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感觉非常好──记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
11-01 11:56:30 | 浏览次数: 90218 次 | 栏目:高一语文知识
标签:高一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天上的感觉非常好──记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
刘 程 李志伟 小时候,每当他读到郭沫若的名篇《天上的街市》,总让他遐想不已──
此刻,他遨游在距地球200多公里的太空中,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天上的感觉非常好……
在他之前,明代的万户曾经自制47枚火箭想把自己送上太空,但随着一团冲天的火光,万户美好的愿望化为灰烬。那团火光灭了,却点燃了一个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
今天,38岁的杨利伟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杨利伟是一位有过多次风险经历的飞行员,每一次化险为夷,都突显出他过硬的驾机技术和心理素质。一次,在飞超低空科目训练中,杨利伟驾驶的战机发动机突然出现故障,飞机急剧下降。杨利伟冷静地握住操作杆,使飞机倒滑,慢慢地向上爬了500多米,向机场飞去。刚接近跑道时,发动机又不工作了,起落架放不下去。杨利伟果断地采取液压紧急放架,终于使战机在跑道上紧急降落。当他从机舱出来的时候,师长激动得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
杨利伟原打算“一直飞下去,直到飞不动”,没想到1997年的一个机会却让他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杨利伟回忆当时他被选为航天员的经历时说:“接到去北京体检的通知,我从重庆梁平提前三天赶到了空军总医院,是到得最早的一个,护士笑我说,你也太积极了吧。”
有人把挑选航天员称为“大海淘金”。但杨利伟最后还是幸运的──他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被评为优秀。他顺利地成为了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离开飞行团时,师长对杨利伟说:“你的身体,你的训练,我没什么担心的,但是你可能要面临学习许多新东西。”来到训练中心不久,杨利伟就给师长打了一个电话:“师长,让你说中了,现在我就像学生一样在学习。”
《载人航天》是杨利伟他们接触最早的一本书。里面是天文、航天技术知识、空间的各种惯性坐标等等知识,杨利伟以前很少接触到,“虽然做过飞行员,但真正学起来,感觉航天和航空却是两回事。”
第一次考试结果出来了。杨利伟考了93分,排到第三名,前两名是教练。“两个教练曾经学习过,但我是从没学习过,别看这93分,却给我增加了不少信心。”
接着他学习了大学力学、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第一个阶段结束后,杨利伟的阶段总评为全优。“打基础的前两年,我晚上12点以前睡觉的时候很少。”正规的理论学习训练让杨利伟感觉“自己有了质的飞跃”。
成为航天人,杨利伟真是令人叹服。
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部环境,对宇航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最为重要的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充分进入轨道,再调姿返回地球,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几十个。飞船舱内的仪表盘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排除故障,只有靠在模拟器中反复演练。
而杨利伟是个有心人。去年年底做模拟器训练的时候,他用一个小摄像机拍了很多坐舱里的图片。回来以后,输入电脑,自己刻了一个小 VCD,随时播放,尽快地熟悉里面的各种设备。“当然,它现在的意义不太大了,因为现在熟得一闭眼睛就能想得清清楚楚。包括这些电门什么样,电门上写的A呀B呀,哪些有些褪色,在我的脑子里都一目了然。”
“我们的训练要求是操作时看操作手册,但现在我们都能默记下来,遇到特殊情况,那个手册我不看它,完全能处理好。”自信的微笑又出现在杨利伟的脸上。一本150多页的操作手册,已让杨利伟翻得卷了边。
飞船上天之前,杨利伟他们做了十几次强化训练,每一次训练都是杨利伟第一个做,做完以后,给教员提供信息:哪个地方不合适,哪个程序不到位,哪个地方操作不合理。修改完以后,后面的人再做,走的弯路就少了很多。
在载人飞船联合测试的时候,杨利伟去的次数最多。在测试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然后马上切换到返回舱的动力系统这个动作的时候,按规定10秒钟必须完成动作,研制人员最快6秒钟可做完,杨利伟只用了5秒。
在首飞选拔的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杨利伟获得了两个99分、3个100分,名列专业技术综合考评第一名。
TAG:
杨利伟 中国航天员
《天上的感觉非常好──记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