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试卷中心语文试卷初二语文试卷23 游恒山记 习题集【原创】

23 游恒山记 习题集【原创】

12-11 01:55:37 | 浏览次数: 88018 次 | 栏目:初二语文试卷
标签:初中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manfen6.com 23 游恒山记 习题集【原创】,

www.manfen6.com——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 30分钟 分值 50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9分)

(1)风翳净尽 ( ) (2)无攀跻劳( ) (3)虬松( )

(5)汩汩不能出( ) (6)龙山西亘( ) (6)官廨( )

(7)久之棘尽 ( ) (8)下扼沙漠( ) (9)不啻( )

2、解释加点的词。(6分)

(1)策杖登岳 ( ) (2)土冈浅阜 ( )

(3)山皆煤炭 ( ) (4)离立道旁 ( )

(5)青青与此作伍( ) (6)若比肩连袂 ( )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5分)

(1)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5分)

(2)本文涉及的景点、地理位置较为复杂,但全文贯穿着一条线索,那就是游踪,亦即作者足迹、目力所及的次序。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说明。(5分)

(3)概括本文主旨。(5分)

4、重点问题探究。(15分)

(1)本文在选材上做到了详略得当,请具体说明一下。(5分)

(2)作者的观察细致体现在哪里?(5分)

(3)本文作者是怎样把科学性与文学性结合在一起的?(5分)

5、把你了解的有关作者徐霞客的情况写在下面。(5分)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 45分钟 分值 50分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

(1)尽( ) (2)还( )

( ) ( )

(3)为( ) (4)处( )

( ) ( )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1)故树皆在北 ( ) (2)近则龙山西亘( )

(3)因复上其处问之( ) (4)不啻百倍之也( )

(5)既而下西峰 ( ) (6)未几,果得径( )

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意思。(6分)

(1)循崖乘峭而上。

(2)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3)台中像群仙。

4、指出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及意义。(3分)

(1)因复上其处问

(2)虎风口松柏

(3)久棘尽

5、翻译句子。(8分)

(1)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2)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3)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4)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19分)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宫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6、本语段选自《游恒山记》,“恒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其他四岳分别是:

。(4分)

7、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1)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 ) (2)余时欲跻危崖( )

(3)遂解衣攀蹑而登 ( ) (4)槎枒枯竹 ( )

(5)攀践辄断折 ( ) (6)余益鼓勇上 ( )

8、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2分)

还过岳殿东 。

9、本段以游踪为线索,登顶途中依次经过了那些地方?(2分)

10、在描写登顶过程中,哪些句子体现出登顶之艰难?(2分)

11、从登顶的过程你能体会到作者徐霞客的什么精神?(3分)

C 新颖题型集萃卷

时间 45分钟 分值 50分

1、辨析形近字,先注音后组词。(8分)

(1)辙( ) (2)穹( )

辄( ) 窟( )

(3)蹑( ) (4)瞰( )

摄( ) 憨( )

2、比较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始循崖乘峭而上( ) 始登其顶 ( )

(2)于是石路萦回 ( ) 有一人飘摇于上( )

3、先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然后翻译句子。(6分)

(1)即飞石窟也。

(2)有一人飘摇于上。

(3)北瞰隔山一重。

课外拓展阅读。(32分)

(一)(20分)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佑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崎,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4、根据文中的叙述你知道以前沧浪亭的主人是谁吗?(3分)

5、沧浪亭的环境特点是 (用文中八个字来回答)(2分)

沧浪亭所在园林的地理特点是 (用文中四个字回答)(2分)

6、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崇阜广水( ) (2)杂花修竹( )

(3)坳隆胜势( ) (4)无穷极 ( )

7、选出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

A、东顾草树郁然 B、东趋数百步

C、吾将东徙 D、东面日出西面雨

8、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3分)( )

例句:三向皆水也。

A、近戚孙承佑之池馆也。 B、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9、选出下面说法有错的一项。(3分)( )

A、文中“不类乎城中”的“乎”与“叫嚣乎东西”中的“乎”字一样。

B、“访诸旧老”中的“诸”兼有“之于”两字的意义。

C、“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句中的“会合”与现代汉语的“会合”意思一样。

D、在文中作者采用了移步换形的写作手法。

(二)(12分)

