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实录(一)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实录(一)

11-01 11:48:31 | 浏览次数: 89718 次 | 栏目: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实录(一),

 

  《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实录 薛法根

  问候:

  1.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1.师:我们开始上课了。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板书:观点)读。

  生:齐读

  师:你相信吗?

  生1:我觉得应该相信。

  师:应该相信。

  师:你相信吗?

  生2:我相信。

  师:理由。

  生2:因为每个问题,每个发现一开始都是疑问的。

  师:你相信这个观点吗?

  生3:我相信,因为只有勇于探索的人才会有所发现。

  师:你有自己的理解。你相信吗?

  生4:我也是非常相信的。

  师:你相信吗?

  生5:我相信。

  师:你相信吗?

  生6:我相信。

  师:你相信吗?

  生7:我相信。

  师:没有一点疑问?这个观点对吗?没有怀疑?

  生:(齐说)对。

  师:没有问题?完全正确?

  生:没有

  师:对吗?这个观点说是一个真理,这句话是不是一个真理?你说?(请三位学生)

  生:是的。

  师:有人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真理之后,这句话是真理吗?你们认同吗?没有疑问吗?肯定?

  生:认同,没有。

  师:肯定?那它还是真理吗?

  生:笑了。

  师:说真理要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们说连一个问题都没有,你怎么能证明这句话就是一个真理呢?对吗?既然真理要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们对这句话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你能证明这句话就是真理吗?能吗?

  生:对。

  2.师:没有怀疑精神,没有疑问,怎么能真正探寻到这问号之后的真理呢?所以对这句话,我们首先要有什么精神?

  生:探索。

  师:探索还是其次的。首先要有?

  生:(齐说)怀疑。

  师:大声说。

  生:(齐说)怀疑。

  师:怀疑什么?

  生1:应该怀疑它是不是真理?

  师:这句话是不是真理啊?还要怀疑什么?

  生2:这句话是对还是错?

  师:怀疑它是对还是错?你呢?

  生3:是否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是不是一百个问号,九十九个问号行不行?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4:是不是实用的?

  师:是不是可行的?你呢?

  生5:是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真理怎么就要在问号之后呢?你呢?

  生6:有没有实例来证明它?

  师:有没有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句话?所有的真理需要证明的,对不对?好,同学们,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对于这一个观点,我们是不是要怀疑它,没有问号就不可能有真理,那么作者对这个观点是如何解释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解释这句话的,来,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好,请你来读一读。

  师:听好,既然他读第二自然段,和这个观点你理解吗?

  生1:读。

  师:那么终于是最后,不断地发现?

  生:问题

  师: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呵呵,你看,读完以后,基本上没什么问题。读得比较好,比较流畅。这句话懂吗?大家都懂,有没有什么词语不理解的?

  生2:请问“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

  师:你不懂,以前看到这个词吗?

  生2:忽略掉了。

  师:看到这个词,忽略掉了,什么叫“司空见惯”?

  生3:就是非常常见的一些东西。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4:为什么不是说把问号拉直成句号,而要说拉直成感叹号?

  师:好,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为什么不是说把问号拉直成句号,而要说拉直成感叹号?问号能拉直成句号吗?你拉拉看呢?

  生:一起笑

  师:哎,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一般我们讲问号,然后是句号。为什么这里是感叹号?是什么意思?

  生5:因为我认为有人在解决疑问后,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所以心里肯定是感叹的。

  师:嗯,你问的为什么是这样呢,得到解答后最后是?

  生6:哦,原来是这样啊!

  师:明白了吧?这叫感叹号。你知道感叹号和句号的区别在哪里?

  生7:我觉得句号是很平静的,感叹号是有一种成就感的。

  师:很好,拉直成为感叹号后既说明了解决了疑问,又代表了我们解决疑问后的一种心情和成就感,明白了吗?你要把它拆成句号也是可以的,不是不可以,只要把它拉一下,圈起来。

  生:笑。

  师:好,司空见惯,我们刚才理解了,生活当中有哪些现象是司空见惯的?看得太多,习以为常,觉得不奇怪。

  生1:比如下雨时打雷,出太阳。

  师:呵呵,下雨打雷出太阳,自然现象。你看牛顿坐在树底下的时候,看到苹果掉了下来,我们看到这个现象是司空见惯。还有哪些现象?

