的一天。”全然没有顾及我一脑门子的“思想斗争”。
的确,那天我的心情一直很愉快,不仅仅是因为欣赏了大都会博物馆的艺术和省下了8美元。

  有了这种愉快的经历后,心里就时时想着珍惜它。就像一旦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加倍自重自爱一样。

  事隔8年,去年夏天我带妻子和女儿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门票价格依然如故,但我的身份已不再是当年的访问学者,而是挣工资的驻美记者。尽管我和我妻子从外表来看要充当学生绰绰有余,但出于对“信任”的珍惜,也为了自重自爱,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两个成人、一个儿童的门票。尽管多花了16美元,但心情与上次一样愉快,因为我没有辜负别人的信任。

  从此,我在心中形成了一种固执的想法:信任也是一种约束。

 13、作者在美国消费,无论少花钱还是多花钱,为什么心情都很舒坦愉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为了说明自己得到的信任用了哪几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最后,作者为什么还要叙述一个“我“主动买了两张成人票和一张学生票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找出文中对作者的心理描写,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担心和顾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只看了一眼……,就……”、“一听马上就……”、“没等我把话说完就……”,文中这几处划线词语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什么美国人都把个人信用看得高于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你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交往中,你是如何看待信任的?请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卓有成效;幽静将变得烂漫多彩;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请以“与书作伴”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叙事清楚;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kǎi xǐng pǔ chá mǒ

  2、渺 脊 诓 诬

  3、⑴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⑵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⑶不值得当作凭据。

  4、:“”,;;──

  5、答案示例:“充满自信力,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民族的振兴和繁荣,他们奋不顾身、坚忍不拔、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他们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的代表。比如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英勇奋斗的医护人员们。”

  6、所要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观点。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

  7、“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指的是同情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的官员,如海瑞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谭嗣同等。

  8、“有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第一个“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第二个“中国人”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

  9、因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10、作者的结论是:“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要论有无自信力,就不要被统治者的官方文章所蒙骗,要着眼于人民大众,要看到人民大众不屈的斗志和伟大的力量。

 11、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12、如开头作者揭示对方的论据。作者简练地勾勒出三种形象:始而盲目自夸,妄自尊大;继而依赖国联,仰人鼻息;终至求神拜佛,自欺欺人,于变化之中揭示出悲观论者在精神上的节节败退,极富有讽刺意味,写得尖锐泼辣。

 13、因为“我”在美国消费时对方不去怀疑“我”所担心而又无法证实的事,使“我”总是能得到来自对方的无条件的信任。

 14、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买书时商店多收了钱;第二个事例是停车接人时得到免费停车卡;第三个事例是作为一个访问学者买门票时享受学生票的待遇。

 15、在以前的经历中“我”享受到了来自对方的充分信任,心中感到非常珍惜,投桃报李,自己也不会辜负这种信任。

 16、“是啊,以我们惯例的思维逻辑来推理……也得证明自己不是无理取闹”。“其实傍晚到迪斯尼来玩的大有人在,……让人担心是管理上的漏洞。”“我有心省下8美元,……又失‘国格’。”作者的这种担心来自于他在国内积累的经验,以及对美国国情的不太了解。

 17、强调说明他们没有丝毫的怀疑,对人充分信任。

 18、因为美国是个提倡“信用”的社会,个人一旦失去了信用,在生活和事业中便会陷入困境。

 19、此为开放题。要求先叙一件事,再谈你对信任的理解。

上一页  [1] [2] 

TAG: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