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扩展高一语文知识忘形而得神 神明而章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构思艺术探讨

忘形而得神 神明而章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构思艺术探讨

11-01 11:49:12 | 浏览次数: 73418 次 | 栏目:高一语文知识
标签:高一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忘形而得神 神明而章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构思艺术探讨,
河南省信阳市教育局 孙 辉       《游褒禅山记》写的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用作者王安石的话说,是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按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什么值得写,然而王安石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

  其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一反游记常规,忘形而得神,确立了以“求思”为主旨,并进行了精心的构思。

一、以“求思”为中心展开内容

  主题的确立和提炼是构思的核心环节。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虽然也看到一些奇景,但未看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谁不后悔、遗憾,甚至埋怨、责难。而王安石就没有停留在“不得”之悔上,更没有去“咎其欲出者”,而是存疑于心,感叹古人“往往有得”之真谛,反思自己“不得”之原因。因而,由事及理,顿悟出发人深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确立了处事治学都必须“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主题。作者于不得之中求有得,发前人之所未发,使文章构思别开生面,于平淡中出神奇,成为独具一格的游记。

  主题又制约着构思的各个方面,首先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王安石游褒禅山所见所闻不算少。如果与一般游记一样,采用细腻描绘风光见闻的写法,就用选入文中的材料,也可成一篇文字优美的游记。但是,王安石一反常规,只用极简略的文字记游叙事,接着便大发议论。读者觉得既不失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又有政论文体的论辩性。

  “求思”的主旨一旦确立,文章的内容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介绍褒禅山两个名字的由来,没有佳物美景,没有即景抒情,连一个“游”字也没有,更不见与“求思”沾边,倒酷似一段说明文。但一仔细品味就会发现,由院写到洞,由洞写到碑,是按照游踪的空间和方位移步换形,明写名称考究,暗写游览见闻。这种言之有据、精心开头的作法,本身就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的探索精神,更不必说结尾时用“音谬”二字给后文议论留下话题而紧扣“求思”的精湛技巧。接着是描述游洞见闻。写前洞,只用四句十九字,言约意丰,字字珠玑。华山前洞空间的博大,泉水的灵透,游者的陶醉,令人回味无穷。写后洞,不作具体描写,全用说明和叙述,着力渲染它的幽邃、奇特、险峻,让读者根据前洞之美和自己的积淀去联想,去补充,增强了它的文学意蕴。作者似乎还不满足于此,又补叙所见后洞的奇景。只是十分之一,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这就留下了更大的艺术空白,给读者提供了更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产生了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果文章至此嘎然而止,未尝不是一篇游记佳作。但是作者的意图不是要记游写景,动人以情,而是要借景拟议,晓人以理,因此,在有人“咎其欲出者时”,“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一个“随”字,从另一方面将似乎以记游为目的这段文字,一下子归结到“求思”的中心之上。很明显,活泼而不游离地展开内容,这是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运,是为文内议论作形象的铺衬。而后文就是紧扣前文记游的文容,围绕“求思”展开议论和深化,使记事和议理结合紧密,相得益彰。


二、以“求思”为文眼安排结构

  文章的结构,实质上是作者思路的表现形式,而思路表现在文章中的结构形式又往往自成一个系统。《游褒禅山记》是怎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呢?

  一是巧设文眼,统摄全篇。由悔“不得”而引出感叹古人观之往往有得,由究其古人观之得的原因而充分肯定古人的“求思”精神,从而效法古人“求思”,总结游山不得的教训,得出处事治学之至理。在行文的过程中。作者“立片言以居要”,巧妙地安设了“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这一文眼。它是结构的枢纽,使记游圆转流利地过渡到议理,把全篇衔接得浑然一体。它是内容的聚合点,有了它,所记所议之事理,顿然生辉,显出“神”来。

