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范文写作报告汇报实践报告西南科技大学第四届绿色营实践报告——对东溪河乡原非法金矿采集区现状的调查

西南科技大学第四届绿色营实践报告——对东溪河乡原非法金矿采集区现状的调查

09-10 19:01:56 | 浏览次数: 018 次 | 栏目:实践报告
标签:实践报告怎么写,社会实践报告论文,http://www.manfen6.com 西南科技大学第四届绿色营实践报告——对东溪河乡原非法金矿采集区现状的调查,

西南科技大学第四届绿色营实践报告——对东溪河乡原非法金矿采集区现状的调查

一、活动背景和理由 引用: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四川在线 (20XX-12-27  01:10:53)消息:“10年了,广元朝天区东溪河乡石板沟、马蜂窝一带的采金炼金‘作坊’直接将含汞的有毒废水、有毒废渣排入嘉陵江中,给周围和下游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附近河里的鱼都死绝了,人下河洗澡,全身发痒,起一坨一坨的红米……”     20XX年1月27日CCTV(焦点访谈)节目: 一些不法之徒为了牟取经济利益在当地非法采金,严重污染水源并对下游的嘉陵江乃至长江的水质造成直接影响。但这些小矿点投入小、管理差、设备不齐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发生危险。记者又在临近的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的采金点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已经放弃了混汞法采金,并对非法采金进行了治理…… 思索与行动: 这些问题在隔了这么一段时间以后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恐怖的水俣病是否也会在中国出现?当地的溪水变清澈了吗?植被恢复了吗? 这是我们在计划之初的一些想法,可见我们在面对环境污染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其严重性,首先认为的也是坚决取缔,然而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经过我们“五·一”期间的踩点发现,当地很多人对环境污染的反应并不敏感,有的人抱怨自己的生活因为金矿的取缔倒退了十年,这是为什么?金矿的取缔是不是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果是,那么整个地区的经济又该向何处发展? 作为四川省西南科技大学环保社团的大学生们,我们有责任为这片土地的繁荣美丽、健康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做环保不仅是在保护大自然,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世界需要我们做环保,然而脱离了经济发展的环保又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组织了这次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了解金矿被取缔之后当地人生活情况和生态恢复情况,寻求适合当地的无污染的产业。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偏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共同解决当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我们将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当地的情况,让自己切身的去感受我们在象牙塔里所了解不到的东西。同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二、调查地点的介绍: 东溪河乡处于广元市朝天区西边,与陕西宁强县广坪镇接壤,乡内主要河流为东溪河。全乡辖10个村70个组,9108人,耕地面积14600亩,幅员面积96.4平方公里。马房窝属于东西河乡的洋槐村,与宁强县相连,内有6个村民小组,510余人,幅员16平方公里,距离东溪河10余公里。 东溪河为深丘山地、地形,多山林河谷,海拔在600—1700米,植被为灌木,而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没有规律,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就是洪涝灾害,由于山上的植被保护得较好,很少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当地交通闭塞,村民居住分散,受天气影响电力供应不稳定。当地矿藏种类丰富,以金矿为主,其中马房窝是金矿品位相对高的一个山头,是当时开采最密集的地区,同时也是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人们都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为了生计,青壮年都在外谋生。如果没有金矿,东溪河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其他多山区、丘陵地带的农村是十分常见的。 而目前本地通过当地政府的努力正处于环境恢复和生态恢复的阶段,同时当地的经济也因金矿的取缔受到一定的影响,具体情况我们还将在本地做更多的调查。 三、活动情况介绍: 活动主题:关注四川边缘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准备工作: 时间:20XX年4月上旬——20XX年7月中旬 地点:西南科技大学,及周遍地区。 活动内容: 第四届绿色营主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开始实行绿色营报名工作。我们在4月初向全校师生招收热爱自然,关心生态,吃苦耐劳,有志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人作为我们绿色营的预备营员。