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试卷中心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冲刺卷(2套)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冲刺卷(2套)

09-19 04:37:54 | 浏览次数: 516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试卷
标签:初中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manfen6.com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冲刺卷(2套),

www.manfen6.com——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

语文版九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

  . 基础知识积累(20)
  1、下列加红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啜泣(chuò)  悲剧(bēi)   尽管(jìn)  爱憎(zēng)
  B、筛选(shāi)  薄雾(báo)   颤动(chàn) 爱慕(mò)
  C、序跋(bá)   奄奄待尽(yǎn) 攀附(pān) 绕圈子(rào)
  D、糟粕(pò)   阴霾(mái)  头衔(xián) 堂吉诃德(kē)
  2、选出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装聋作哑   周密构思   放弃企图  再接再厉
  B、融会贯通   丢人显眼   于心不忍  出人投地
  C、建筑雕刻   孤陋寡闻   反反传统  鸦雀无声
  D、外界刺激   横遭摧残   阴晴圆缺  富丽堂皇
  3、下列各句中加红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苏州园林假山的堆砌,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B、开始我看得头头是道,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
  C、我刚接到请柬,成不不速之客,让你久等了。
  D、青年学生胸怀大志,好高骛远,为中华再一次腾飞而努力。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甜美。(比喻)
  B.大小的岛拥抱着,依偎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拟人)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D.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拟人)
  5、下列句子有病句的一项是(  )(2分)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下放2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这里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7、仿照下列格式,写出类似成语。(2分)
  例:前仆后继、___、____、____、___。
  8、填空(6分)
  (1)罗曼.罗兰是_______国文学家,他的《名人传》中所描述的三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____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____是原文或译文,__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3)夜莺的颂歌唱得____,_____的热烈,最____的花苞就此开放,____和___的阳光就___更忙,花木就都一片____,____起来。
  .阅读(40分)

(一)(18)

  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感情易传染。基于感情的审美观也易传染,杨贵妃的肥胖进入了周肪的画图。审美观的展拓缘于人际交流,刘姥姥日子久了也可能喜欢林黛玉。毫无异议,古老中国的艺术传统无限丰富,但哪一时代哪种风格能代表传统呢?历史太悠久了,传统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的不断发展,永远新生。近亲婚姻导致衰颓,每次异种的引入才促使新品种、新生命的诞生。都经历过孤陋寡闻的时代,引进外国艺术是新鲜事,但外国传统犹如中国传统,都是在反传统中积累形成的,要识别精华与糟粕并不容易,取哪样的经呢?往往深入宝山空手回,还自以为是地妄想将西方现代艺术一脚踢死,对吸取西方现代艺术起了绊脚石的作用。
  现代中国人同古代中国人有距离,现代中国人同现代外国人也有距离,但哪种距离更遥远?须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但肯定一点:现代中国人同现代外国人之间的距离将愈来愈缩小,感情的传染愈来愈迅速。同是今日地球人,地球又愈来愈缩小,彼此间的交往日益亲密,相互的了解也逐步深入了。包括建筑、雕刻、绘画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书系》的出版正是时代潮流的产物,并又促进了潮流的正向发展,因在宏观中,在比较中,提高了人们的识别力,不识货,货比货。
  人情的共性绝不会埋没艺术的个性,正因物质生活太相似了,人们珍视独特的精神享受,追求奇花异草。猎奇亦是新鲜,但是短暂的,绝非艺术创作。保管传统的孝子和盲目崇外的浪子都不是创造者,也许回头浪子倒居于优势,既跨越了孤陋寡闻,又立足于土生土长。
  1、“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均是动宾短语,请分别画出各自的动词和宾语。(3分)
  2、文中加红的句子是设问句还是反问句?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
  3、杨贵妃是哪个时代的人?刘姥姥是从哪个作品走出来?(2分)
  4、选段最后一句话(划线句)讲了一个怎样的道理?(6分)
  5、简要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艺术怎样才能做到“永远新生”?(4分)

