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高中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辅导我教《沁园春·长沙》

我教《沁园春·长沙》

11-01 11:48:31 | 浏览次数: 64518 次 | 栏目:高一语文辅导
标签:高一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我教《沁园春·长沙》,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读到这里,我评论道:“唯有如此从容而气势豪迈的朗读,才能表现出毛泽东眼前那种生机勃勃的无边秋色!在这里,接下来,毛泽东已站在空中俯瞰地球的眼光向世界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你们读到这里,也应该把自己当作毛泽东,向世界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下阕回忆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可以稍微读快一些,以体现出一种青春蓬勃的生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应该读得这样激越而奔放。”我突然产了联想:“你们回忆一下,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总的风格是凄婉,但在表现二人同窗共读那一段生活时,旋律却显得欢快活泼……”我忍不住哼了起来,学生们都开怀地笑了。“当然,我哼得不好听,但意思可能同学们都明白了。因此,读这几句我觉得节奏可以稍微快一些,一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应该斩钉截铁而英勇无畏,速度可以稍微放慢,尽量读的雄健一些:‘粪、土、当、年──万──户──侯!’最后一句更要读得激昂而豪迈:‘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教室里一片肃静,随着我的朗读和解说,学生们都在尽力体会揣摩词的内涵。

  “好,同学们再齐读一遍──《沁园春·长沙》起!”我开了个头。

  “独──立──寒──秋──”无论是音量和气势还有节奏,都明显比刚才的齐读好,同学们从容而精神饱满地朗读着,从这气势磅礴的朗读中,我感到,同学们的心中正激荡着青年毛泽东的万丈豪情。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学生们朗读的戛然而止,但余韵却还在教室里回荡。我忍不住叫到:“好!好!你们开始走进青年毛泽东的心灵了!”

  我顺势把话题一转,教学进程推入下一个阶段:“那么,你们从毛泽东的心灵中感悟到什么呢?换句话说,你们读了这首词,有什么总体感受呢?大家也可以谈自己的发现──对某一句后某一字的读到理解,当然,也可以就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就是我说的研讨。这样,坐在一起的几个同学可以先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和发现。”

  学生们开始三三两两地讨论交流起来……

  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是女同学王楠楠:“我读毛泽东的这一首词,每读一次都感到一种气势,这种气势在我心中挥之不去。词中的气势,其实体现了毛泽东那种豁达的胸襟。我读上阕的写景,那种景象就会立刻印在脑海里,读下阕,我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我们现在朝气蓬勃。我特别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句,让我体会到毛泽东的眼光总是看得很远,与众不同。”

  “嗯,这是你自己的感悟。是的,毛泽东看世界,总有一种宇宙的视野──毛泽东晚年曾在一首词中把地球视为‘小小寰球’;还有,他曾写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李文思问了一个问题:“李老师,‘恰同学少年’的‘恰’是什么意思呢?”

  我说:“别只靠我回答,同学们也可回答。又没有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好几个同学说:“恰好,正当。”

  “这个解释是对的。”我说,“但是,这里的‘同学少年’好像重复了,又是同学又是少年,难道同学就不是少年吗?”

  有学生在下面说:“少年在这里是年少的意思!”

  我问:“同学少年在这里是并列结构还是主谓结构?”

  学生们说:“主谓结构!”

  我笑起来:“这就对了!”

