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课堂实录评析 上海市闵行江川路小学 刘 芸 【课堂实录】
一、顺学而导,巧示课题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特殊的日子。
板书:
1949年10月1日。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特殊在哪呢?
生:它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
师:老师在黑板上再写个特殊的地点。
板书:
北京。
生:这是我们的首都。
(师评:说得对。北京是首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心脏啊!)
师:最后老师要写的是“开国大典”。请大家注意“典”字。
指名生读课题。
师:同学们,试着来说一句话,这句话中要有这3个内容。
师指板书:
1949年10月1日 北京 开国大典
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指名2人。)
师:再说一句话,在刚才的基础上,在“开国大典”前加上一个词。
生1:1949年10月1日,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师点拨:大典就包括盛大的意思。)
生2:1949年10月1日,隆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生3:1949年10月1日,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师:带着一份隆重,一份庄严,再读课题,谁来?
指名──齐读(学生读得很有气势。)
二、感知整体,梳理学路
师:开国大典场面大,参加的人员多,要写好不容易。现在请同学们翻到26课,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开国大典写了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生默读课文,指名交流,师梳理板书。
师板书:
三、读中感受,提升能力
师:轻声读读3个场面之前的内容,大典之前哪些内容必须要写?
生自由读课文,指名交流。
生1:地点和出席的人员应该要写。
生2:还有会场的布置。
师:通过读,了解了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
(师生合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