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从拥有到运用
11-01 11:08:11 | 浏览次数: 16218 次 | 栏目:综合知识
标签:综合知识,http://www.manfen6.com
语文学习从拥有到运用,
朱昌元
广泛阅读,整体感悟——潜心涵咏,深入揣摩——内化言语,为我所有,最终达到为我所化为我所用,应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语文,接触语言材料,不仅要有质的标准,还应有量的要求。从小学到高中,尤其是从小学高段到初中这段时间,是学习书面语的黄金时期,尤应强调广泛阅读,并记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周作人说自己少时的阅读“由《镜花缘》《儒林外史》《西游记》《水浒》等渐至于《三国演义》,转到《聊斋志异》”,走的是从白话到文言的路径,涉猎广博,视野开阔,有着量的积累和优势;巴金也说自己少时阅读广泛,有几部书甚至熟记于胸,最典型的就是能背诵有200多篇选文的《古文观止》。丹麦当代语言学家叶斯柏森说学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里去游泳”,此言不虚。没有阅读量的保证,很难获致语文素养的提升。
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强调整体感悟,运用有机的、联系的观点,去体验、领悟作品的内在情感及其表现形式。文学作品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性的有机体,我们不能借“分析”“理解”这些冠冕堂皇的名义去割裂它,甚至剁碎它。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镌有“莫失莫忘”四字,薛宝钗项上的金锁也镌有“不离不弃”四字,八个字合在一起可以作为整体感悟文学作品的指针。那种大卸八块,甚至“碎尸万段”的做法,既亵渎作者作品,也从根本上违背语文教学的规律,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大忌乃至大敌。
要鼓励、引导学生用“心”读书。潜心涵咏、深入揣摩方能走进作品,理解语言的深层义、象征义和言外义,体会语气、音调和节奏,扪其毛而辨其骨进而得其神。“潜心”意味着需要融入读者自身的人生体验和阅读积累,用“心”去谛听,用“情”去体验,并发挥想象,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咀嚼,涵咏,其实是一个占有、反刍、吸收、积淀的过程,投入人生体认,挖掘作品内蕴,获得审美享受。周汝昌说“读雪芹的书,最需要的是这种涵咏玩味的功夫”。读《红楼梦》如此,读其他经典莫不如此。没有感染、没有熏陶、没有积累的教学不具备“语文”的品格。
内化言语,为我所有,最终为我所化为我所用,是阅读教学的旨归。内化言语,是一个将他人的言语艺术言语智慧纳入自己的心灵并加以吸收、融化的过程。不管是广泛阅读、整体感悟还是潜心涵咏、深入揣摩都是为了将文质兼美的言语作品化作滋养自己的“血肉”,丰富言语积淀,提升言语能力。朱光潜在回忆自己修炼“童子功”时说:“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意味着一句一句地在心灵中得到映照,留下刻痕,加上日后不断反刍、领悟、融化,为成就美学大师同时也是语言大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朱光潜所揭示的学习语言的道理,我以为最朴素也最深刻最管用。
从为我所读到为我所有、为我所化,最后为我所用,这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
TAG: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