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晻”字重叠,既交待兰芝行动的时间,更渲染了人物悲苦的心境。
忠于爱情、勤谨贤淑的兰芝终于不被那个社会所容。就在即将同太守结婚的前夕,于一个阴沉沉的夜晚,用生命表白了对丈夫仲卿的许诺,用青春向扼杀自由幸福的封建制度作了最后的反抗: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举身赴清池。”
这两个表示气氛环境的叠字,突出渲染了兰芝殉情时悲凉死寂的情景,强化了悲剧效果。
三、叠字叙述情节,使情节发展紧凑自然
兰芝假意改嫁,仲卿信以为真,当即赶来数落了兰芝一番,被误解的兰芝坦率地向丈夫吐露真情,“黄泉下相见”,而后便是: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各各”叙述兰仲分别时的情状,使情节承上启下自然展开,于平淡之中透露出悲凉情调。就在这各自回家之后,诗作叙述的情节是兰芝殉情与仲卿告死。可见,“各各”的确推动了故事情节向高潮发展,看似平常实不可少。
四、叠字评论人事,深化作品主题
在叙述了兰仲各自痛苦地回家之后,作者对此事进行了主观评论: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恨恨”是愤恨到极点的意思。的确,一对恩爱夫妻,被固执蛮横的封建婆婆强行拆散,各自只好以消极的反抗“黄泉下相见”。此情此景,怎不令当事人痛惜,怎不叫善良正直的人扼腕长叹,在长叹之后更加痛恨腐朽的封建制度!可见,“恨”字相叠,语少意丰,既是客观评议,又突出了人物形象及故事的悲剧效果,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五、叠字拟人移情,使情意浓烈韵味浓郁
兰仲双双殉情,两家将他们“合葬华山傍”。故事至此本可结束。但作者又来了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树茂鸟鸣的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