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八年级语文辅导《小石潭记》教学杂谈

《小石潭记》教学杂谈

11-01 11:51:45 | 浏览次数: 21318 次 | 栏目:八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八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小石潭记》教学杂谈,

  第二天,学生们的作业准时交齐,打开画纸,我的眼前一亮,翠绿的竹子,清澈的潭水,自在的游鱼,弯弯曲曲的溪岸,学生们画的好极了,我的头脑中也即刻现出了《小石潭记》的原文:“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有的同学画水彩画,更显现出小石潭的美景,有的同学,合理的发挥了想象力,加入了主人公,即柳宗元等人。看来,同学们确实认真的预习了此课,《小石潭记》的教学计划顺利完成,为了考查知识点的落实情况,我进行了随堂测验,结果令我十分满意,满分的同学达到了一半以上。课后,我与同学们交流感想,学生们一致认为,想画好画就必须熟悉课文,画画时脑子里要不时回忆原文与书下注释,一些解释就不知不觉的印在了脑子里,平时死记硬背书下注释,一个小时过去了,也不见的记住多少,效率很低,而这次画画,好象在玩的过程中,就把该记的全记下来了,一点也不困难。作为老师,我的体会是批改这样的作业以不在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享受。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使老师和学生达到了双赢,这种效果确实有些在我的意料之外。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 邓振娟】

〖课堂──阅读能力培养的基地·重在导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习《小石潭记》时,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一提起艺术,人们总是感觉它特别的高雅,其实,我我们周围就有很多熟悉的艺术形式,比如诗歌、舞蹈、音乐、美术,别忘记了文学,我们语文课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艺术的形式真多,但艺术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艺术都是抒写人的内心情感的。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它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读一篇好的作品时,从心灵深处就会响起一首曲,隐隐约约,脑海中会闪现相关的画面,朦胧或者清晰?今天我们学习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先请大家静静地、轻轻地吟诵一下这篇文章,看看作家高超的文学魅力唤起了我们怎样的艺术感受。学生轻轻的自读课文,教师启发:“你听到你心灵的曲子了吗?它是怎样的调子?怎样的节奏?又是怎样的器乐弹奏出来的?”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走进课文,仔细捕捉课文的有关信息,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联系课文的时代背景。就这样,在老师的精心的设计,在艺术形式的变换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一页  [1] [2] [3] 

TAG: 教学  小石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