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高中语文学习高二语文辅导《定风波》课堂实录

《定风波》课堂实录

11-01 11:51:25 | 浏览次数: 41518 次 | 栏目:高二语文辅导
标签:高二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定风波》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

    所谓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了作者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学生才能更好的走近作者,走近词人的内心世界。

    简要实录:

    学生都对苏轼的生平与思想比较了解,在老师诱导时不时有学生说出自己已经知道的苏轼的事情,如东坡多次被贬谪,还有东坡肉,东坡在西湖的政绩等。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悟

  1、反复诵读:

    课件投影: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课件投影:

 
    请大家先同桌之间试读,注意把握节奏,读出情感,然后小组内点评指正。最后,请几位同学有感情的范读。  

    设计意图:诗歌重在朗诵,通过充满声情地朗读,触发学生的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诵中自觉的整体把握词意,感悟词作意境,为下面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打下情感基础。

    简要实录:学生都投入地朗诵,比较有感情。在朗诵时都很大声,能带上感情去朗诵。陈智鹏同学朗诵得非常好,学生纷纷鼓掌。

  2、听配乐朗诵:

    课件投影:

 
    注意字音和节奏,感受抒情主人公(苏轼)的情感,发挥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诵,创设一定的意境,把学生带进当年苏轼归途遇雨的情境中,同时达到对文本整体感知的目的。

    简要实录:学生沉浸于美的朗诵当中,有些边听边跟着朗诵。

  3、教师范读: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采用背诵,既“身教胜于言教”,又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简要实录:学生认真地听教师范读,脸上都带着微笑。

  4、课件投影:

 
    从诗词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用一个或两个词概括。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然的过渡到后面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鉴赏。

    简要实录:学生表现活跃,纷纷作答:沉着、豪迈、通达、淡定、自信、乐观、豁达……


二、鉴赏品味,体悟感情

  1、合作探究,把握形象:

    课件投影:

 
    欣赏全词,抒情主人公的这一形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