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高二语文课后练习高二语文下册知能优化演练试题

高二语文下册知能优化演练试题

11-01 12:03:33 | 浏览次数: 22418 次 | 栏目:高二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高二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高二语文下册知能优化演练试题,

 

  高二语文下册知能优化演练试题及答案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师鲁察修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无饮酒。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俟到夷陵写去   俟:等待

  B.感激不避诛死 感激:同现代汉语中的“感激”

  C.则戚戚怨嗟 戚:悲戚

  D.安道亦以为然 然:对

  解析:选B。感激:感动发愤。

  2.对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道与予在楚州       与:连词,“和”

  B.又常与安道言 与:连词,“和”

  C.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 之:代词,这件事

  D.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 之:结构助词,“的”

  解析:选B。与:介词,“跟”“同”。

  3.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最能体现作者泰然心境的一组是(  )

  ①感激不避诛死

  ②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

  ③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

  ④自言我为大不为小

  ⑤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

  ⑥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解析:选C。①②写“前世有名人”的表现,作者对他们的看法是“无异庸人”;④写“近世人”被贬后的表现,作者也不赞成。③⑤⑥表现了作者在被贬后的心态,符合题意。

  4.对文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唐代文学家韩愈对待贬谪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其心欢戚无异庸人”,心胸不够豁达。

  B.在贬所勤官慎职,不做穷愁文字,凸现了作者面对贬谪的泰然心境。

  C.范仲淹、高若讷、尹洙、欧阳修先后因直言政事被贬逐,当时有人作《四贤一不肖诗》传诵一时。四贤,指范仲淹、高若讷、尹洙、欧阳修;一不肖,指余靖(字安道)。

  D.本文行文朴实,同叙家常一样,充满着温馨和理解,对于同遭贬谪的朋友而言,这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

  解析:选C。A、B、D三项均可在文中找到根据。C项对背景的描述有误。余靖是“四贤”之一,而“一不肖”指高若讷。因此,“高若讷”均应改为“余靖”,“余靖”应改为“高若讷”。

  二、语言运用

  5.下列句子顺序已被打乱,请按照正确的语序重新排列。(只填写序号)

  ①环境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脱节,正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不力的症结所在。

  ②就要在开发之前将环境保护规划引入和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去。

  ③要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④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问题。

  ⑤要使环境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出中心句,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逻辑关系排列,可以通过如“要使”“就要”等词进行判断。

  答案:④①⑤②③

  6.南滨中学举行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节”为主题的现场书法比赛,请你为该活动写一段宣传语,要求:①主题鲜明;②语言生动得体;③6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内容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书法”“现场”,最好能够运用修辞手法,有鼓动性宣传语言。

  答案:书法的世界,飞扬的墨迹,弘扬的是民族传统,培育的是民族精神;不要犹疑,来参与吧,即席挥毫,一同展示艺术不朽的魅力,一同激发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见绐(dài)  惶迫(huānɡ)  愚懦(rú)

  B.怪骇(hài) 诛死(zhū) 怨嗟(jié )

  C.欢戚(qì) 砧斧(zhān) 鼎镬(huò)

  D.枕藉(jiè) 襄州(xiānɡ) 咽喉(yān)

  解析:选D。A项,“惶”应读“huánɡ”,“懦”应读“nuò”;

  B项,“嗟”应读“jiē”;C项,“戚”应读“qī”,“砧”应读“zhēn”。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约使人如河上     如:如果

  B.便遣白头奴出城 遣:派遣

  C.及得师鲁手简 简:信

  D.怪不如约 怪:责怪

  解析:选A。如:到。

  3.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

  以:表原因的介词,因,由于

  B.方喜得作书以奉问

  以:表目的连词,用来,来

  C.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

  以:以为,认为

  D.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以:表目的的连词,用来,来

  解析:选A。A项“以”表因果的连词,相当于“因为”。

  4.下列对“见”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 ②见其二子焉 ③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⑤未得与项羽相见 ⑥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⑦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越 ⑨吾未见其明也 ⑩图穷而匕首见

  A.①④/⑤⑩/②③⑧/⑥⑦/⑨

  B.①④/⑤/②⑩/③⑧/⑥⑨/⑦

  C.①④/⑤/②/⑩/③⑧/⑥⑦/⑨

  D.①②/③/④⑥/⑤/⑦⑨/⑧/⑩

  解析:选C。①④看见;⑤会见;②推荐,介绍;⑩显露,出现;③⑧表被动;⑥⑦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⑨发现。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何足惊骇?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师鲁又云非忘亲,此又非也。得罪虽死,不为忘亲,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间老婢,亦相惊怪,交口议之。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但问所言当否而已。又有深相赏叹者,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可嗟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有义君子在傍,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亦不甚叹赏也。史册所以书之者,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幸今世用刑至仁慈,无此物,使有而一人就之,不知作何等怪骇也。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疑修有自疑之意者     意:意思

  B.布在世间,相师成风 布:布置

  C.则趋而就之 趋:去,赴

  D.然吾辈亦自当绝口 绝:闭紧

  解析:选B。布:遍布,到处是。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②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

  B.①其所为何足惊骇②得罪虽死,不为忘亲

  C.①然士有死不失义②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

  D.①非以朋友待之也②要知修处之如何

  解析:选C。A项,“而”,①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语,不译;②连词,却。B项,“为”,①动词,作为;②判断词,是。C项,“然”,转折连词,然而。D项,“之”,①代词,指高司谏;②代词,指被贬官这件事。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所为何足惊骇

  B.得罪虽死,不为忘亲

  C.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

  D.史册所以书之者

  解析:选A。A项,“惊骇”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B项,“得罪”古义是“获罪”,今义是招人不快或怀恨;冒犯。C项,“当然”古义是“理当如此”,今义是应当这样,表示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D项,“所以”古义表原因,不表结果;今义是表示因果关系。

[1] [2] [3]  下一页

TAG: 高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