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扩展高一语文知识守节者谁?

守节者谁?

11-01 11:56:30 | 浏览次数: 25118 次 | 栏目:高一语文知识
标签:高一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守节者谁?,
侯保友       《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有:“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课文注释将“守节情不移”译为:“遵守府里的规则,专心不移。”将守节者看作府吏焦仲卿,窃以为此说不妥。

  首先,从词义方面考证,守节者应是刘兰芝。“守节情不移”中的“情”可释为“爱情”或“感情”,问题的关键在于“节”和“守节”作何解释。课文注释将“节”释为“规则”,将“守节”释为“遵守府里的规则”,笔者查遍手头的字词典,均无与这相同或相近的义项。《汉语大字典》有将“节”释为“礼节”之义项,《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汉语大词典》有将“节”释为“礼节”之义项,《礼记·文王世子》:“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圣焉。”郑玄注:“节,犹礼也。”《汉语大词典》有将“守节”释为:“特指妇女谨守礼节,能尽妇道。”之义项,《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旧唐书·列女传·楚王灵龟妃上官氏》:、丈夫以义烈标名,妇人以守节为行”。《辞海》有将“守节”释为:“旧指妇女谨守礼节,能尽妇道。”之义项,其例句恰为:“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通过查证可见,“守节情不移”中的“节”应释为“礼节”,守节者均指妇女,诗句中的“守节”应释为:“此指妇女谨守礼节,能尽妇道。”全句应译为:“(兰芝我)谨守礼节,能尽妇道,对爱专心不移。”

  其次,从上下文分析,守节者应是刘兰芝。其上文为:“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教参》认为,这是运用铺陈的手法,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既然如此,那么刘兰芝谨守礼节,能尽妇道当是顺理成章之事,只有将刘兰芝看作守节者,才能与上文吻合。其下文为:“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既然刘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而且谨守礼节,能尽妇道,那么只能说明“君家妇难为”,所以她认为“徒留无所施”,自请“及时相遣归”。可见,将刘兰芝看作守节者,又可照应下文。纵观全节(全诗第二节),写的是兰芝自诉,自请还家,而课文注释认为守节者是焦仲卿,这样就在写兰芝时硬插入了一个焦仲卿,使上下文不能连贯,割裂了内容上的统一。

  或以为,“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两句中,下句承前省略主语“君”,所以“守节情不移”写的是焦仲卿。我以为,非也。这两个句子并非共戴一个主语“君”,在古汉语中存在着下一个句子暗换主语的现象。例如:《论语·阳货》:“将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闻之。”下句“取瑟而歌”的主语是“孔子”,而上句的主语是“将命者”,即上句的主语“将命者”在下句暗换为“孔子”。《教参》认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上句的主语“我”,在下句暗换为“他”(指高太尉)。据此,我认为,“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两句也是暗换主语之句,即上句主语“君”在下句暗换为“我”(指兰芝)。或以为,将守节者看作刘兰芝,会造成“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前两句与后两句逻辑关系上的颠倒。我以为,古诗在传抄过程中可能造成诗句的顺序颠倒,四句的顺序似应为:“君既为府吏,相见常日稀,贱妾留空房,守节情不移。”这样,既交待了兰芝“守节情不移”的背景,又能与下文仲卿所言;“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相照应,说明焦母所言:“此妇无礼节”纯属莫须有之词,从而更能突出刘兰芝谨守礼节、能尽妇道和忠于爱情的性格特征。    
TAG:

《守节者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