在成为正式营员之前所有的参加报名的人都是预备营员,我们通过5次集训,根据个人的情况最终选拔出正式营员。 在集训中我们定期的交流活动增进了营员的相互交流、沟通,为后面的绿色营建立了感情基础;体能训练提高了大家的身体素质;野外生存活动中传授了野外生存的知识,使大家提前适应了野外环境。最终我们通过各项标准挑选出身体素质较高,具有团队精神,能够吃苦耐劳,纪律严明的营员作为本次绿色营的正式营员。 我们在学校龙山体育场的集训。 图为我们徒步到野外的集训 我们在野外学习搭建帐篷。   队长和副队长在五一节期间对东溪河进行了踩点,记录了沿途需要停靠的各个站点和车票价格,大体了解了当地的一些情况,联系了其学校作为我们的营地,为暑期开展工作所需要的条件做了充分的准备。 我的开营时间是7月15日,7月1日我们就开始了绿色营的前期模拟工作,在这个时期,我会为绿色营当中涉及到的各项工作做一个培训和模拟练习。从7月1日起,我们每天都会有一段时间一起交流,一起锻炼身体,一起吃饭,一起做准备工作,一起开会,同时还安排了时间一同在野外住宿。我们在这个模拟阶段会将绿色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解决掉。 同时我们还给大家做了一些培训,比如入户调查培训,因为当时大家都没有做过入户调查,我们就请了我们协会以参加过绿色营的几位理事给大讲解。并在学校周围做了一个简单的入户调查的练习。这个在这次的绿色营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环教培训,为了这次环教我们特意请本协会环教部的部长给大家做了环教培训,效果明显。并在这次的环教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同时还有一个系统的野外生存的训练,从知识到实战演戏,从团队合作到小组分工,都进行了模拟训练。 在这个阶段外地营员陆续到齐,他们都来自其他省份比较有影响力的环保协会,我们经常同他们交流工作经验。 在整个准备过程中,不断有人流失,有些人是被我们淘汰的,比如身体虚弱不适合参加绿色营的,与大家相处不融洽的,不守纪律的。我们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会员优先,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会淘汰掉非会员。另外一些人是家长不同意参加的,有些人是被选中后由于伤病原因没有参加的,等等情况。 在7月13日,有副队长带领的先头组3人,提前前往广元市、朝天区、东溪河乡等地。由他们向以上各地的政府部门和环保部门取得联系。并在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参加本次绿色营的人员: 张嘉俊:   带队老师,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老师 陈  林:   队长,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执行主席 任中正:   副队长,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陈  刚:   装备组组长,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侯忠良:   队医,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宋  坤:   队医,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刘永凯:   伙食小组组长,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学生 徐  欢:   装备小组成员,湖南环境与生物学院环保协会成员 李晓凤;   通讯员,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李小春:   伙食小组成员,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付燕郡:   文艺委员,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费志娟:   文艺委员,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蓝小凤:   财务小组成员,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陈曼曼:   财务委员,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董柳敬:   环教小组组长,西南科技大学“承诺自然” 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罗燕青:   环教小组成员,厦门集美大学环保协会成员 中期实践阶段: 时间:20XX年7月15日——20XX年7月30日 地点:朝天区,东溪河乡,马房窝,云雾山 内容: 1、深入真实的了解当地教育、经济、生活情况以及当地人对环保与经济的看法,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最大程度的取得当地村民的信任。 2、与政府部门开展座谈会,交流信息;以期能寻找到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其他条件通过座谈等方式了解当地人想法及讨论当地以后经济发展的出路 3、了解采金点现状:金矿位置现在存在哪些环境隐患,金矿附近的植被恢复、水体恢复, 4、了解当地如何治理金矿留下的环境问题,并了解金矿运行期间真实的情况, 5.、到朝天区政府了解从没有金矿-金矿的产生-金矿的被取缔这个时间段内当地的经济变化情况以及相关的主要产业变化. 6、在东溪河乡进行以“环境教育”为主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以“播种绿色种子,传播绿色文化”,为主题带给他们我们所了解的最新的思想。 7、 走访相关矿区及乡镇并作对比参照,对其他各个乡镇做一些相关方面的了解,吸收其他发展的较好的乡镇的经验。从环境,技术,管理等层面了解现在金矿采集的各方面的情况。 8.