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疙瘩飘香赛尔草原
10-19 01:21:36 | 浏览次数: 35218 次 | 栏目:中国民风民俗
标签:中国民俗文化,http://www.manfen6.com
奶疙瘩飘香赛尔草原,
奶疙瘩是新疆牧区常见的食品。6月29日我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赛尔草原上采访,在蒙古族牧民乌木尔扎克的毡房,作为饭前的点心,女主人帕丽吉端出一大盘形状各异的奶疙瘩让我们品尝。
几块奶疙瘩下肚,我不禁对帕丽吉竖起了大拇指。帕丽吉做的奶疙瘩不仅甜酸适度,奶香四溢,而且,松软度也恰到好处。陪同记者采访的几位蒙古族干部也有同感。于是,我向帕丽吉请教了她做奶疙瘩的秘诀。
帕丽吉说,奶疙瘩可口与否与天气及牧草海拔高度有很大关系。海拔高的地方做出的奶疙瘩色泽发白,最好的颜色就像牛奶一样。海拔低的地方奶疙瘩颜色发暗。有的地方还能做出红色的奶疙瘩。除了自然原因,就是个人的技术问题了。就像做饭,同样的原料,有的人能做出可口的饭菜,有的人就不行。不同的民族做奶疙瘩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每年夏季,草原上肥美的牧草为各种母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营养,各族牧民便在喝不完的骆驼奶、马奶、牛奶及羊奶上动起了脑筋。蒙古族牧民做奶疙瘩是先将50公斤左右的生牛奶倒进桶里或壶中,兑上发酵剂。牛奶发酵好后,再倒进一个口小肚大的桶状皮袋内,然后,用木棍上下搅动,次数一般在2500次以上,在搅动过程中,酥油会浮到上层,这个过程叫打酥油。撇出酥油后的酸奶,倒入一口大铁锅熬制,蒸馏出来的液体就是醇香的奶酒。最后将蒸完奶酒的乳渣,挤出水分,想吃甜的拌上适量的白糖,然后,捏成不同的形状,直接晾晒,奶疙瘩就做成了。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工序罢了。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对人的技术和经验的要求都很高。酸奶发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终端产品奶疙瘩的优劣,而且,对酥油、奶酒都有影响。而搅拌时间的把握则直接关系到一桶酸奶能打出多少酥油。因此,一桶鲜奶在草原妇女的手中最终变成酥油、奶酒、奶疙瘩的过程,可以说是环环相扣,蕴涵了主妇们的所有经验和智慧。
帕丽吉一个夏天至少能做出一百公斤以上的优质奶疙瘩。然而,这个家庭却从不卖奶疙瘩,原因是亲戚多,家里来的人也多。不过,在我看来,他们不卖奶疙瘩的真正原因是,看不上卖奶疙瘩的这点小钱,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在作祟。
帕丽吉毫不讳言自己是草原上远近闻名的做奶疙瘩的高手。
乌木尔扎克说,过去,草原上几乎没有面粉等粮食。牧民生活全*肉类和奶类,奶疙瘩就是牧民的“馍馍”。特别是冬天,牧民在野外放牧,口袋里装几块奶疙瘩边走边吃,既有营养又顶饿,同时,咀嚼奶疙瘩可以活动脸部,不容易冻伤脸。遇到暴风雪,一块奶疙瘩救一个牧民的故事,在历史上是很常见的。
一大盘主食端上来的时候,我的肚子里已经填满了奶疙瘩,回味一番刚刚了解的奶疙瘩知识——在草原上奶疙瘩不仅是一种食品,它还有更多的历史含义使我们无法理解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