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八年级语文辅导《春酒》教学杂谈

《春酒》教学杂谈

11-01 12:05:13 | 浏览次数: 46518 次 | 栏目:八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八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春酒》教学杂谈,
整理编辑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第五中学 王桂范】

〖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四种基本学习能力的第一条就是学会学习。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应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上,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和能力。我要教学琦君的《春酒》一文时作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一、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自己会读文章

  刚刚初二的学生还有一定的依赖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欠缺,他们依旧希望老师事无巨细全部讲到,好让他们详细记笔记。为了能让学生自主动起来,在教学《春酒》一课时,遵循着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则,课堂上,我摒弃那种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的做法,按以下基本框架来组织教学的:

  1、激活生活,创设氛围:

    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和体会,而后引入琦君的《春酒》。这样一下就把学生的思想激活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便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学习的中国和基础,是个人独立阅读理解,整体把握文章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扫清文字障碍,边读边想,边体会“春酒”的别样味道,而后,根据文章内容,为“春酒”加个修饰语,并说说理由,这一环节便于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3、精读课文,合作研讨:

    在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采用让学生“读”和“说”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于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的视线进入课文的每一个角落,设计一问: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牵一线而动全身,教师适时适度引导,以此为线索串起全文主要内容。

  4、品读课文,讨论、创新、评价文章:

    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多重性,不同读者会有不同反映,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开支思维,敢于向名家挑战,此环节,我让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而后结合课文具体语句,从词语的表达效果、修辞方法、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情感表现等角度来评价本文,教师进行学习方法的介绍,这一环节,教师既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又要起到主导的作用,既要保障研讨内容的有益和有效,又要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在争论中迸射出思想的火花。教师要防止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挤”,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答案的多样性,以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二、在延伸训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命题作文,捕捉生活中的美妙瞬间,可描写让你怦然心动的一个人;可描述事件的精彩片断

  这一环节,学生热情高涨,有写一面之交的老师的声音,有写让自己心跳的异性朋友,有写自己最难以言表的事件……而后学生读、学生评、学生改,并由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动起来了,并且互评互改,学生感觉自己是老师,责任感增强,互学意识也增强了。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教研室 李新平】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探索〗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的课堂模式探讨:

  1、主问题式对话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文眼或关键句(文本的关键点)来创设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并能激发学生对话的主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整体感知文本和具体语言揣摩能动地品析文学形象,设身处地地与作者对话,领悟作者的情思,把握作品丰富的意蕴。这种抓住关键点创设主问题来引领学生对话的阅读教学方法,我们称之谓“主问题式”对话教学。它的一般流程是:

   ① 诵读感知,抓住文本的关键点;

   ② 创设主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对话;

   ③ 对“关键点”触发,会情悟理。

    这种教学的特点是:打破了多环节的教学模式,远离了“多杂乱”的问题设置,让学生迅速找到对话文本的关键点,创设主问题,并围绕主问题展开积极有效的对话,抓住“关键点”深入解读文本,和谐地推进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设身处地地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作品的深层意蕴,从而引发思想的震颤、精神的提升和人生的思考。

【案例1:《春酒》】

  琦君的《春酒》一文,文字浅显,但情蕴丰厚,似一杯淡淡的清茶,又似一坛浓浓的美酒,细细品味方知其味之醇厚悠长。为了让学生学好此文,上课前三分钟,我播放温州过新年的CD画面,创设生活情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调动学生的情感生活体验。上课时,我先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涵咏文字,沉醉其间。学生读毕,我问学生:作者借春酒表达怎样的感情?从哪一段文字直接看出来?学生齐口同声地回答:“思乡之情,从最后一段。”学生露出了回答出问题的得意神态,夹杂着些许无味的声调。我知道这个问题是容易回答的,但隐隐觉得学生的理解是属于假象理解,是抽象的、程式化的,不是从文本的具体描述中用心灵感悟得来的,没有个性化的体验。于是,我马上让学生多次朗读最后一段,尔后问学生:作者于思乡之情中流露出怎样的情绪?沉思片刻后,有两三个学生回答道“在异国他乡,作者体会不到一丝家乡味,思乡之情如春酒发酵,涌动,荡漾起来。因此,思乡之中带着几许的无奈、惆怅、失落和忧愁。”这时,我知道学生对作者的思乡之情多了一点切身体会。同时,我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来深切地理解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我蓦然发现作者琦君在《春酒》这篇散文里巧妙地安设了一个“文眼”——“道地家乡味”。抓住这个文眼,我创设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作者从春酒中品味到怎样的“道地家乡味”?引导学生对话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验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乡情。下面再现师生围绕这个主问题展开对话的教学情景。

  师:白先勇先生曾评说:“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回忆都是温暖的,都是魂牵梦萦的。作者有哪些回忆?从春酒中品味到怎样的“道地家乡味”?

  生:从文章第9段来看,作者在美国过新年,身居异国,特别容易想起家乡过新年的风俗:迎神拜佛,祭祀祖先,祈求吉利。

  生:作者也回想起过新年时大人忙碌,小孩快乐的热闹气氛,沉醉其中,暖意传遍全身。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是作者品味到家乡的民俗之美。

  生:作者忆起了儿时故乡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的事,品味到乡亲礼尚往来、重人情的家乡味。

  生:作者忆起了儿时自己家的一项特别节目──喝会酒:乡亲之间需钱急用就互相“起会”,会首置办“会酒”以表酬谢。从喝会酒中,作者品味到乡亲的淳朴友善,带给作者暖暖的情意。

  师:这两位同学感悟到作者品味到家乡的人情美,令作者久久不能释怀的乃酒中蕴情啊!

  生:我觉得令作者久久不能释怀的原因还有作者儿时受到乡亲的喜爱。那乡亲之间如家人般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气氛像春酒的芳香弥漫在作者的心灵,成为生命的记忆。

  (这位同学用甜甜的语气朗读了第4自然段的最后两句,接着其他同学也跟着读了起来,甜美的声音如酒香般弥漫着整个教室。)

  师:啊!春酒醉了作者,醉了同学们,也醉了老师。刚才这位同学是从课文的细节描写处品味到的。原来,平凡的细节流淌着生活的美丽,生活的感动,生活的情趣。请同学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你能读出作者回味到怎样的“家乡味”?

[1] [2] [3]  下一页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