  二是巧设伏笔,前后呼应。考证碑文,结论是“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音谬是“其文漫灭”造成无疑,但是,作者只指出了谬音讹传的客观原因,有意地省去了主观原因,这样就在无疑之处巧妙地设下了伏笔,为后文议论奠定了基础。后文自然要议论讹传的主观原因。照应伏笔。结论用了一个双重否定句,强调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可见,教训该是多么深刻,“求思”该是多么重要! 第二段写“与之俱出”之悔,客观原因是“怠而欲出者”的鼓励,而不是力不足以入,火不足以明。主观原因是什么呢?一个“随”字,虽然能够窥见是对欲出者的缺乏思辨,但是并没有从正面明说,从而又巧妙地埋下伏笔。第三段与之照应,说明办什么事情,要达到“非常之观”,主观上必须“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它是尽其志的保证。这样的构思的设伏照应,不仅分析了事物的客观因素,反映了作者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更辩证地突出了“求思”的主观因素对于成就事业成功学问的关键作用。其设伏之巧,就住于不在字面上下功夫,而是从更深层着眼。

  三是巧设词语,形成文脉。文脉是紧扣文眼,贯穿全篇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词语线索。经验丰富的作者都善于用文脉结构文章。王安石用“与之俱出”和“随之”,说明主观上没有深思而盲从于人,从反面扣住“求思”。在议论志、力、物的关系时写道:“有志矣,不随以止”,“有志与力,而又有随以怠”。这两处连用“不随”二字,反复强调了“求思”对尽志尽力的极大作用。“此余之所得也”,照应古人“往往有得”,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省去了“求思”二字,变得十分含蓄,因而常常有人忽略“所得”的条件。“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深思”,更是直从“求思”而来,深化了议论。这些词语无论怎么布设,正面的,反面的,直接的,含蓄的,它们上下呼应,前后契合,纵横驰骋,都限于文眼,形成了一条缜密的词语线索而连贯全篇。


三、以“求思”为归宿进行论证

  用辩证的观点看,“不得极夫游之乐”并不等于“不得”游之快。头两段就写了二得: 一得一山二名的由来,二得众人游洞之情形。这样的游山之得,只不过没有达到尽兴的“极”境。可见,作者是用进洞前和进洞时“其见愈奇”(即“得”)的欣赏心情,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心情的辩证关系和鲜明对比,把文章引向“求思”的中心,为下文议论张本。

  从论证的角度看,把处世治学比作游山,抓住并围绕它们的共同点,进行记述和议论。记叙为议论打下基础,也是论证论点的事实论据; 而议论升华记叙,是从游山之事中领悟出来的哲理。作者运用由个别事例到一般原理的归纳推理方法,从实到虚,从事到理,从游褒禅山这个特殊事例中概括提炼出处事治学的道理,论据与论点高度统一,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因而,笔者认为,第三段先充分肯定古人的“求思”精神,是巧妙地提出了这段的论点,也是全文的论点,接着阐述游洞之感慨──志、力、物三者条件很重要,其根本目的在于说明这个感慨是“求思”的结果(即“所得”),从而证明办事要有得,就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论点。第四段是用仆碑文字漫灭造成山名讹传的事实,类而广之,推理出学者要“深思而慎取”的论点。将两段的论点总而言之,作者是用游山所获的两个事实(随出音谬)分别作论据,从两个角度提炼概括出一个道理,即处事和治学都要深思广思而慎取,才能达到“非常之观”。不同的是,第三段是广而言之,第四段是具而言之,它们是普遍道理与特殊道理的包含关系。这样严谨的思维,周密的论证,显示了王安石散文长于议论,逻辑性强的特点。

  一次不成功的游山,写出了文学性、论辩性很强而又有机统一的名篇,其主旨又是那样精新而富有启迪,真可谓“不得之大得,求思之所得。”作者这种“求思”的探索精神,当今于我们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继承和发扬。


────────
【参考文献】

  ①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第1316页

  ② 杨金鼎:《古文观止全译》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121页    
TAG: 艺术  王安石  

《忘形而得神 神明而章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构思艺术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