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试卷中心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语文版九上)11、大小猫洞·同步练习

(语文版九上)11、大小猫洞·同步练习

10-20 14:15:35 | 浏览次数: 860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试卷
标签:初中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manfen6.com (语文版九上)11、大小猫洞·同步练习,

★本资源为本站原创精品资源,每个单元的同步练习紧密配合现行冀教版新课程教材,试卷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选材新颖,题型活泼,是您教学测试、编写教辅绝佳参考

★本系列资源下载阅读要求支付3个点数/篇。您可以通过上传原创资源或购买点数获得浏览本资源的权限。

本站永久域名:

【同步训练】

一、基础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

爵士( ) 辉煌( ) 燕京( ) 玲珑( )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相关内容。

⑴第一个分论点:

⑵第二个分论点:

⑶中心论点:

3、解释下列词语。

认死理:

无独有偶:

4、本文的两个故事很有特色,请你分析一下这两个故事的语言特色。

5、你认为本文的论证方式与前两篇有什么不同?

二、同步解读

名人免不了有故事流传,真假难辨。

大科学家牛顿有个传说是:他养了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他为便利猫的出入,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一小,一大。他认为大猫不能进小洞,可不知道小猫能进大洞,开一个洞就够了。这故事是笑学者脱离生活实际,还是笑科学思想方法认死理,不灵活?

牛顿爵士的家世并非贫寒。三百年前,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身看管?这故事靠不住。

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点道理。开一个猫洞是从人的一方面想,一洞可以两用。若从猫的一方面想呢?一有紧急情况,两猫不能同时进出,势必大的要挤了小的。而且——

大猫:这是我的洞,允许你用,要以我为主。

小猫口头称是,心中不服。

若是各有一洞呢?那就不一样了。

大猫:你看我的洞多么辉煌。我可以让你也利用。

小猫:谢谢。我的玲珑小洞也可以供你用。可是你进得去吗?

双方平等了。各有所得,各霸一方。

故事里的牛顿不可笑。他是从猫一方面考虑的。洞是供猫用的,不是供人用的。对人说,一个洞的效率高。对猫说,两个洞更方便。牛顿讲科学,尊重客观,不由人的主观,考虑事情全面。

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个关于门洞的名人故事。

话说当年齐国宰相晏婴名满天下。据说他曾经当使者到楚国去办外交。楚国人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因为晏子身材矮小,便在国门之旁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大使从小门进。晏子不肯,说,到什么国进什么门。到狗国才钻狗洞。我来到楚国该进什么门?进大国的大门,还是进小国的小门?楚国人不肯自认为小,只好请他进大门。没开始谈判先吃了败仗。

当时只有三个大国:西是秦,东是齐,南是楚。既是外交访问,晏婴大使必非一个人。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晏子决不能一个人徒步走来。大使个人的高矮显不出来。而且城墙不是纸糊的,另开一门也不容易。这故事靠不住。

6、第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7、作者认为“大小猫洞”故事靠不住的根据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8、第七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9、牛顿为什么开两个猫洞?

10、晏子为什么不肯走小门?楚国人为什么最终让晏子从大门进去了?

11、选文分几个层次?各用一句话概括层意。

12、你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晏子的遭遇吗?

三、美文赏读

秘诀

据我所知,常常有一些年轻人写信给某些艺术家、作家,要他们传授“秘诀”;作家、艺术家们接到那样的信,常常只好苦笑。

最近,我听说有一个少年人去请教一个善于玩转碟子的杂技演员:熟练这门工夫的秘诀在哪里。杂技演员除了告诉他一些经验外,还带他去看自己床铺底下的一大堆摔破了的碟子,告诉他说:“秘诀就在这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艺术工作上,没有秘诀。如果杂技这类工夫都全靠勤学苦练,那么,更不要说要求有高度思想性和生活经验作基础的其他艺术部门的工夫了。

有些人所以以为艺术工作有什么秘诀,是因为他们把艺术和什么“祖传丸散”、“秘制膏丹”或者什么纯技术性的事情(如绘画时用几种颜色配出某一种颜色)混同起来了。我们可以读到各式各样的美学论文、艺术工作经验谈,然而,那都不是“秘诀”,那不过是一些艺术工作的根本规律的探讨,或者一些个别的经验之谈罢了。它们,如果是正确的话,就像是一块块指路的“将军箭”,告诉人们,通过什么道路就可能达到什么结果。至于“走路”的事情,仍得靠各个人自己去走。对于不肯付出辛勤劳动的人,这些美学理论、艺术经验之谈并不能起什么作用。

然而,有些人不是这样想,他们以为某些艺术家掌握了一些"秘而不宣"的手段,当作看家本领,当作“杀手锏”,不肯告诉旁人。在他们心目中,这种手段有点像《天方夜谭》里面的神奇的咒语,谁掌握了它,念上几句,宝山的石门就会自动启开。这种观念是十分荒诞的。但是奇怪得很,社会上有并非很少的人对艺术工作存在这样的观念。只要你去探询一些艺术工作者收到的信件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

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人是直接经验的事物,即使它们被写了出来,对于经验缺乏的人仍然是间接经验。这正是一切“经验谈”所以不能起神奇的作用,而只能起一点指路作用的原因。我常常想:如果把古今一切优秀的艺术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搜集起来,编成一本书,那内容该是多么惊心动魄呵!前辈们流血流汗积累了经验,当他们将火把传递给后人的时候,后人又必须以生命的火焰去点燃它,那艺术的火把才能够继续熊熊燃烧。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前人的经验才能够化为自己血管里的血液。高尔基曾经意味深长地说:“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能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如果说世间真有所谓艺术“秘诀”,也许应该算这一类的言谈了。

13.第2段中“秘诀就在这儿”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4.第5段画线句中的“火把”和“点燃”,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

①“火把”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6.第5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种论证方法。

17.文中最后一句是“如果说世间真有所谓艺术‘秘诀’,也许应该算这一类的言谈了”。“也许”和“应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略 2.⑴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面有开猫洞应当从人出发还是从猫出发的道理。⑵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门的开设应当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⑶故事里面有道理。 3.略 4.自问自答的模拟对话形式,通俗易懂;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5.前两篇是驳论,本文是立论。 6.引起下文。 7.牛顿爵士的家世并非贫寒,三百年前,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身看管。 8.承上启下 9.为了两只猫出入方便。 10.因为有失国格、人格。因为按照晏子的揄,如果楚国人承认自己是小国人,那么晏子就走小门。楚国人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国家为小国,所以只好让晏子走大门。 11.两个。第一层(1-6),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面有做事应以人为本还是以猫为本的论述。第二层,晏子使楚的故事里有门的开设应以人为本还是以国为本的论述。 12.符合题意即可。 13.熟练地转碟子的秘诀就是勤学苦练。 14.①“前辈积累的艺术经验”;②“发扬光大” 15.艺术的秘诀是自己的努力劳动和勤学苦练。 16.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7.“也许”与“如果”照应,表推测与假设,不作肯定,行文有分寸;“应该”是针对“真有”而言,表明了自己赞同高尔基的话,两词用得准确,行文严谨。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