、整理资料并对外公布此次考察的情况和考察报告,让更多人了解采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共同寻求经济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活动行程: 7月15日,早晨,我们在107广场举办了简单开营仪式后就去了火车站,乘上午10:40的火车去了广元。下午2:30到达广元市区。16:00到达羊木,后又从羊木镇徒步两个小时于下午18:00到达东溪河乡。营地即为当地小学的食堂。 我们从羊木徒步到了东溪河乡 我们的营地 7月16日,分组对东溪河附近情况进行了熟悉,对附近的菜子坝4、6、10组做了简单的入户调查,并由一组留守学校准备一天的伙食。晚上我们对一天的情况进行了总结。 7月17日,上午分组进行入户调查,这次扩大了范围,对菜子坝其他组进行了深入调查。下午同东溪河乡政府座谈,系统的了解了一些当地的情况。     在金矿主家里的调查 有一户村民家里养蚕为生 7月18日,下了一天的暴雨,我们没有能够开展活动,大家在营地做了一些游戏,相互交流了最近的调查结果,各小组对调查结果做了总结。 7月19日, 上午,分小组对乡政府提到的问题再进行深入的入户调查,下午做环教的准备工作,制定题目,提前邀请当地的小孩子。 7月20日, 上午准备环教的海报,更多的邀请当地的小孩子,联系学校领导,下午在当地的学校开展小学环教工作。 7月21日, 上午在街上开展社区环教,下午为第二天上云雾峰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7月22日, 上午8:30爬云雾山,下午3点到达云雾山顶,天很热,差点有人中暑。我们下午在山顶看日出。 我们在艰难的爬山,山势很陡 我们在山顶搭建帐篷准备睡觉 7月23日, 早晨看日出,上午9:00下山,下午2:30到达营地。 7月24日, 分为三组,一组上马房窝调查有关金矿的情况,一组留守营地,做清洁,并和学校领导及当地政府告别,另一组对东溪河下游的农户进行调查。下午所有营员在羊木镇集合。 7月25日, 上午前往朝天区与当地政府座谈,下午经当地政府介绍去了旅游景点“明月峡”古栈道,晚上在当地的小学内的教室内住宿。 与朝天区政府的座谈 与当地政府领导在小学大门口的合影 7月26日, 上午与朝天区环保局座谈,了解了更多有关东溪河及马房窝的环境情况。下午乘15:30的火车回绵阳。 环保局在金矿采集期间拍到的照片 我们和环保局领导的座谈   调查部分 调查主题:东溪河乡原非法金矿采集区现状的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7月15日—20XX年7月26日 调查对象:村民,政府部门,环保部门。 调查方式:入户访谈 调查内容: 一、当地的环境 1、现状 我们是从羊木镇沿着河道徒步到东溪河乡的,大概10公里的样子,当时在东溪河乡已经看不到之前媒体上所叙述的内容了,河水清澈见底,河中有小鱼苗和小虾;有人在河里洗澡,还有人在炸鱼;有些河段的河底隐约可见灰白色的沙石,明显的与其他河段的鹅卵石不同;还有在这些河段的沿岸我们看到了许多的矿渣,有些地段是一大块的空地,红色的土壤,上面插着的一些小树苗已经长出了茂盛的枝叶,还有警示碑,大概的内容就是警告当地的人不要接触河水,落款是朝天区政府,时间是20XX年2月。我们猜测当时这些地段应该是处理金矿或者矿渣的地方。看来之前所说的污染应该是存在的,然而现在恢复的很快,我们有点惊奇于这条河流的自净恢复能力。 2、历史 后来据我们在东溪河村民中调查的情况得知,以前(金矿开采还没泛滥的时候)那附近的河水清澈见底,河里有许多种鱼,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那时候村里有一些人经常从河里捕鱼吃,当然那时的地方经济比现在落后的多,所以整个湿地生态系的平衡并没有遭到破坏。由于开荒种田的影响有一段时间山上的林木一度遭到砍伐,但是后来发现当地山上的土层不适合种粮食,收成很差,那时候的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的比较严重,而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也不快。现在已经退耕还林有一段时间了,森林的面积正在恢复,官方统计已经达到70%。以前林木多的时候山上出现过很多种野生动物,像狼,蛇,野兔,豹子等等,打猎的人也多。现在也有一些野生动物,我们上山的时候就见过蜥蜴和蛇。 90年代金矿开始泛滥,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马房窝山上现在大约有200个矿洞,并且所有的金矿都是用的汞提金工艺,没有或者只有很简陋的排污设施,金矿的增加,对河流的污染也在一天天加重,据当地的村民介绍:他们亲眼目睹了河水由清变浊的过程,有一段时间河水非常的浑浊,从表面上来看,河水中全是泥浆,经常趟水渡河的人脚上曾经出现过如报上所说的小红疙瘩,有些人在河水中洗衣服的时候手上也会有,河中曾经大片的死过鱼,有牛在饮水的时候被毒死. 政府部门因此特地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管道,抽取地下水到水库,然后再由自来水管道送到各家各户,水价是1元/吨,用这些水的人主要集中在东溪河乡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全乡的人都定期到那里赶集(以下称乡中心)。我们住在学校的时候用的也是这样的水。 然而后来我们了解一些情况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其实受前面河流影响的人并不是很多,可能也就仅限于乡中心的人,住在山上的农户根本接触不到河里的水,他们喝的用的水全是山上的山泉。不仅仅是他们,有些靠河比较近的农户用的水也都是山泉,所以当我们调查了这些农户的时候吃惊于有些人表现出对污染事件一无所知,特别是东溪河下游沿岸的人,有些人对金矿了解的程度竟然比我们还要少。所以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 河流有污染是事实,但是污染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给我们的感觉是河流的污染在当地人心中产生的影响都没有媒体报导的那么强烈,当然媒体的报导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失真,最典型的就是《华西都市报》的大标题:“惊闻含汞毒水直泄嘉陵江”,其实从马房窝到嘉陵江有几百里的河段,朝天区环保局所提供的资料显示:由于河流的自身沉降功能,在东溪河流入嘉陵江的时候水中的汞已经没有超标了。