卢沟桥跨卢沟水,金明昌初建,我正统九年修之。桥二百步,石栏列柱头,狮母乳顾抱负赘,态色相得,数之辄不尽。俗曰:鲁公输班神勒也。桥北而村,数百家,己巳岁虏焚掠略尽。村头墩堡,循河婉娩,望去如堞。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各指代什么?(4分)

(1)我正统九年修之。

(2)数之辄不尽。

11、下列加点的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石栏列柱头,狮母乳 儿含乳啼

B、数之辄不尽 饮少辄醉

C、顾抱负赘,态色相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数之辄不尽

12、文中“顾抱负赘,态色相得”一句说明和反映了什么?(3分)

13、翻译句子。(3分)

村头墩堡,循河婉娩,望去如堞。

A 基础储备卷

1、(1)yì(2)jī(3)qiú(4)gǔ(5)gèn(6)xiè(7)jí(8)è(9)chì 2、(1)拄着,扶着(2)低矮的土山(3)都,全(4)并立(5)作伴(6)衣袖连衣袖 3、(1)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体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点。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2)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逐一描写。再写登顶的艰难。然后是登顶后远眺四周的景色,把整个山系都清晰地展现出来。最后写下山情形。(3)文章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勘探实践的精神。 4、(1)全文有详有略,处理得恰到好处。略写出发时间和天气情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间的情形都写得极为详尽,又以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把过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写了出来。下山的过程详写了寻找下山之路一节,其余的下山过程就一笔带过了。(2)如地里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颜色等,写到每个景点,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势、周围环境等。(3)记叙中注重实际,如实记录所见之景,而且观察细致,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景物描写也各有特色,生动形象,如“松影筛阴”、“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都将景物的形象活现于笔下,读后历历在目,颇具文学的形象性。 5、徐霞客(1587—1641),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隶江阴马镇南阳岐人。他博览群书,鄙弃权贵,摒绝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是我们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学实践中,以惊人的毅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朴实的文字,记下行履所至,观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实践、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得到后人的崇敬。

B 综合提升卷

1、(1)jǐn,尽管;jìn,尽力(2)hái,还有;huán还魂(3)wéi,作为;wèi,为了(4)chǔ,处理;chù教务处 2、(1)因此(2)向西延伸(3)于是(4)不止(5)接着(6)不一会儿 3、(1)形容词用作名词;陡峭,这里是峭壁的意思。(2)名词用作动词;屋子,这里是改成一间屋子的意思。(3)名词用作动词;雕像,这里是塑造的意思。 4、(1)代词,他,指那个人;(2)助词,的。(3)助词,加强音节,无实意。 5、(1)从此石路萦绕盘旋,开始了顺着山崖沿着峭壁的向上攀登。 (2)行了二里,出了高崖,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3)虽然不断地努力,却好像坠入洪流中,没在急流里不能出来。(4)我更加鼓足勇气攀登,许久才钻出荆棘,登上峰顶。 6、泰山、嵩山、华山、衡山 7、(1)高大的(2)登,升(3)于是,就(4)参差不齐(5)就(6)更加 8、“还”通“环”,转,绕。9、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 10、如: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11、可以体会出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C 新颖题型集萃卷

1、(1)zhé,车辙;zhé,动辄(2)qióng,苍穹;kū,窟窿(3)niè,蹑手蹑脚;shè,摄影(4)kàn,鸟瞰;hān,憨厚 2、(1)开始;才(2)从;在 3、(1)判断句;“……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加上“即”,加强语气。译文:就是飞石窟。(2)状语后置,状语“于上”后置;有一个人在上面飘摇。(3)定语后置,“山”的定语“一重”后置;向北远看,隔着一重山。 4、钱氏近戚孙承佑之池馆 5、前竹后水,澄川翠干;三向皆水 6、(1)高(2)长(3)美好的(4)尽头 7、D 8、A 9、A 10、(1)代指卢沟桥;(2)代指卢沟桥上的狮母乳 1

[1] [2] 下一页


《23 游恒山记 习题集【原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