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名读,齐读。)
二、品味言行,体验情感美
师:月洒银光、月穿微云、月下浪涌,大海在美丽地变化着。看着课文,你觉得变化的仅仅的是大海吗?
师:让我们一起追寻贝多芬的足迹,感受贝多芬的心情变化过程。
师:(出示表格)谁能回忆出贝多芬的行程图?
助学表:
贝多芬的行程及心情变化 地 点 见 闻 心 情 小路 断断续续的琴声 平静 屋边 兄妹谈话 同情 屋内 遇知音 激动
师:(引导学“小路见闻”部分后)同学们用“”画出贝多芬的见闻,猜测他此时的心情。
师:(学生猜测贝多芬听到屋边谈话后可能产生“同情“后)你为什么说贝多芬非常同情这位姑娘呢?
(引导学生抓住“随随便便”等关键词谈,引导学生换位体验:如果是我,我会──)
师:多懂事的好姑娘。请你替她回答哥哥。
(教师引读“皮鞋匠”的话。)
师:对于穷人的家庭,要听一场上流社会才能享受的由大师亲自演奏的音乐盛会,的确太难太难。男同学,读出哥哥的无奈,女同学,读出妹妹的懂事、善解人意来!
师:文章写得很生动,还有哪些描写也体现了贝多芬高尚的同情之心?
师:你对盲姑娘的印象如何?
(引导学生体会“身残志不残,热爱生活”的阳光心态。)
师:让我们怀着对这位盲姑娘深深的同情与尊重来读!
师:屋内的故事还在继续,发生了什么事呢?请用你的朗读回答我。
师:听完音乐大师的琴曲,盲姑娘的心情如何?(激动,课件出示该句“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谁能表达她的激动?
师:同学们再轻轻品读品读这个句子,从字里行间,你能看出盲姑娘还是怎样的一个人?
(不仅爱音乐,还懂音乐。)
师:如果你是贝多芬,此时的心情会怎样?
(感慨;感动;亲切等。)
板书:
感慨 感动 亲切
师:多么不容易啊,命运给了盲姑娘黑暗的世界,她却想在琴声里寻找光明。面对这样命运坎坷,却自强不息的好姑娘,贝多芬把万千情感化成了一句话。
课件出示:
生读。
师:贝多芬也没有想到,在这个穷苦的家庭里,他能遇到这么懂他的琴曲的知音,他(感动地)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生读。
师:贝多芬知道,穷兄妹俩的梦想是听到自己的自己亲手演奏,而这,是他能做到的。他(亲切地)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