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八年级语文辅导书声朗朗满课堂──《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书声朗朗满课堂──《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11-01 11:08:34 | 浏览次数: 36418 次 | 栏目:八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八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书声朗朗满课堂──《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二中 张兆恳     【引子】

  参加新课改一年多来,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一直注重诵读和积累,常用竞赛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接到开课任务后,我就想对一年来的文言文教学作一个梳理、归纳、总结,来体现和反思自己的文言文教学。


【背景】

  对于新课程改革,虽是处处可见,时时可闻,而且近几年来我一直外出学习:聆听大师们的讲座,观看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但新课程教学应如何具体操作,我可谓茫然,心中无数。然而对于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我是非常的不满,特别是一讲到底的课堂,不但沉闷,而且把学生当作了容器,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毫无生机,毫无乐趣。更为可恶的是每次期末考试,学生文言文的得分率不到70,尤其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数学生的得分率竟然达不到30,文言文教学效果之差可想而知,学生运用文言文知识和迁移能力可谓空白。

  面对文言文教学的困境,我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其中对文言文教学是作如下描述的:

  1、文言文教学目标: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2、在阅读评价中规定: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在阅读教学中的建议: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无疑,这些理论不仅在思想上帮助我进一步成熟,而且在行动上给我指明了方向。


【问题提出】

  面对现状与新课改的理论的冲突与碰撞,一年来,我一直在琢磨:课堂上我应如何变革,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快乐思考,唤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在不断的探讨与实践中,我找到了一条文言文教学的可行途径、现就以《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片断为例,来阐述我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案例描述】

书声朗朗满课堂

  一年来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一直注重学生的朗读,本节课也是如此,朗朗的书声,贯穿整个课堂。


一、自由放声朗读

  初读课文,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浅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于是学生饶有兴趣的自由放声地朗读,在朗朗书声中,我走进学生,帮助学生解读不认识的字词、 注意聆听学生朗读的节奏与停顿,并及时纠正学生读不到位之处,指导学生的、疑难之处,帮助学生划分节奏与停顿。如:

  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念/无与为乐者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听读课文录音

  其次,我让学生听读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听准读音,听出节奏和停顿,听懂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格外仔细、听完后,郑叶舒同学对“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句的朗读节奏,提出质疑,认为不应该作这样的停顿,而应改为:“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我深有同感,因为我在朗读节奏处理时,对这一问题也是斟酌再三,委决不下。她认为“至承天寺”和“寻张怀民”都是动宾短语,同样的结构,应作同样的划分,对她的细心和不迷信权威,我当场给予表扬。


三、仿读和译读

  听读之后,我要求学生仿读课文,即模仿课文录音,有感情的朗读、于是学生有板有眼的开始仿读,虽然情感不是十分投入,但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停顿已初见成效。于是我便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译读课文,即结合课文注释,译读全文。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我则走进学生的行列,个别辅导学生。学生们有的看注释,有的查找工具书,有的相互讨论,有的举手问我……不一而足,充分展现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对字词句的含义或重点句翻译游刃有余,迎刃而解。于是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自然而然的走进文本,理解了文本。


四、朗读挑战赛

  理解了文本之后,我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即师生朗读比赛。该环节设计新颖,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学生的斗志昂扬,热情空前高涨,把朗读推向了高潮。两分钟准备时,我看着一个个学生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朗读,挺有感情的。我的心掠过一丝暗喜。学生准备后,男女生各选派一名代表挑战老师。比赛开始,男生张世苗同学虽有点紧张、拘谨,但不一会儿,便渐入佳境,朗读不仅流畅,而且蛮有感情。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女生王丽娟同学的朗读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不仅声音婉转悦耳,流畅自然,而且声情并茂,教室顿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印证学生对她的佩服与赞美。

  轮到我出场了,我有一些心跳,有一点紧张,我知道要超越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深呼吸,开始诵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为与乐者……、、”在我觉得有点拗口,顿时掐住了。学生们高兴地笑了,说道:“老师,您背错了!”看着他们兴奋的笑脸,能比老师优秀,他们是多么高兴,多么自豪!我故意顿了顿嗓音,笑着说:“老师可以再来一次吗?”于是我又重新融入文本,开始声情并茂的诵读课文。课堂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很感谢学生给我的鼓励。

  点评开始,黄玉彬同学说:“老师和同学读得都很有感情,只是张世苗同学声音有点低,而老师在第一次诵读时背错一处,只有王丽娟同学不仅朗读得流利,而且很有感情,可以说是声情并茂,我认为王丽娟同学最好,老师和张世苗并列第二。”丁小静同学说:王丽娟同学的朗读不仅流畅,声音抑扬顿挫,而且很有感情,老师您虽然声情并茂,可惜朗读并不流畅,所以王丽娟同学读得比您好……”

  学生能够超过老师,我并没有觉得尴尬,相反我很多么高兴!我当场宣布王丽娟同学为本班的朗读之星,并将要送给她一份特殊的礼物。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由于我无意之中出错,竟然在笑声中消除了学生的紧张之心,完全投入课堂,接下来的课堂学生则显得忘我,完全忘记了听课老师们的存在,学生的表现可谓异彩纷呈。


五、品读

  语言品味不仅是现代文教学的难点,更是文言文教学难点,设计品味语言这一环节,我也是斟酌再三,才确定的。虽然在品味语言之前,我指导学生运用增减和调换法,品味优美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设置了两道品味语言的题目:

  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如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1] [2]  下一页

TAG: 教学  课堂  承天寺  

《书声朗朗满课堂──《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