这也体现出媒体在报导的时候一味的注重社会影响力,没有考虑当时当地的情况如实报导。 根据朝天区环保局提供的资料可知,马房窝采金历史久远,据考证,自清代就有黄金采掘历史,现遗留有古采洞,上世纪90年代大量开采,20XX年矿区共排放尾渣9850吨,含汞废水1.8万吨。而金矿被取缔也就是因为应用了“混汞提金”这种工艺造成的以上污染,我们从以前的矿主那里了解到了此工艺的简单的流程:打矿洞——选矿——矿石放入碾炉中打碎,放入汞和水混合——用棉布过滤出汞合金(直接用手接触)——加温(汞蒸发)——加温到100摄氏度即可成金——进入市场。此过程可能需要2个月至半年的时间(与投入的资金有关)。其中棉布过滤是要用手直接接触汞合金,将其挤出来,而加温时汞蒸气会大量弥漫于空气中,这两个过程都直接对人造成伤害。过滤出的废水中含汞,直接随污水进入河流造成污染,有的虽修有沉淀池,但是只起到一个临时存放沉积物的作用,一旦发大水,沉淀物连同废矿渣一起被冲进河道。汞其实是可回收再利用的,但因回收的成本要比重新买汞更大一些,所以很多矿主并不愿意回收。当然也可以建设尾矿坝来处理污染物,但此项投资成本很高,其实在媒体报导前马房窝已经在建立尾矿坝,然而没有来得及在取缔之前投入使用。矿区共有非法矿点91个,而只有两户办理了采矿许可证,虽有采矿的权利,但其工艺不符合标准。到20XX年元月10日,马房窝所有井口全部封闭,混汞碾全部炸毁,所有设备、工棚及生产作业人员全部撤离,彻底切断了污染源,事后多次监测东溪河、羊木河、嘉陵江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矿区没有被清除的矿渣,全部都堆积在山沟里。 已经被封的矿洞和政府下达的相关文件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的了解,在矿上工作应该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但是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调查了几个矿工,都没有人表示十几年来有人出现过中毒的情况。从理论上是讲不通的,于是我们从网上了解的有关汞中毒的症状:轻度的有头昏头痛、健忘、多梦等,部分会出现心悸、多汗等现象。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易兴奋症、意向性震颤、口腔炎。这些症状在其他疾病中也会出现,并且轻度的症状并不明显;同时当地的经济条件差,信息封闭,村民的文化层次普遍低,矿山开采期间,也没有人向他们宣传过有关汞的各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估计即使矿上的人中毒了,只要不马上出现死亡的现象一般是不会引起注意的,本人更不会到医院里去看病。我们也调查过当很多人只有在病情很明显的时候才上医院,一般情况下都是让其自然恢复,或者根据病症自己买一些药回来吃。 二、当地的经济状况 整体情况    东溪河乡地处朝天区西边,与陕西宁强县广坪镇接壤,全乡辖10个村70个组,9108人,耕地面积14600亩,幅员面积96.4平方公里。是朝天区三个万人大乡之一,但也是其中比较贫困乡之一,乡内主要的产业就是农业,矿业和劳务输出。 交通状况及与外界的信息交流。 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产生具有拉动作用,如果没有一条象样的公路,一个地区想要发展是很难的,东溪河乡依山而建,四面环山,且山势陡峭,山路崎岖,长久以来交通闭塞, 有时村民为了赶场要走3、4天的路。20XX年国家输油管道的建立终于带动了当地公路建设,交通状况开始好转,后又经过当地的政府部门的努力,通过政府拨款、村民集资等方式,又将公路继续向群山深处延长,现在从羊木镇到东溪河乡的马房窝20多公里的路都可以通车。 但是当地的公路运输还存在着不稳定性,首先路况不是很好,从羊木镇到东溪河乡要淌过两地之间的一条河,河滩上没有桥,平时河水量不是很大,摩的、汽车和人都可以直接淌过去,但是一旦上游的水稍大一点就没法通车了;再者整条公路受天气的影响很大,7月18日那天下了一场大雨,从羊木到东溪河乡中心,及从东溪河乡中心到马房窝都有部分路段被冲垮,经过抢修四天之后才通车,据当地居民所说这样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可见当地的交通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 而且当地人与外界的联系也很少,他们了解外界的最广泛的途径就是电视机,而且还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电视,其次就是通过在外打工的人带回来的信息。而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村都在走信息化这条路,利用地区的特色向外宣传,吸引投资,同时了解外地的信,从而根据市场信息在当地实行产业化发展。这样的信息沟通不是一条公路和几台电视就能够完成的。其实东溪河乡这方面的情况算不上典型,是很多西部山区农村一般的特征。 当地的工矿业 东溪河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比较典型的矿藏有,金矿,重晶石,石英,硫铁矿,煤等,而当地目前只有金矿被开采过。马房窝金矿,是东溪河金矿最密集的地区,其地处川陕甘交界处,地势险恶,坡峻沟险,且该矿线脉细小,不成规则,矿线一般只有五六寸,宽处也不过一尺多,品位忽高忽低,贫矿居多,属于典型的“窝窝矿”。其他的矿也相似,种类很多却都不集中。   细小的矿脉,(中间白色部分为金矿脉) 矿主遗留下来的金矿。   很多到马房窝采矿的不是当地人,而是河南,甘肃等地区过来的老板,他们有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后来当地有些手头比较富裕的人也开始把钱投资在金矿上,他们开矿的程序似乎很简单,只要交钱给选场老板就可以分到矿洞。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矿主都能够赚钱,有些矿主每年要亏损好几万,特别是当地的矿主,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所以亏的比较多。 