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 指金属的刀类
B.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资质,禀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动词,游泳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学问渊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渐之滫 渐:渐渐 B.形乎动静 形:体现
C.游必就士 就:接近 D.端而言蠕 蠕:微动
5.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教使之然也 輮使之然也
不扶而直 蟹六跪而二螯
A.两个“然”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B.两个“然”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C.两个“然”字不同,两个“鲜”字相同 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鲜”字也不同
6.对“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惟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惟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义,强调学习环境与内容的重要。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译文:
(2)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译文:
(3)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译文:
1.D(广泛地学习) 2.B(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 3.略
4. A 5.A 6.D 4 .⑴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⑵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本质不美好,而是因为被脏水浸泡的结果。⑶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的地方,外出一定要同有知识才能的人交往,用这种方法防止邪恶的东西污染接近了正直的思想。
【译文】君子的学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中,表露在身体的仪态上,显现在行动举止上。轻声的说话,小心的行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准则。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说出来。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
飞蓬生长在大麻当中,不用扶持就能长直,白沙混杂在黑色的泥土中,同黑土一起沾染黑了。兰槐芳香的根叫白芷,如果用酸臭的脏水浸泡它,君子不愿意接近它,普通人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本质不美好,而是因为被脏水浸泡的结果。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的地方,外出一定要同有知识才能的人交往,用这种方法防止邪恶的东西污染接近了正直的思想。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会知道天有多高;不亲临深险的山涧,就不会知道地有多厚;没有听到古代先贤的遗训,就不会知道学问有多博大。吴国、越国、夷族和貉族的人,最初降生时他们的啼哭声都是相同的,而长大以后习俗却各不相同,这是受教育不同使他们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