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数学教学随笔,http://www.manfen6.com
论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数学课堂。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完善自我认识、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的过程,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相适应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构建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合作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教师出示问题后提出明确的要求:“将一张5角的人民币兑换成角币,可以怎么换?在小组内试着换一换,或者与别的小组进行兑换,用你们的方式记录下兑换的方法。”由于将这个问题的解决放在了小组之内,所以每个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被完全激发出来,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短短三分钟左右的合作过程中,几乎所有小组都出现了三种兑换方法,课后检测同类题目的正确率超过85℅。在这样的小组学习过程中,创设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增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两点:
1.抓重点、难点内容,巧妙设计合作内容,将需要发挥小组集体智慧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
2.领会编写意图,挖掘教材内涵。
教师只有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设计出合作活动,选择有价值的合作学习探究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教材让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进行实验。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更多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供学生选择,先观察并猜想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将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圆锥,可以倒三次;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也要三次才能倒满,体会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不但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更重视“等底等高”这一前提条件,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三、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合理分工、机制建立及有效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分工明确。
合作学习就是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以及性别等方面的特点,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分组时,要求组内成员好、中、差学生的适当搭配,使小组间基本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可以让一些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起示范带头作用,以便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组内其他成员,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但这种分组形式不宜在每一次分组合作学习中采用,否则容易造成一人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同时,还应该根据合作学习内容的特点、难易程度等动态地编排小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也可以是组内角色的互换,让小组中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这样可以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并获得小组总体效果。
[page]-->
例如,把一个正方体木块,一面写上“1”,两面写上“2”,三面写上“3”。4人一组抛这个正方体木块,每人抛20次,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每人抛出“1”“2”和“3”朝上的次数。先把得到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中,再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学生按要求分组开展抛小正方体木块的活动,有抛正方体木块报数的,有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有填统计表与统计图的……根据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和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工,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让每位学生都觉得“我是小组中的一员,我提出的问题或我的想法很重要”,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力量和学习效果,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发挥合作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建立机制。
首先,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利于小组内的学生形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同时,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例如,先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交流从正面、侧面看到的图形,说说各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按要求用3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不同的几何体,对这一学习任务的评价指向小组整体所能想到的不同摆法,而不是每个个体与众不同的思维成果。所以,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结果。学生不仅要为本小组的活动献计献策,同时也要努力使小组内的其他同学理解并认可自己的想法。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易于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身的努力对小组整体的荣誉和成功有责任。
其次,这样的学习任务还要便于落实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个体责任。例如,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让每个小组分别准备一个“爱心箱”,要求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爱心箱”的正面,并提醒“一个同学观察时,其他同学要注意他的观察方法对不对,并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是指导学生落实小组成员个体责任的有效措施之一。
3.适时引导。
我们所面对的是学习能力还很不成熟的正在成长的小学生,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很难能有效整合各种观点。因此,在学生合作时,教师要及时全面巡视,发现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如: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①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后,各是多少厘米?先算一算,再画一画。②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比较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我是这样教学的:
(1)解决问题。
学生先独立尝试再在组内交流汇报,发现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那么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
(2)延伸思考。
学生在上面发现的基础上,延伸思考得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结果: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那么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那么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那么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
(3)反思提升。
师:那么,不同的结论跟增加的分率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能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这一结论呢?
生1:假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以长和宽分别增加为例,a×(1+)=a,b×(1+)=b,a×b=ab,ab÷ab=。(大部分学生表示认可)
[page]-->
师:如果把原来长方形的长看作单位“1”,则表示——
生2:现在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倍。
师:长和宽同时扩大倍,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
生:(×)=倍。
师:实际上,这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小数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想一想,怎样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里的变化规律?
……
上述案例中提出一个有挑战性的供学生探索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但学生的探究浅尝辄止,无法深入。教师把握好启发的时机,适时参与学习活动,通过提示、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a,另一个因数乘b,则它们的乘积乘ab。”这样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说明学生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领。
四、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要合作基础上的,在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周长之后,就产生迫切地想知道圆的周长究竟怎样求的这样一种心理需求,这时进行合作学习更显得有必要。即便这样教师也不要立刻就宣布“开始合作学习”,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依据自己的想法动手操作或交流意见,这样学生合作学习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意义。
TAG:
教学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