在金矿密集的阶段,乡上就有一些人在矿上工作,特别是金矿附近的村民,当时他们主要收入都依赖金矿,工资在6000-120XX元/人*年,收入相当可观,虽然他们自己也知道在矿上工作的危险性很大,没有安全保障,但是他们为了生计,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根本就顾不了危险。并且在矿上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一个地理优势,就是在自己家门口,总是安全的,相对那些在外面打工拿不到钱的人来说,他们要幸福多了,而且他们农忙的时候还可以回去帮忙,打工农忙两不误。 从支柱产业的概念上看(拉动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创造利润)金矿的开采还不能称其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因为东溪河乡是一个万人大乡,参与金矿开采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要说支柱产业,劳务输出业可以算一项,也就是说,当地人在外地打工的人更多,从我们入户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家庭中只有老人和孩子,青壮年基本上都去了外地。人们外出打工,从外地赚钱,使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带回来一些外面先进的思想。 然而金矿的出现,毕竟对当地的区域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就我们在东溪河乡的观察,发现这里的饭馆比较多,就一条街,至少有10家饭馆,出售小商品的商店也较多,我们从店主口中得知,金矿存在的时候这条街上的人很多,比现在要多多了,而且经常到饭馆里吃饭,有的店主说现在一天的营业额都没有那时他们在这里吃一顿的多。同时我们拿这个乡和羊木镇做了比较,羊木镇的发展情况要比东溪河好很多,它的一个菜市场就有东溪河乡那条街道的几倍大,但是那里最多也就5家饭馆。同时东溪河乡的另一个典型情况就是摩的特别的多,一方面是路况比较差,不适合大型车辆行驶,另一方

www.manfen6.com 面可见当时这里的人流量还是比较大的。金矿取缔之后有的村民就说他们的生活回到了十年以前,还有人明确表示他们不希望金矿被取缔。可见金矿对当地一部分人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知,金矿的存在增加了就业渠道,更增加了税收(整个矿区每年要交近200万的税),拉动了小范围的经济发展,对乡中心的服务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整个地区的小型运输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果能够合法开采的,再加上其他矿藏同时的开采,采矿业势必会成为当地的一项支柱产业,当地的村民和乡政府都表示,他们也想让这个地区的矿业合法化,规模化,然而由于当地,地质构造复杂,油页岩极易塌方,采据困难,无法大规模开采。再加上矿的品位不高,就很难吸引投资。 马房窝的复杂的地形   当地的农业 东溪河乡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900毫米左右,四季气候相当明显,冬冷夏热,洪水季节相比其他地方,发生频率很高,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上游的天气情况。洪水造成下游沿岸农作物被淹,产量降低,造成当地路段塌方,同时当地山多平地少,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土质也不好,农作物的产量也不如其他的地方。当地主要农业收入有:传统的农作物,畜牧业,蚕桑业。 传统的农作物 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本地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为玉米、菜籽、水稻、小麦、薯类等。根据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玉米的产量在1000斤/亩左右,水稻的产量为800斤/亩左右,受到土质、气候等的影响,农作物的收成起伏不定,7月18日发大水的时候下游的农作物都受到了影响,玉米田被淹,7月23日我们回羊木的时候看到沿途的玉米杆倒了一大片。山上都是小块的梯田,但土质较差,所以有一部分村民收入经常受到影响,碰到收成不好的时候有的人甚至都吃不饱。传统的农作物在当地没有什么可以再发展的优势。 畜牧业 东溪河乡的畜牧业收入也是经济来源的一方面,受条件限制,只能对农禽进行圈养,种类也是传统的鸡,鸭,鹅。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倡导农户做更多的饲养,并带头做一些新产品的实验,比如长毛兔,对当地人来说还是新品种,所以他们先做实验,成功后再鼓励大家饲养。而且本地也有人饲养黄羊 、生猪,市场前景都不错。养殖黄羊是很符合当地的条件的,山多,树草多,地理环境也适合黄羊的生长。黄羊的经济价值较高,皮可加工制成皮革。肉除鲜食外,可加工成肉松和肉干。羊角可以做工艺品,有的地区把黄羊角作为珍贵的药物。所以市场前景还是乐观的。当地的乡政府也正计划着扩大黄羊的养殖规模。 蚕桑业 蚕桑业也曾经是东溪河乡比较强的一项产业,其在当地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技术也相当的成熟,当地的蚕桑产量在整个朝天区来说是排第一的。但由于没有把握住,错过了将其规模化的时机,所以导致万人大乡却只有300多个养蚕户。蚕桑业在当地还有发展的空间,值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技术。 菌类培植 当地有人培植食用菌,由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再加上信息闭塞,产品走不出去,找不准市场,所以他们的收入并不高。他们食用菌的技术和菌种都是采矿的老板从外地带来的,如果能够形成规模,并且自己联系到市场,菌类培植是很好的产业。在羊木有人培植黑木耳,他们的信息就来的比较迅速,养殖量也很大,一年下来可以赚1.5万—2万。从技术层面讲,东溪河也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培植,而且东溪河有其资源优势,就是山上的段木,段木是培养黑木耳的天然原料,同羊木户主用营养体相比,这就节约了成本。