(二)(12)《理性的阅读》

  世间许多事情都是经过不断地积累经验才会上升到一定的层次,读书也不例外。对于读书,人们说得最多的话题不外乎多读、勤读。多读、勤读固然能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读书倘若能够“深”入书中,即使读的书数量不是很多,也能尝到读书的滋味,瓴悟到更多的道理。这就需要克服随意性,多一些理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一位学者把读书的艺术概括为不读的艺术,理由是:“书为无限,生命有限;以有限应无限,只能采用此策。”所谓“不读”,实际上就是要有选择地阅读,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标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境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同是一本书,有的人读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时间久了,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而有的人读后,不仅能记住书中的内容,甚至能背诵出精彩的语句,更能谈出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读书的这种差异,就在于读书者是用眼读还是用心去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心”阅读,正在于读书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的思考。
  记得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读书也如此。认真地读一本书,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一种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情节的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向前发展。读书不仅应该能够读进去,重要的是能跳出书外,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的阅读会使人从欣赏水平到修养都得到提高。不读“死”书,意为不去读那些毫无生气的书;不死读书,还在于不可尽信书,而要有主见。理性的阅读会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
  1.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2.文章围绕主要观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它们分别阐述了什么?(3分)
  ①
  ②
  ③
  3.文中说“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这里的“进”和“出”分别指什么?(2分)
  “进”是指:
  “出”是指:
  4.就本文提出的读书经验,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赞同与否都要说出自己的理由。(4分)

(三)(10分)

①如何才能让人讲诚信?经验告诉我们,诚信也要两手抓。
  ②一手就是靠法律法规。诚信,首先应是一种制度建设。如无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和约束,诚信难以实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讲诚信,就要讲法治。讲法治,靠制度,靠监管,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诚信建设就有了坚定的基础。
  ③然而,仅仅依靠刚性的约束,诚信不一定能够得到完全的保障。门虽有锁,依然有失盗之事;厂虽有纪,依然有违纪之人;国虽有法,依然有犯法之徒。这说明,法律法规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即便是监管制度十分严格的国家,不照样还是出了欺诈丑闻吗?这就启发我们,诚信建设还要抓另一手,就是抓道德、抓修养、抓教育。诚信的深层基础在道德。道德是无形的手,是依着信念、习惯、传统发生作用的。“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行,乘桴(注:在水上行驶的小筏子)浮于海”,说的都是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在起着作用。修者,善也。修养,是靠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锻炼和培养的。道德与修养都离不开教育,而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教育必须立足于恒久,必须超越教育或再教育过程中的“蜜月效应”,力争发挥出长期效应,使人内心生出自我约束力,不断克服人性中背离社会道德准则、背离人民利益的一己之欲,使人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共同体。
  ④诚信建设的两只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记得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中曾讲过这样一句话:“道德,可以而且应该走在规章制度的前头。”诚哉斯言!同样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又可以不断地促进人们的道德和修养水平的提高。相信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只要两手并举,锲而不舍,我们的诚信大厦就一定能逐步矗立起来。
  1、要想让人们讲诚信,要从哪些方面抓起?(2分)
  2、对下列语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法律法规,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宣告最大诚信的。
  B、道不同,不相为谋。    信仰,志趣不同,不能与其商量大事。
  C、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道路不好走,就坐着小筏子在海上漂浮。
  D、诚哉斯言。    这话的确(不错)啊。
  3、第③段中所说的“蜜月效应?是指(2分) (   )
  A、短期效应   B、长期效应   C、情感效应   D、约束效应

  4、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第④段中“诚信建设的两只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理解(不能照抄原文)。(4分)

.作文(40分)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生命萌动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己的位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或许,你有一段关于位置的心情故事;或许,你有许多关于位置的独到见解;或许,位置曾引起你深入的思索;或许,位置让你产生无限的感慨……
  请以“位置”为作文话题写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C  2.B  3.A  4.D  5.B  6.C  7. 前呼后拥、前仰后合、前瞻后顾、前倨后恭  8.(1)法  米开郎琪罗  贝多芬  列夫. 托尔斯泰  (2)或者 不论 也  (3)温存似的软和  醉心融骨似  含羞 交情芳草 披着薄雾 吻 欢欣  颤动