  我请学生继续谈他们的感悟和发现。汪洋同学说:“读这首词,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体会到毛泽东是一个很有抱负、充满崇高理想、满怀壮志、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
“的确如此!青年毛泽东正是一个立志改造中国的人。”我补充道,“1986年,我第一次去长沙,寻访新民学会旧址,这是当年毛泽东和他们的伙伴们组织的一个革命团体,创办了著名的《湘江评论》;我还到了长沙第一师范,这是毛泽东的母校,从一些文物中了解到,毛泽东很早的时候,就和别人不一样,不一样什么地方?那就是他有志向!这种志向,使他在学习中生活中产生了一般人不具有的毅力和意志。他认为‘现在时局危机,求知的需要迫切’,必须刻苦攻读。在日常生活中,他认为关心和谈论的应该是‘大事’,即‘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正因为如此,他要求自己并鼓励同学为挽救今日中国之危亡,共为建设未来而储才蓄能;要做确有真才实学的救国‘奇杰’,不要做‘金玉其外’,不学无术,专为自己而生活的小人。他说:‘来日之中国,艰难百倍于昔,非有奇杰,不足以言救济。’‘奇杰’何在?‘奇杰’就在那些满怀救国抱负,而又潜心学习的‘有志之士’中。这些都可以从这首词中感受到。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一个说不尽的复杂的话题,但我现在读这首词,我真切地感到一种英雄主义气息!”

  说着,我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大字:“让英雄主义重返中国!”

  我发挥道:“因为──恕我直言,在当代中国,这种英雄主义已经很少很少了!今天的中国,英雄已经很少很少。刘翔在奥运会上创造了12.91秒的110米跨栏的成绩,这在中国田径史上是一个历史的跨越。在我心中,刘翔就是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英雄!可是,我打开一些报纸,居然不少文章都这样评价刘翔‘刘翔是一个阳光男孩’!真气死我了!但的确现在相当多的男性青年,都喜欢别人叫自己‘男孩子’,有的甚至三十好几了,也自称‘像我们这些男孩子吧’!(学生大笑)恶心!难怪有人说,今天中国没有男子汉,只有男孩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从《沁园春·长沙》里,读到一种久违的英雄主义气概,进而呼唤让英雄主义重返中国!我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男同学,一定要做胸有大志的男子汉,不做所谓的‘男孩子’!”

  学生们的眼睛都凝视着我,听着我铿锵有力而斩钉截铁的声音;教室里静静地,我仿佛可以听到学生们的心跳。

  杨晓梅举手了:“我感到毛泽东很会写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直到‘万类霜天竞自由’写得很好!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留给人们的想象空间却很大,而且毛泽东写得很层次……”

  听到这里,我感到这是一个切入写景分析的好时机,便顺势问道:“怎样的有层次呢?”其他同学也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紧扣词的上阕,七嘴八舌地细细分析起来──先是写“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然后是写“看”,这里有动景和静景的结合:“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和“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有远景和近景结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和“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有仰视和俯视结合:“鹰击长空”和“鱼翔浅底”;再以“万类霜天竞自由”做结;最后是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我和学生们分析之后,杨晓梅还补充说:“我特别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几句,因为这几句给人以很豪迈、傲视群雄的感觉;还有后面‘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特别能体现青年毛泽东与众不同的气概,在受封建思想统治几千的中国,有几个人能够这样想这样说?足见毛泽东的远大抱负!”

  “我不同意杨晓梅的观点!”钟雪飞站了起来,“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我觉得毛泽东有点狂,甚至还有几分虚伪!”大家惊讶地看着他,我没有打断他,而是鼓励他说下去。钟雪飞继续说道:“他说‘粪土当年万户侯’,可当他夺取政权当了最高领袖之后,却听不进一点别人的意见,把刘少奇和一些老帅打下去,对比他当年的‘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不是虚伪吗?”

  同学们议论纷纷,显然有同学也不同意钟雪飞的看法。我看李运的手似举非举,但他分明有话要说,我便说:“李运有什么高见?”

  李运说:“我的确不大同意钟雪飞的观点!毛泽东不‘狂’的话,他就打不下新中国。至于晚年的错误,我认为可以原谅,因为他之所以犯错误,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年纪大糊涂了,二是江青在他耳边说了许多坏话。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毛泽东毕竟生活在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因此,哪怕他再怎么反封建,但他脑子里必然也有些封建帝王思想,而且根深蒂固,但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它实际上成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这与历史上一切成功的农民起义领袖有几分相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 沁园春  长沙  

《我教《沁园春·长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