我们在爬云雾山的时候就看到有个别农户用山上的段木种黑木耳。当然只要有技术,什么样的菌类都可以在当地进行培养。同时我们在爬云雾山的时候还看到当地的山上有野生的蘑菇,有红色和绿色的,有白色的,还有黄色的,山上的人也经常采来吃。这也说明山上有很好的培植菌类的优势。 当地野生的蘑菇     其他的经济 东溪河乡的自然风光比较好,旅游资源虽算不上丰富,但也有值得发展的旅游景点,比如当地一座云雾山,海拔1717米,据说是广元第一峰,山上已经有公路修到半山腰了,而我们还是选择了最崎岖、最危险也是最近的那条路上山。山顶上有一座道观,规模不大,而且很破旧,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有一个陕西来的老人在这里守观。我们在山下就从当地人的口中得知,这云雾山上的道观很灵验,每逢节气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上山参拜,但是由于山路的崎岖,平时上山的人很少。听老人讲,我们那天的天气还算好,山上一点雾气都没有,其实一年当中很多日子山上总是云雾缭绕的,所以叫云雾山。我们那天可以看到落日,晚上能清晰的看到星星,第二天还能看到日出,当然我们更可以一览众山小的眺望群山。 云雾峰的日出 晴天时云雾峰的落日   如果把这座山作为旅游景点来开发,对周边的经济一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它的优势就在于被人们传诵的灵验,在一些地区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据说很多家住成都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并且一年中还要来几趟。这座山可以利用道教的影响为当地做一个宣传。它的开发还可以同当地的清山绿水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的旅游景点。 当地有很好的自然环境来种植林木,自从退耕还林后山上的树木种类就多了起来,比较典型的有红豆杉,灌木丛,森林覆盖面积在60%—70%,所以林木业的发展也是一块,村民们表示自从退耕还林后,他们的田地又减少了,我们觉得当地可以通过种植经济林木来补充田地缺失带来的经济空缺。 当地人的消费情况 当地人的消费方向主要是:教育,生活,医疗,公共事业。其中教育的投资是其中最大的一块,本地一般家里都有两个孩子,学费是一比很大的开支,我们曾经调查的一户农户表示,这家人的主人如果不是为了其孩子的读书,他根本不会到外地去打工。他家里养蚕,一年下来各项生活条件他们都可以满足,根本没有必要到外面打工来维持生活,他在外面打工赚的钱刚够其孩子念书。而其他的支出相对于教育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他们对待教育的态度却很开明,我们调查过的很多的农户都表示无论经济多困难,都会支持孩子继续上学。 当地的教育,文化,生活    据乡中心附近村民谈到,80年代出生的人基本可以读完初中,但只有极少数才能上高中。主要是当地的教育质量不很好,有一部分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农户宁愿让孩子在广元市上小学,当然本地还是有人能够考上高校的,我们在做入户调查的时候就碰到两个。而马房窝的教育情况更差,当地唯一的一所小学只有20多个人,1、2年级,一个老师,与东部地区那样的学习条件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当地属于汉族区,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而且由于地方比较小,也很少有集体的娱乐方式,最近他们刚刚成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当地人的收入参差不齐,富裕的人可以去开金矿,贫困的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我们走访的人家中最富裕的一户,家里电器一应俱全,最贫穷的一户连房子都是漏的,家里连象样的家具都没有。从总体的情况来看乡中心及附近地区比马房窝一带要富裕得多。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交通的限制。 总结及建议 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东溪河乡由于金矿开采而产生的污染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有一段时间还很严重,一方面是当地的乡政府对环境污染不够重视,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当地的金矿由于品位低,吸引不了大的投资,却给非法金矿钻了空子,所以导致了污染的产生。污染在当地对人的影响范围是很小的,自从通了自来水,受影响的人群就更少了。金矿取缔后,当地自然环境恢复很迅速,现在水体基本不存在污染。 金矿取缔之后当地的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毕竟因为金矿获利的人在当地只是一小部分;由于其非法的性质,也很难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影响和环境的影响都只在局部地区,所以当地更多的人并不关心金矿的存亡。 贫穷是导致非法金矿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而类似这种污染的事件在西部地区数不胜数,现在东部各城市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能在环境上作出保证的企业根本不能在当地进行投资,所以一些在东部发展不下去的企业都纷纷向西部转移,西部的小型企业越来越多,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去年的沱江污染就是一个典型。 而由于贫困,西部太需要发展了,没有发达的交通,没有快速反应的信息系统,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竞争力就下来了,所以只要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能够增加就业企业,他们都很难拒绝。