二、阅读
  (一)1、反传统(“反”为动词;“传统”为宾语)  反反传统(“反”为动词;“反传统”为宾语)  反反反传统(“反”为动词;“反反传统”为宾语)  2、是反问句。  核心内容是:任何一个时代一种风格的艺术都不能代表传统。 3、唐朝  《红楼梦》  4、“孝子”只知死守传统,死抢现成,不知变通,不知天外有天,显得孤陋寡闻,盲目排外,毫无创新意识可言;“浪子”不守传统,全然抛弃传统,一味盲目宠爱,精华糟粕不加区别,照单全收,没有自己的一点东西,没有自己的一点创新;“回头浪子”则是既收外又守内,对外来品有所舍,有所取,对传统有所继承,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5、立足传统,并不断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立足自身,借鉴他人,取优舍劣,扬长避短。惟有如此,方可由旧出新,由今生久。
  (二)1. 阅读要克服随意性,多一些理性。(要理性的阅读)(理性的阅读会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  2. 要有选择地阅读、读书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的思考 (要用心去读书)、读书要读进去,跳出来。   3.“情不自禁地进入到一种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情节的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向前发展”、“跳出书外,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4.略
  (三)
  1、从两个方面抓起,一方面是抓法律法规,一方面是抓道德、修养、教育。(能答出这两个方面即可)  2、C  3、A  4、道德修养的养成会使人们内心产生自我约束力,自觉遵守法规;而法律法规的约束又可以促进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
  三.作文

《论“六国”换位》

  记得苏辙继父之后,在他的《栾城集》里也写了一篇《六国论》,论述很是有力。他主张以韩魏两国来挡虎狼之秦,齐赵燕楚四国同心协力,在韩魏东方给予鼎力支持,那么秦国与六国,当真是不知道鹿死谁手的。很可惜,韩魏未能挡住秦国,天下终究一统,但今日我大胆假设一下,把韩魏和其它四国互换个位置呢?
  先让韩魏与燕赵互换一下,两边实力应该说差不多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秦赵各占一半,外加燕国乐毅,这下总应该挡得住吧!但再看看各自国内,秦国在商鞅之外犹有吕不韦、范睢之辈,政治清明,秦穆公之后历代无事,最后传至了雄才大略的嬴政之手,国力怎不大盛?而赵国自赵武灵王赵雍改革胡服骑射之后,君王一代比一代窝囊。当赵孝成王从赵惠文王手中接权之后,赵国已注定灭亡。而将相之中,除却蔺相如、孟尝君田文之外,犹有赵奢之类,本当振赵雄风,但又怎奈郭开和赵惠文王混到了一起,放着李牧和廉颇两根救命稻草不用,最后是废的废、杀的杀。赵五战于秦,即使二败三胜,但无信陵君窃符怎胜的了?赵括一败四十万,不知抵消了多少次小胜仗!燕国也不用说了,骑劫换乐毅,荆轲配秦舞阳,实在没什么拿得出台。由此而言,此二国还是挡不住秦国的。
  即使再换齐楚,也照样是不行的。管仲之后鲜闻贤臣,孙膑一死,不见良将,齐威王一鸣惊人,不过是齐国颓废大势中的一道小波澜。楚灵王后宫中美女腰细,大王脖子便也粗不起来,地盘最大却落的个诸侯国中再分诸侯国。战国后期,楚国平息内乱尚不自暇,即使有黄歇、项燕之辈便也是干不了什么的。
  由此看来,六国抗秦,非位置之事也。倘若赵雍不死,骑劫不生,公子小白犹在,六国好好抚恤人民,厉兵秣马十年何愁区区秦国。倘若真如苏辙所言,秦灭不了诸侯,天下不能一统,那最后受苦的,只能还是百姓。七国互相拖着倒不如让秦统一,可惜嬴政也没摆正百姓在自己心中的位置,盛快衰也快啊!
  希望党能吸取七国之训,明白谁的位置该怎么摆,那必将千秋不衰,万代相传!
  评析:
  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来选材,大多数学生写的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换位,且立意一般;本文则另辟蹊径,选材不落窠臼,立意颇为深刻,思路也较为清晰。首先,针对苏辙的观点,小作者作了大胆的假设:六国换位能抵挡住虎狼之秦吗?尔后从政治、经济、军事(即将才)等方面概述列举大量史实,将六国与秦作比较,最终得出“六国抗秦,非位置之事也”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六国归秦及秦的灭亡实际上是由于统治者未能抚恤百姓而造成的——即未能摆正人民在心中的位置。最后希望党能摆正人民在心中的位置,并祝愿党的事业千秋不衰。谙熟战国历史使小作者在举例时显得左右逢源,可谓信手拈来,其实这完全得益于小作者平时广泛的阅读积累。另外,本文语言亦庄亦谐,较有特色。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