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

11-01 11:51:45 | 浏览次数: 44518 次 | 栏目: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保二小学 刘美娜       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的真实身份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地帮助。课文情节很有戏剧性,极具感染力,很多孩子都很感兴趣。

  结合备课中的教学设计,结合两次试教的课堂效果,我反思如下:

一、大力使学生在理解中感悟真情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六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应该很是得心应手,所以我摒弃了它,自己将教学重点定为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依此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两条主线──老教授的语言动作和我的成长变化。在第一次试讲时,我忽略了“我的成长变化”这条线。引导学生单一的勾画“老妇人”的语言和神态,结合词句谈自己的理解。所以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便是,理解肤浅,发言空洞,缺乏情感的连续性,字里行间里隐含的情感体会不深。

  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意识到文章的这两条主线,相辅相成,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完全的混为一谈。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找到“老妇人”的语言,体会其中的含义。同时找到我的变化的句子。

  学生划批、汇报时应以老人为主,辅之以我的变化,一主一次,一明一暗,突出重点。学生在阅读时,除了汇报对老教授的特点品质以外,也结合了我的变化和表现。即:不能或缺的是对音乐的执著的热情和自己的努力。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抓住了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不同程度的谈出了自己不同的体会,很多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小提琴手的变化,所以,当大家交流时,很多学生都谈到了“我”的变化,而我在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后,指出这些变化都源于“老妇人”的巧妙的帮助。从而,升华学生们对“老妇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认识到,成功来源于热情、执著和勤奋。师生作为共同的学习者,用丰富多元的理解构建了本课的精神家园。

  在第二次试讲,教师提出主要问题后,部分学生的读书效果不理想,所谈体会有偏差,咎其原因,我个人理解有二:原因一,第一个课时开得不够充分,只放手让学生读了两遍课文,导致很多学生在理解“老妇人”的语言时,不能很熟练的联系上下文。原因二,课堂核心问题提得不够明确。即“体会老妇人花的含义”这一要求指向不明,另外问题较为繁杂,影响学生的阅读和思考。


二、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法

  临近毕业的学生已经有六年的阅读经验了,足以掌握写人文章的方法了。因此,课堂上学生的确是在实实在在实践着。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等等多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我及时进行了肯定与点拨,强化了学习行为,强化情感领悟,努力体现了六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三、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提炼内涵

  范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这几种朗读形式交替使用,力求丰富多样,与教学需求密切联系。思考划批时用默读;自由读易于打开思路;配乐读渲染气氛;示范读指明方向等等。本课默读时学生能安静画批;张思宇同学的配乐朗读,是本课的亮点,也是整节课的高潮。她的朗读,伴着舒缓悠扬的小提琴曲,钻到了大家的心里,打动了每一个同学,每一个听课的老师,这种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既给了语文阅读宣泄情感的空间,又给了学生升华课文内涵的境地。

  由于诸多因素,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朗读分量还不够,部分同学没有展示和感悟的机会。

  纵观这两节课的课堂阅读教学,第二节的设计比第一节更舒服,我的角色更加投入,学生的感悟也更加丰富。另外,除了以上思考外,我认为学生的发言面较窄,有一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导致课堂气氛不理想,略显沉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深钻教材,提高设计水平,找准课文的矛盾点,掌握学生中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思考平台,使阅读教学不断进步。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