我们取缔了金矿,解决了环境问题,却忽视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东溪河乡和马房窝调查过程中一些人对取缔金矿表示不理解。“环境是好了,那我们的生活怎么办?”环境保护最终是保护人的,如果人的生存得不到保障,那环境保护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们觉得能否在环保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一些当地人的经济利益。 总的来说当地的发展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信息闭塞,缺乏与外界的主动交流。 信息闭塞,不主动同外界交流,也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让非法金矿能够产生的一个潜在因素。 其实金矿开采有很多种工艺,从我们在网上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有适合品位低的金矿提炼工艺,但是当地却没有人引进这样的工艺,也没有去主动寻找相关的正规的矿业单位,只是等到其他矿主找到这里来开矿,这就像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的“送来的东西”,别人送过来的技术当然没有自己选的好。 当地的农业单一,并不是种不了其他东西,养不了其他生物,外地带来的菌类能够在当地培植已经说明了这里可以种植或饲养外地物种,但是当地人并没有主动的去寻找外面的市场,去获取外面的信息,来丰富当地的农业。其实偏远地区由于地形原因,想发展工业是很困难的,农业是他们最好的切入点,也是最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所以农业多样化发展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信息的闭塞同样使他们对环境的污染知之甚少,我们在做社区环教的时候很多的人都一脸的茫然。 也许信息闭塞可能是地理原因,而主动性就是人为的主观原因了,我们这次在乡政府的一份材料里面发现他们现在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计划把本乡镇发展为蚕桑大乡,黄羊大乡,长毛兔大乡等等,也在根据市场行情积极的引进新经济物种,同时也在对外宣传本乡镇的特色,试图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来弥补金矿取缔后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且有关金矿正在向外界招标正规企业前来投资。 2、产业缺少规模  现在很多的乡镇都在搞规模化发展,而东溪河乡不管从金矿上还是农业上来说,都缺少规模化,金矿全是零星小矿,既没有规模化生产,也没有集中管理,不仅非法,效率还很低。农业上品种既不多,也只是零星小户在培植、饲养,也没有形成规模,没有一个集体的运作模式。我们觉得当地的农业在多样化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规模化,集体收购,集体出售到市场,那样发展会更加有知名度,可以产生品牌效应,就像现在比较流行的荔枝节、杨梅节一样,形成了一方特色后知名度就打开了,就更容易吸引市场。 我们觉得,如果当地能够更多的加强主动性,更多的同外界交流,更多的了解外界的信息,真正要发展起来是有可能的。 结语: 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然而是不是为了环保西部就不用发展了呢?当然不是。但是我们现在对待污染的态度似乎就是这样。某地一旦出现了污染就会遭到封杀,这和美国往别国身上强加其意识形态的道理是一样的。当地人并不希望我们这么做,他们也要生存,也要养家糊口,他们更希望的是有人来给他们发展经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而我们在这一方面做的太少了,从媒体到高层领导再到我们这些民间环保组织,目光都只停留在污染事件上。对当地人的生存问题却是不闻不问。要知道我们在处理了一个环保问题之后对一方的经济也是个打击。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在解决了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之后更多的为当地人民的生存问题着想,我们可以在事后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东溪河乡而言,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其联系合适的工矿企业前来开发;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农业为其寻找市场;可以宣传其旅游业,引进投资;也可以向当地引入新的物种;有能力的可以指导当地的经济农业的发展等等。只要能够提高当地人的收入水平,又不产环境生污染,能够弥补当地由于金矿取缔之后引起的经济下滑,那就是好的。所以说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本来是不矛盾的,主要还是我们偏心了,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客观的来对待这两样事物。而当地也应该主动的去获取市场信息,调整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向,尽量走环保产业的道路,应用特色,发展规模。 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硬要模仿别人的发展,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条件不一样,发展模式也就不同,所以西部还是应该有自己的发展之路,继续走可持续发之路,创造出特色经济。 也许我们作为大学生的能力有限,提供不了更多的经验和技术来帮助东溪河乡的发展,但是我们会随时关注当地的发展,并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信息。 