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综合知识本色阅读,加强纯文本阅读能力

本色阅读,加强纯文本阅读能力

11-01 12:03:33 | 浏览次数: 45318 次 | 栏目:综合知识
标签:综合知识,http://www.manfen6.com 本色阅读,加强纯文本阅读能力,
李云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最本色的阅读,就是不借助外力的“细读”。静静地读,细细地想,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体验,透过文本,把感情注入其中,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从而获得新的人生体会,这种作者“种花”,读者“修剪”而“拈花”的阅读结果,应该是阅读的极高境界了。

“静读”的基础是细读文本,细读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标点。这些文字、符号的背后,隐藏着作者的独特情感体验。当我们去触摸作者精神触角之际,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精神、感知早已被作者探透,自己内隐的精神体验早被作者巧妙地写了出来。“静读”文本,获得与作者一样的感受和共识,而后你不由长叹一声,或把酒临风,或对月抒怀。

静读,应该是我们的阅读原则。

现把《念奴娇·赤壁怀古》细读如下:

文化传统的联想机制与作者情感探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意境开阔,豪迈之情顿生,触景生情,情由景生。一个“淘”字,让人由豪迈之情转换为一种苦涩而遗憾的理性思考——建功立业的“风流人物”在哪儿?全埋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了。

作者由江水东去联想到时间的飞逝,让人并不感到突兀,原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认可这种联想。在千年的汉语文化发展中,人们因为历史、民族、哲人思想文化等元素的影响,存在着一种潜在的联想机制。孔子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把流逝的时间比喻为流水东去,从此,人们就认可了江水东去的隐喻意。苏轼写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词句,也是从新的角度发挥这种文化的联想机制。

第一句,让人豪兴大发,但也让人对“风流人物”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词的开头就把情景交融的气势推到如此高度是很冒险的,我们都知道,古文人写诗词,大都是把充满气势与思辨的词句放在下片。苏轼开头如此拔高情感气势,下句怎样降势呢?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汉民族文化的联想机制再次被用来作为情感“阶梯”,让人慢慢进入到词的情感世界。大凡特殊的地名人名,都会引起我们的联想,看到“赤壁”,就想起“赤壁之战”;说起“永州”,就能让文人想起“永州八记”;说起“卢沟桥”,我们就想起“七七事变”。用三国周瑜来疏导作者写作开头的博大气势,缓和读者阅读的情绪,堪称绝妙。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联想:由长江想到赤壁,由赤壁想到周瑜。

不过,苏轼对这里的古遗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他说“人道是”,是别人说的!这三个字也把读者的阅读感知从开头的“超级情感”中慢慢拉下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词中的景物描写使人看到一种开阔的景象——“穿空”,巨石直插天空,波涛拍岸使人内心惊动,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不禁令人豪迈之情顿生,其中“穿”、“惊”、“千堆雪”都可和毛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放、宏大意境相比对。“雪”本是一种寒冷的意象词,但是“千堆”一出,寒冷之情淡化,精神振奋的感受强化,创造出一种壮美的意境。“抒情诗不同于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想象性和虚拟性,强烈的感情不能直接喷发,只有通过想象的感知,才能获得自由抒发的空间。”(孙绍振)

妙就妙在一个词——“千堆”。这个数量词不简单。

本句景物的描写,由视觉写到听觉,再写到感觉(人为比喻句的使用),空间上下交叠,层层递进,由自然普通之景过渡到人为赋予的情,是为下文抒情张本。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个人认为这是毛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的摹本。“豪杰”和前文“风流人物”形成了照应。为什么要照应呢?上片的词句要让读者的阅读情感达到新的高潮,由上片的“豪杰”引出下片的周郎,要为下片蓄势。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一词,可以和下文中的“神游”相照应,凸显作者情感的波动起伏。“小乔”是美女,嫁给帅哥周瑜,周瑜很帅的,无论外形内涵极为潇洒。“雄姿英发”不仅指娶了美女小乔,还应指受到孙家重用,年轻之际便能建功立业,尽显周公瑾的雄峻姿态。

我们是否可以推断,这里彰显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政治理想抱负——“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典型是儒将打扮,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梦想便是“文武双全,平定天下”,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心中理想。明代王阳明便是一证。这里提一下,辛弃疾在词中对孙权十分赞赏,其实也隐喻了一种对开明君王的赞美,孙权敢于启用年轻人的气魄,使辛弃疾引曹诗“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其赞美。苏轼其词中是否也暗示了这种渴求明君的情怀。

“谈笑间”,这里看出,作者是多么羡慕周瑜能“轻松”地击败强敌的能耐,其实,我们不妨这样理解作者的意图:周瑜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啊!突兀想到阮籍至楚汉古战场时候的话——“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这里,读者随着作者的神思,仿佛回到了那个古战场,看到了“风流人物”的英姿,看到了知识分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理想的诞生……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只是如此,苦笑声中,作者先前所造气势全然瓦解,建功立业变为了无奈感伤。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涌上心头,我们读者,有点阅历的读者,很容易跟随作者一起被拖入伤感的深渊。因为民族历史的联想机制告诉我们:中国文人多以贬官、降职的悲剧收场。刘禹锡、韩愈、柳宗元、王叔文、欧阳修、苏轼……别说在封建时代,就是现在,单位里,职场中,同样有这样的悲剧在上演。所以,情感的突兀转换我们并不感到奇怪,反而随作者一起体会、演绎、酿造着悲情。

“多情应笑我”是个不寻常的倒装的句子,这句子为什么倒装?这和这首词的平仄规定有关系,同时,“多情”一词放在前面,就是表示强调,强调自己的“自作多情”,这是一种自我自嘲,这是一种无奈情绪的体现。

“早生华发”,正是多情,才使自己头发早白。苏轼早期才华出众,外向得很,对被贬官一事很不甘心,头发不白才是怪事。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只有自我安慰了,以此来平衡这种失意——人间不过象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很多授课者分析词尾的消极情绪,在我眼中,这反而是积极的,正是苏轼的这种自我平衡的情绪,才能让他从容的活下去,让我们的诗人从悲伤中做点小小的解脱,也为后来的失意者做了榜样。

从古至今,想“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不胜枚举,但是他们在政治上的无力感,让我们看到的,常常是知识分子在上演着一出出的悲剧,以致我们的课本中充斥着大量的“贬官集团”的作品。作者苏轼通过自我情感的调节,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这是一种失意知识分子的人生境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品读此词,为传统文人的积极入仕而喝彩,又为传统文人的无奈收场而感伤。

附小文一篇: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此为《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写的一首诗,被评为第一。我在仔细品味了几首“参赛”诗之后,也判定这首诗最好。

为什么呢?这首词和我们华夏民族文人的心灵密码有关,结合上述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解读,就知道,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了古代文人出世入仕的矛盾情绪,最后还是以出世的“千古高风”悲剧收场,很有民族文化的心理图式。

什么?看不出来?

颔联中笔尖“蕴秀”,文采斐然的诗句却只能在霜满天的时候写出;口中美好的诗句如同“噙香”,却只能对月吟。这就显示了孤独,把月亮当成朋友,这里隐含着诗人在人世孤独的悲凉。“月亮从另一个角度的衬托,越发使诗人形单影只。文学想象就是让客观对象的形态性质发生变异,使之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异,有了这种变异,感情就渗透进去了。”(孙绍振)

还有,一写菊花,我们就能和陶渊明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汉民族文化的一种联想机制。

这首诗,林黛玉写不出来,这是曹雪芹写的,代表的是曹雪芹的心态。

TAG: 能力  

《本色阅读,加强纯文本阅读能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