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古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古文)

11-01 11:51:25 | 浏览次数: 96518 次 | 栏目: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二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古文),
《核舟记》答案:
1、略 2、略 3、略 4、高超的雕刻艺术
5、①奇妙 零数 ②做,雕刻 是
6、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7、①苏、黄二人一起观看一幅书画的横幅长卷。
②船尾横放着一只船桨
古今不同点:古代汉语表数量时,不用量词。
8、①体积小 ②容量大
9、通过读者的想像力,暗示主人公此刻正“游于赤壁之下”。印证了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Section targeting

《三 峡》答案: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文章第一段中“阙”字通 “缺”字。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同“缺”,空缺 ②漫上 ③很 ④早晨
⑤飞奔的马 ⑥极高的山峰
⑦接连不断 ⑦有时
⑧即使
4.即使骑上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②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的情景。
6.将下列写景的句子与相应的季节用线连接起来。
①沿溯阻绝 夏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冬
③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秋
④清荣峻茂 春
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 俯视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 仰视 )。提示:从视角的角度。
8.你最欣赏文章中的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9.略。
10.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
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何夜无月?和何处无竹柏?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解释加粗字。
①考虑、想到②参与 ③共同,一起
④形容水的澄澈⑤原来是⑥只,只是
4.月光,“藻、荇”、是指竹柏影,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 月光的轻盈荡漾。
6.翻译下列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像水中藻、荇一样交错的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7.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观 潮》答案:
一、解释画线的虚词
①助词,的 ②代海潮 ③介词,凭 ④介词,在
二.解释下列词语
①既望( 农历十六 ) ②际天(连接着天 )
③既而(不久 ) ④沃日(冲荡着太阳 )
三、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略不相睹________一点儿 ②弄:舞动、标:树立、举
③吴儿善泅________善于 ④披发文身________画文彩
⑤溯迎而上________逆流 ⑥鲸波万仞________巨浪
⑦僦赁看幕_______租用 ⑧席地不容________一席之地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Section targeting

四、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
1.几乎、将近 只 2.景象;看
3.气势;阵势 4.本领;能够
五.翻译句子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
②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不久(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③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六.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首句
七.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由远到近
八.文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描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九、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都没有了__。 ②上下一白:____全、都____。
③拥毳衣:______包裹__。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哪____里。
⑤及下船:______到__。 ⑥客此:_____客居___。
⑦是日更定 这 __ 开始 ______。
2.下列句子中“一”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
3.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
答:______________拿、拥、往、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答:___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
5、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延伸练习答案:
答案:18.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l分) 19.B(2分) 20.A(2分) 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染”、“濯”、“妖”各0.5分) 22.B(2分) 23.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分。后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 24.洁身自好 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

......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古文)

点击查看: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manfen6.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上一页  [1] [2] [3] 

TAG: 年级语文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