  生2:气球为什么会往上升?

  师:哦,气球往上升。

  生3:母鸡下蛋。

  师:母鸡下蛋,为什么公鸡下不出来呢?

  生4:为什么洗澡时漩涡是逆时针旋转的?

  师:这是课文当中的。

  生5:太阳为什么从西边落下?

  师:太阳为什么不从西边升起?

  生6:还有母鸡为什么下蛋,而狗为什么直接下崽?

  师:我们看到母鸡下蛋,看着看着就不奇怪了,看狗直接生崽,看着看着就不奇怪了。这就叫司空见惯,我们看到很多现象,看到生活当中有很多现象,感觉到很平常,不觉得奇怪,见怪不怪,见得多了,“司空见惯”这个词理解了吗?

  生:(齐说)理解了

  师:“司空见惯”是怎么来的,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同学们,我们对很多学过的词,就像司空见惯一样,感觉这个词很平常,就这个样子,但是这个词怎么来的,这里有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板书:司空),司空是我们古代的一种官职,古代还有一个官职叫“司马”知道吗?司马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姓,在唐代时候还是一种官,他们管那个军队,司空在唐代的时候干什么呢?管全国的工程,相当于我们现在建设部的部长,在唐代有个司空它叫李绅(板书)他是一个大诗人,在苏州做刺史,他叫刘禹锡(板书),吃饭时一边喝酒一边请了很多的歌妓,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还来陪酒,场面非常奢大,豪华,这个诗人刘禹锡看到了以后,他写了一首诗,是这样写的:高妓名坏中亚装,也是说所有这些出来陪酒的女人打扮得都非常漂亮,一曲。。。唱得太好听了,司空见惯。。。你这个做司空的大官这种现象是天天见到天天有啊,花天酒地。。。。也就是我作为江南的一个地方官,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感觉得痛心疾首,这里刘禹锡作了一首诗,这是受讽刺的诗,讽刺这个李绅作为司空他这样的奢华生活,已经怎么样,已经习以为常了。

  所以就是典故(板书:见惯)所以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成语就叫“司空见惯”。

  生:齐读词。

  师:所以同学们,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成语、一些词语,你们不要司空见惯。再查一查,有什么典故吗?它出自于什么地方?明白了吗?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我们刚才学了第二自然段,就是对这个观点的一种解释。指课题,读。

  生:齐读课题。

  师:刚才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是一百个问号”(划课题中的“一百个”下面打了个问号)。

  生1:我觉得这里一百个问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百个问号,而是代表着提问得越多,他就会越深刻地了解这个问题。

  师:非常好,看看第二自然段中哪一个词就是写这个“一百个问号”。

  生2: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究底,从中就把问句拉直成感叹号这一句。

  师:哪一个关键词语就写这个一百个问号?

  生3: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师:明白了吗?解决疑问,把这两个关键的词上,不断发问,不断解决问题,这就是一百个问号,正好,不多不少,一百个,明白吗?所以我们在做读这个课题的时候,注意是一百个问号,读。

  生:齐读课题。

  师:可见,要探寻真理呀很难的,要进行长期的质疑,探究,最后才能找到真理。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观点(指着板书说),这个观点是不是一个真理还需要证明(板书:证明)我们来看下面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四个自然段,请你默读,作者是怎么证明的?用了哪些事例,能否概括出来,好,开始,把关键词语概括出来。

  生:默读。

  师:简要地概括一下,不要到处划,我看很多同学划得很多,一个自然段都是直线,曲线,没必要,概括,什么叫概括,三、四、五、六四个自然段读一读,你要看一看,这个四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有人会概括,好,笔放下,他要证明这个观点是真理,看看怎么证明的。

  生1:写了一些例子。

[1] [2] [3]  下一页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