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吨的认识》一课
10-19 23:36:54 | 浏览次数: 73518 次 | 栏目:三年级数学教学
标签:数学知识,http://www.manfen6.com
评析《吨的认识》一课,
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徐斌
——评高丽老师《吨的认识》一课
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前不久举行的苏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展示课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常熟市石梅小学高丽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吨的认识》一课,深受启发。现把自己的学习思考简述如下:
1.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数学现实基础之上的。所谓数学现实,即指学生学习相关新知所具备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吨”虽然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而且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但学生已经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有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吨”或听别人说起“吨”。上课依始,高老师从1只苹果200克——1箱苹果8千克——1堆苹果250箱,让学生猜一猜:“你认为用这辆卡车(限载2T),一次能运完吗?”从学生熟悉的质量单位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推想,诱发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2.有效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
让学生充分体验1吨到底有多重,正确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高老师采用了有效的突破方法:(1)“拎大米”游戏。先让每个学生拎一拎一袋10千克的大米,获得基本感知经验,再请“大力士”上台拎一拎2袋大米,并提出“谁能拎起4袋大米”,挑战学生的生理极限,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100袋这样的大米才是1吨呢!”,并适时引导学生“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把操作感知转化为数学言语。(2)“估一估”活动。先让学生推想“大约多少名学生的体重之和为1吨?”,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获取哪些数学信息?”,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找“中间数”来帮助估计的方法;再听一听1吨物体落地的声音,获得关于1吨的音频信息感受;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20位三年级小朋友一起进入电梯,会不会发出警报?”(3)“说一说”练习。通过2头奶牛、5桶油、10头猪、20袋水泥等都是1吨的具体了解,以及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显示牌、吊车起吊物体、比较重的一些动物等等生活现象,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进一步丰富有关吨的表象,建立吨的实际观念。
3.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一节有关计量单位内容的概念课,如何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呢?高老师从学习内容的抽象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采用了多样化的活动性学习方式。在引入质量单位吨时,让学生进行猜测和推想;在了解吨的符号标记和与千克的进率时采用自学讨论法;在感受1吨到底有多重时,让学生动手拎拎大米、说说感受、合理想象,并估计大约多少名同学的体重之和为1吨,再听一听1吨物体落地的声音,说一说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等。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不断经历、体验、感受和探索,从而真切地感受到1吨到底有多重,获得关于“吨”的丰富认识。这样的体验性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为进一步构建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执教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执教者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当然,如果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数学活动的数学化,更注重活动过程的指导性,更多些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体验,以及在多媒体课件中防止一些非数学信息的干扰等,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