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数学论文,http://www.manfen6.com
品读学生: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
张冬梅:各位老师,大家好!品茶使人宁静,品花使人喜悦,今天我们要“品读学生”,又该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有人说,只有品读学生,课堂才有根,教学才有效;也有人说,“品读学生”是为人师表的方法之源。今天,就让我们以“品读学生: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为主题展开研讨,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亮出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见解。
为什么要品读学生
陈金飞:一位教育家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年轻的妈妈带着她的小宝贝去玩具商店购买玩具。各式各样的玩具令人目不暇接,可孩子却不停地哭闹。妈妈想:这么多玩具,难道孩子不喜欢吗?然而,当妈妈蹲下身来哄孩子的时候,才猛然发现:在孩子眼里,看到的只是大人们的双腿。漂亮的玩具,对于他却什么也看不到!
陆健忠:多么深刻而富有意味的故事!的确,作为教师,我们一直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但实际情况如何,在座的每一位都心中有数。
袁炳飞:学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对象,读懂学生无疑是其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今天沙龙主题的题眼是“品读”,我们可以想及活动组织者的独到视界与立场。所谓“品读”,即不仅仅停留于读学生,读懂学生,更强调我们每一个教师读学生时的心态与姿态。在我看来,一个“品”字,强调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即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之人、值得期待之人,每个学生都有可爱、可贵之处。教师应抱以欣赏的眼光、喜悦的心境、信任的意念去悦读学生、细读学生,从而在真正读懂学生的同时,建立起对学生现实与发展的积极观念。
王凤燕:恕我冒昧地作出这样的判断。我们教师常常不愿意品读学生,多半因为我们以为自己读了不少的教育学、心理学,知道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大概具备怎样的经验储备与文化背景,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思维水平又大致处于怎样的水平上。加上不少教师本身已为人父为人母,由于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了解,便常常不自觉地由己推人,对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作出某种具体普遍意义的推断。倒不是说这样做完全不对,而是其背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尽管“学生”本身是一个整体的抽象概念,但他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巨大差异、有着截然不同个性的个体所组成。这一个与那一个固然有着太多的相似,但也有着深刻的不同。我们要对这种不同抱有某种敏感与敬畏,要认识到教育本身的艰巨性恰恰由此而生。
陈海鲸:其实,品读学生、读懂学生,本身也是教育活动内在的一种规定。谁是教育的主体?我们固然可以列数出主导主体说、双主体说等多种不同答案,但学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恐怕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既如此,那么,如果我们的教育活动连“主体”本身都没有很好地给予理解和必要的认识,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没有能在某种意义上更好地发挥出学生这一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话,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只怕会大打折扣了。
汪东玮:是呀,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倾听来自不同学生的各种声音,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强行地、模式化的认识学生,而应在仔细分析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理解。
季国栋:是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个性不同,选择的学习方式便不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认真品读学生,做到“以生为本”“因生而教”,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认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而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袁炳飞:王老师的观点似乎更侧重从教育功用的视角指出了品读学生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品读学生对于教育目标达成的意义。而陈老师等几位的视角则似乎又多了一些教育学的意义。事实上,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并不完全对应,而这种不对应往往给学生以似无却有的多重伤害,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始终是以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基础的。因此,对待学生,尊重以及基于尊重的理解,应当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前提。
品读什么
张冬梅:透过大家的分析,我想,品读学生的重要性应该已是毋庸置疑了。不过,品读学生,究竟该读些什么呢?
范海荣:首先应该是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经验背景吧。尤其是,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每一位学生并非走进课堂后才真正接触数学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数学现象、数学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前数学经验。这些前数学经验尽管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有些概念甚至还是模糊的,包含着各种错误的可能。但对学生来说,它们却又是生动有趣的、真实而富有生命力的,是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所以,正式开展我们的数学教学之前,我们要努力读懂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据此展开我们的教学。
郭海燕:我很赞成范老师的观点。我在教《小数的意义》一课时,没有从教材给我们提供的“用不同单位表示课桌的长度”这一问题引入,而是开门见山地将前一天乘出租车到文峰超市购物后身边的一些车票、购物发票展示给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从车票和购物发票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很快,学生便从这些单据中找到了有关“单价”、“里程”和“金额”以及“应付”、“实收”、“找零”等各类数据。“你知道这里的金额各是多少钱吗?”“我知道,12.80元就是12元8角。”“0.48元是4角8分。”“……”听听,学生对小数根本就不是一无所知,他们知道的东西多着呢。既然这样,我们还有必要从头开始吗?
王金花:我作证。那天,我就在你的课堂上,印象的确很深刻。而且,由于郭老师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基础,整堂课清新自然、一点都没有刻意牵引的痕迹。学生不但利用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轻松地建构了小数的意义、沟通了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也有很深刻的领悟。课的最后,有个小男孩还动情地说,“看来,我以后也得多陪陪妈妈逛逛街了”,多好!(众笑)
陆健忠:我十分赞同刚才那位老师的看法,但我还想提醒大家,很多时侯,学生“知道”与“理解”之间还是有着相当的距离的。品读学生时,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热闹假象”所迷惑,以免“假读”“误读”了学生。就拿《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来说吧,根据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甚至会利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但再一深究,问题便慢慢暴露了出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如果不除以2,求到的又是谁的面积计算公式?”“除此以外,三角形的面积还可以怎样求得?”一连串的问题的追问,学生很快从最初的盲目、自大中清醒了过来。“原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背后还蕴藏着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容!”大家想想,如果没有后面的追问,而是盲目轻信调查表中所呈现出来的乐观数据,我很担心,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可能带给学生的丰富的思维价值,也就可能被忽略或搁置了。这是十分可惜的。
范海荣:看来,品读学生,固然要认识到品读知识基础与经验背景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误读、浅出、泛读,否则,可能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样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当然我想,品读学生,除了知识经验以外,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思维方式等。
王金花: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前两天听到的一节课,潘小明老师执教的《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学生在潘老师的引导下,已经认识到“用24厘米长的铁丝围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长与宽相等,面积最大”时,我们都以为教师已经很好地达成这一段的教学目标,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但潘老师并没有急于往后走,而是富有启发性地、充满期待地追问了一句:“还有什么问题吗?”稍等片刻后,果然有学生举手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长与宽相差越大时,面积就越小呢?”当时,我们都帮潘老师捏了一把汗:“学生还没有学小数乘法,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再说,这里还涉及到极限问题,这不是自找麻烦嘛!”然而,潘老师却显得不慌不忙:“能围得再小一点吗?”“不会计算?可以请计算器帮忙呀!”就这样,在学生的不断尝试与探索中,答案渐渐明晰起来。现在想来,潘老师之所以能这么胸有成竹,无疑是因为他对于学生学习心理的脉搏把握得十分准确、到位,对于孩子们面对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他有着充分的预期和准确判断,并做好了启发引导的准备。
王金花: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呀!
范海荣:不然,怎么能成为名师呢。名师之为名,不仅仅在于他们有几堂经典的观摩课,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有自己独到的教育主张与理念,更在于,他们对于学生有着自己精准而独到的把握与理解。说到这里,我觉得名师们除了能读懂学生的心理特征、经验背景以外,还非常善于品读学生在课堂中即时生成的错误,并对错误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并转化这些错误资源。事实上,有学生发生的地方就一定有错误相伴。错误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反映出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行为习惯以及意志品质等,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找到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从学生的错误中分析、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以便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而改进并完善自己的教学。
[1] [2] 下一页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