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扩展高一语文知识《孔雀东南飞》新探

《孔雀东南飞》新探

11-01 11:49:12 | 浏览次数: 96218 次 | 栏目:高一语文知识
标签:高一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孔雀东南飞》新探,

  两位巨子都阐发了起兴句的出典问题,并认为与“府吏”和“兰芝”的悲剧故事有关,说明这是一种“含义”的起兴。我们说如果单从“夫妻离别”的角度来理解起兴句的出典和含义,此说确有新意,然就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来说,此论恐怕未中肯綮。这里有几点需作进一步探讨:首先,起兴句的出典既然为古诗《燕歌何尝行》等,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引作“黄鹄东南飞……”,而“易鹄为孔雀”呢?其二,作为“借物言情”的起兴,其借物与所言之情必然要有某种内在联系以引起人们的联想。“黄鹄”的故事不等于“孔雀”的故事,人们的联想自然也就不同。其三,孔雀这种鸟当时“中国”并不多见,因此古诗中很难找到比较完整的“孔雀”故事或传说。孔雀的某种属性特点(或某种传说意义)至少应当与“府吏”“兰芝”悲剧故事的内涵相类。其四,既然起兴句已摄尽全诗的精华,那么它也不能与这场悲剧的真正根源无涉。因此我们说,本诗起兴句的出典当另有所本,疑“孔雀”也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孔雀”。

  《说文·部》:“孔,通也,嘉美之也。从子,,请子之候鸟也。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许氏认为“孔”本为“(请子之候鸟)至而得子”之义,为会意字。那么“”这种“请子之候鸟”是什么呢?《说文》:“,燕燕,玄鸟也。齐鲁谓之,取其鸣自呼,象形也”。

  “孔”既为从子从会意,义为至而得子,那么“孔”本身也包含“玄鸟”的意义。在上古常常是“燕雀”连文并举,从“孔”的上述意义来看,疑本诗的“孔雀”当为“燕雀”,即“燕”也。因此本诗的起兴句的出典当上溯到《诗经》中有关“燕”的诗篇。

  《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关于“玄鸟”的故事,《史记·殷本纪》曰:“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其吞之,因孕生契”。可见在上古,由于这种传说,人们便把“燕”作为一种求子的象征而加以崇拜,而“燕”之神话传说,汉时犹盛行。古诗中亦多有咏燕之作。

  兰芝因无子而见弃。起兴句不能不含有这层意义,它不仅是“以兴夫妻离别之苦”,而且亦兴无子被弃之恨。燕(孔雀)本为致子之鸟,反不能致子于兰芝,故“五里一徘徊”也。这也正是“易鹄为孔雀”的用意所在,是隐含着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的。这种比兴意义亦可在《诗经》中找到明证。《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鲁诗》曰:“卫姑定姜者,卫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子既娶而死,其妇无子,毕三年之丧,定姜归其妇,自送之于野,恩爱哀思,悲以感恸,立而望之,挥泪垂涕,乃赋诗曰……”。这个故事与“兰芝”“府吏”的故事有相同点,都反映了“无子”归弃的问题。《诗经》是以“燕燕于飞”起兴,本诗则以“孔雀东南飞”起兴,其比兴意义是相同的,所以说本诗起兴句的出典应是《诗经》中这种关于“燕”的故事,而“孔雀”也应是传说中的“玄鸟”或“燕”。

  本诗从开关的起兴到整个故事的叙述所反映的,就是在“无子应出”这样一种道德观念支配下而造成的一场不幸悲剧。这首诗的成就和价值也就在于它几乎摄尽所有弃妇诗的内容精华,“夫妻离别之苦”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上一页  [1] [2] 

TAG: 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