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扩展初一语文知识为“什么”而写

为“什么”而写

11-01 12:05:13 | 浏览次数: 22818 次 | 栏目:初一语文知识
标签:初一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为“什么”而写,
王爱伦       想起我教《珍珠鸟》后,一口气写下的《深入决定深度》、《将“信赖”进行到底》、《当我们骂人“禽兽不如的时候”》:

  课文最后一句话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围绕主题“信赖”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体会作者如何“不动声色”,小珍珠鸟如何“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来感受一个共同的美好境界:信赖。第二课时,我从文中大鸟们的表现进行“解构”。大鸟的“生气地叫”与“再三呼唤”,是要告诉小鸟,自己的今天就是小鸟的明天。看似小鸟眼前的自由,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小珍珠鸟的快乐是有限的,是被人玩弄于股掌中的自由。原本自由的大珍珠鸟,因为不能忘怀的恐惧,它们知道人类的残忍,从身体到心灵剥夺了它对再度拥有自由的期。(选自《深入决定深度》)

  以上节选于对文本“信赖”解读后,对教学设计的分析。这样记录看起来很麻烦,但背后实在是一种热爱,一种对课堂如生活一样的热爱。每天这样“过日子”似的记录,可能需要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但像《珍珠鸟》一样的可供研讨的公开课,就可以记好这一课的实录、写好这一课的教学故事,或一篇教后反思──这应该不难。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清晰明辨自己课堂上的行走过程,这种“回观返照”就是很好地反思──在倾听“众家之言”中,回到具体的真实的课堂加以对照或印证,从而更好地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中去“革”缺点的“命”。而后每天的家常课堂,就会“小心翼翼”。这种做法正充分地反映了教学的自主与自省。

  人该不该放鸟?鸟会不会飞走?这是我教学的困惑也是学生思考的困惑。在知识和真理发生冲突的时候,教育该如何选择?我把这“结”抛给了学生──面对现实的这个世界,假使它真的还对我们报以信赖,放不放它们?假如我们是珍珠鸟,飞不飞走?有教师说这个命题抛给学生真是太妙了,有老师听课后认为,前面所有的深入是画龙,最后的思考是点睛,突破了单纯的技术思考,给学生的思考提升到哲学命题的高度,于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问题就不是放不放这么轻松和简单。假使我们放飞珍珠鸟就会带有人性的解脱和平衡?“放还是不放?”这也许就像讨论“娜拉出走后会怎样?”一样,令我们继续产生更“头疼”的思考。(选自《将“信赖”进行到底》)

  明白上面这个问题的沉重与迫切,引发同学们更多的思考,才是我们走出教室后的真正收获。记录下上面的教后思考,收获的不仅仅是笔者,而是学生的思考,也是看到上面文字的老师们的思考。只有思考,才是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专业获得真正成长的“源头活水”。

  记录备课或教学中的思考与困惑,就会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由具体问题延伸拓展开去,努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来反思、重建。如此,你的书写不仅仅“录像记录”,从琐碎与无奈中,剥离出具有价值的思想的力量,从而超越了课堂“重复”的枯燥。教学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从“艰难苦恨繁霜鬓”的叹息中获得凤凰涅槃似的的重生,挑战心智,不断长进,对生命有了一种静静的梳理与关照。这时,你不在乎各种公开课的外在声音,而用“思想”实现与课堂,与评课者有效的对话,这是对自己思想的开放──写,才因此为课堂的生命赋予了灵魂。

  电影《金刚》中的大猩猩金刚,比人类强大却遭遇了人类酿造的悲剧。课文《珍珠鸟》中的珍珠鸟,比人类弱小,却因成了人的笼中鸟的故事引发了“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是不是悲剧?这是关系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甚至人与整个世界的多元复杂的问题。地球不只是我们人类的唯一,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甚至达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高境界?……写到这里,教学《珍珠鸟》的想法更强烈了。再次回过头来看影碟封面上这个强悍但手里捧着“人”的金刚,后面是一片朝阳。朝阳化作火焰,燃烧着我备《珍珠鸟》的激情……(选自《当我们骂人“禽兽不如的时候”》)

  这是备课的随想。这样的记录,可能永远不能发表,但,写下这些,一定不是为了体现写作水平多高,更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不断温暖着自己心房,不断积累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因为写下这些碎片,就链接了与生活,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很难想象,只记录严肃的大部头的课堂理念,或者教学思考之类,怎么能有恣肆汪洋,饱满丰富的教学背景?我们凭什么能够了解更加宽阔的人性空间,来关照自己所处的课堂是什么样的现实和内心?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