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四年级语文辅导《小英雄雨来》教学实录

《小英雄雨来》教学实录

11-01 11:51:45 | 浏览次数: 17018 次 | 栏目:小学四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四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小英雄雨来》教学实录,
  
  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师: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年仅12岁的少年,面对鬼子的哄骗、威吓甚至屠刀,他始终不说出交通员的藏身之处。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这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啊!下面让我们怀者无比敬仰的心情一齐读好这段话。
  
  生:(齐读)“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没看见!”(大屏幕出现这段话)
  
  师:从同学们朗读时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被这篇课文生动的情节所吸引,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打动,是啊,这确实是篇好文章。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也深深地吸引了你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点点、圈圈、画画、写写。
  
  (学生自学,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真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为了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感人,情节更精彩,作者三次描写了还乡河的景色。
  
  师:哪三次呢?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好吗?
  
  生:第一处是在第一自然段。“河边有一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色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第二处写在雨来“牺牲”以后。“蓝色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第三处在最后一部分。 “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涡哗哗地向前流去。”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色呢?
  
  生:我认为第一处描写还乡河,一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二是反映了雨来家乡美丽可爱,反衬践踏家乡的日本侵略者的可恶。
  
  生:第二处描写有三个作用:一是点明时间,承上启下;二是依然写出了家乡的美丽可爱;第三呢,我想还乡河上红色的“红绸子”和“鸡冠花”暗示着雨来死得伟大。
  
  师:你的分析有独到见解,真令人刮目相看!谁再来分析一下第三处描写呢?
  
  生:雨来牺牲了,还乡河仿佛也在为失去这样一位小英雄而哭泣。也衬托了当时人们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师:大家都挺会学习的,把老师想说的都说了,真不错!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课文中的写景不但仅仅是写景,而是为刻画雨来这一英雄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写景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大家喜欢这些写景的段落吗?
  
  生:喜欢!
  
  师:那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出来,好吗?
  
  生:好!
  
  (学生背诵,时间大约3~4分钟)
  
  师:谁愿意有感情地背给大家听?
  
  (很多同学举手,老师先后请了4位学生,学生背诵时,大屏幕配以画面)
  
  师:听了大家的背诵,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么这篇小说还有什么地方也吸引你呢?
  
  生:这篇小说前后照应用得特别好。四次描写“识字课本”,不仅表现了雨来爱学习,更体现了他爱祖国。
  
  生: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地方还有好几处。如开头写雨来游泳本领高照应结尾英勇脱险。前文写雨来上夜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照应下文他与鬼子作英勇斗争。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得不错。同学们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半个多世纪前,在还乡河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美丽的芦苇,还有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课后请大家在以下的作业中选择完成其中的两项:
  
  1、为雨来写一则人物小传。
  
  2、积累文中的象声词,并体会其作用;
  
  3、课外阅读有关小英雄的故事。
  
  (大屏幕出现以上作业)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