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⑹ 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⑺ 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 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9、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10、总结: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12、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13、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14、作业: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
[宋]石 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一茎孤引绿,双引共分红。
色奇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灼灼荷花端,婷婷出水中。
戏改:一茎亭亭孤引绿,灼灼双靥共分红。风送暗香波乱影,相思况复两心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
〖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出示写荷的诗句和幻灯片。
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本文的语言美和画面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情感肯定很美吧?这节课我们来体验朱自清的情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