我们的环教 我们将通过图片来讲解我们的这次环教。 小学环教 根据我们的计划本来决定21号才开始做环教,但是由于我们几天入户调查的结果基本都相似,而且又由于前两天的大雨把路段破坏了,耽误了我们的行程,所以就把环教的时间提前了一天。我们19号开始做准备工作。   我们在做环教前的准备工作,画海报、准备环教问题、准备游戏,并提前喊来一部分小孩子。 这是这写小孩子在我们住处的合影 我们提前教他们玩游戏,同时培养感情,小孩子和我们玩的时候一点都不拘谨。而且还很调皮。这是“解手链”游戏   7月20日当我们赶到学校操场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一大堆的小孩子,他们很淘气,疯狂地玩耍、打闹,再加上和我们的关系比较熟,就很难听指挥,场面开始有点混乱。主持人为了控制场面,不停地吹口哨,其他的营员也帮忙组织,就是组织不到一起。   主持不得不把奖品拿出来利诱大家集合,这是他们才开始有点听话。图上主持人正给他们见解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了,我们都参与到了游戏当中, 孩子们的年龄差距较大(在5岁—14岁之间),因此我们在游戏过程中我们适当帮助年龄较小的孩子理解游戏。这是在做“石漠化游戏” 这是“进化”游戏 老鹰捉小鸡 一个游戏结束后,我们针对所做的游戏提了一些问题。我们的问题就围绕着独立思考,互相帮助和热爱环保这些主题,孩子们为了得到奖品,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为了公平起见,主持人让孩子们同时举手抢答,有的孩子很积极,大胆,每个问题都抢着回答;有的孩子胆子很小,从不举手抢答,为了鼓励这部分孩子,主持人特别地请他们回答问题,并适当地给予奖品。我们采用游戏和问题抢答交错进行的方式开展活动,一方面是保持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控制局面。游戏教会他们积极思考,团结一致,互相帮助,而在问题中我们灌输了一些最基本的环保知识。   给回答问题的孩子发奖品。 我们后来又做了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讲解,通过海报向小孩子们讲解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环境污染等等,他们听的很认真专注,还时不时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东西连我们都没有想到。 我们的小学环教材料。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把糖果包装扔的地上到处都是,环教结束后,我们带领小朋友们把地上的垃圾都清理干净,有些小孩子很积极,把操场另一头的垃圾也拣过来了,我们后来都给了这些小孩子一些奖品作为奖励。    图为那个积极的小朋友 小学环教总结: 环保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孩子们抓起,这就是我们做环教的目的,也许我们此次活动由于准备不充足,持续的时间短,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够大,能教会那群孩子们的环保知识也很有限,但是至少我们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印象:曾经有一群做环保的大哥哥,大姐姐来到他们身边,向他们宣传环保,带他们做游戏,给他们发奖品……,这才是给他们的一个启示,也许他们会和老师、父母谈论此事,和同学、朋友讲他们的亲身经历。这也是环保的一种宣传方式。 在我们临走时孩子们送来精美的卡片,和小礼物,我们既意外又感动,没想到这群山里的孩子这么重感情,小学环教结束了,而环教留下的回忆将永远也不会结束。           社区环教: 第二天,正直逢场,我们带着社区环教的海报和来到乡中心的街上,我们找了一块较阴凉的地方,摆摊设点后,便开始我们的宣传,我们精美的图画和热情洋溢的讲解吸引了一大批路人。有的村民很感兴趣,大力称赞我们给他们带来了信息,而有的人只是听听并不作出反应,我们很仔细地给他们介绍生活中的贡污染和如何避免贡中毒,由于很大一部分人不认识字,还好我们的图画浅显易懂,当然我们仍然用最通俗的语言把海报上的内容详细地给他们讲解。 当我们很渴的时候一个阿姨给我们送来冰冻的苹果,让我们很感动,这说明我们的活动得到了认可。在遇到了严重的贡污染后,社区环教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及时的信息,他们体会比较深刻,而作为环教人员,我们学会了如何深入群众,了解农民,从村民的反应上看,我们本次社区环教是比较成功的。    图为我们的环教人员在耐心的给当地村民讲解有关汞的知识。   以下是我们社区环教的一些资料:   后期总结和收尾 调查结束之后,我们将把本次的调查结果以照片和影片的形式在学校及绵阳市其他高校做一个巡回展览,通过本协会报纸《绿报》和文集向大家详细介绍相关调查内容,并通过网站和邮件的形式向其他高校的环保社团,及其他环保组织发送我们调查内容。真正作到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件事情。 1、展览: 9月中旬在本学校(西南科技大学)的新老校区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主题为“暑期调查照片巡回展的”的照片展览活动。并由暑期调查人员对宣传对象进行讲解,对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同时宣传环境保护。 9月下旬在绵阳师范学院联合他们学校的环保社团做相同类型的宣传活动。 10月初,在绵阳市区开展类似的宣传活动。 2、文字资料 同期由本协会的绿报小组和资料小组,将本次活动的详细情况通过报纸文集等的形式多份,在学校发放其中的一部分,并以印刷品的形式想其他的环保组织和高校环保社团邮送。让更多的人来详细了解本次调查。 向调查地提供我们的资料并提出我们的一些建议,见解。并对这次的活动进行评估,看是否有可能作为我们的一个长期考察的基地。并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搜索相关资料。帮助当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