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对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尾闾泄之 ②方存乎见少 ③笃于时也 ④仲尼语之以为博 ⑤顺流而东行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⑦上食埃土 ⑧填然鼓之 ⑨七十者衣帛食肉
A.①/②④/③⑧⑨/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2)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教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选自《庄子•说剑》,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B.请治剑服 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A.日夜相击于前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甚矣,汝之不惠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D.太子乃与见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2.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
①庄子当能。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③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⑤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⑥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3)夫子休,就舍待命。
1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画线处进行调整,使句子语意连贯,句式协调。(字数不得增减)
庄子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②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修改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故事,写出自己的感悟。
淄水河畔,有一个泥塑的人偶和一个木雕的人偶。一天,木偶带着嘲笑的口吻对泥偶说:“你原本是淄水西岸的泥土,人们把泥土揉起来捏成了你。别看你现在有模有样,神气十足,等八月一到,大雨哗哗而下,淄水一下子猛涨起来,你很快就会被水泡成一堆稀泥了。”那泥偶并不在意,它以十分严肃的口吻对木偶说:“既然我是用淄水西岸的泥土捏成的泥人,即使被水冲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堆稀泥,也只是还我原来面目,让我回到淄水西岸罢了。而你倒是要仔细地想一想,你本来是东方的一块桃木,后来被雕成了人偶。一旦到了八月,大雨倾盆而下,引起淄水猛涨,波浪滚滚的河水将把你冲走。那时,你只能随波逐流,不知会漂泊到什么地方。老兄,你还是多为自己的命运操操心吧!”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寓言以生动的内容展现了普遍的生活哲理,因此成为了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样式。请你创作一则寓言故事,表达“诚信”这一主题,字数300左右。
《逍遥游》课后练习答案:
基础积累
1.mínɡ kūn tuán è tiáo xuè chōnɡ yàn huì ɡū línɡ shuò
wū
2.(1)冥 溟 海 (2)知 智 智慧 (3)已 矣 了 (4)而 耐 能力
(5)辩 辨 区别 (6)辩 变 变化 (7)有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反
返 返回
3.(1)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2)名词作动词,向上飞 (3)名词作动词,落下来 (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
(5)形容词作名词,郊野景象,指近郊
4.(1)海动 (2)游动的雾气 (3)很饱的样子 (4)指四季 (5)一般人 (6)虽然这样 (7)无功利
5.(1)、(2)、(3)是判断句。(4)、(5)是介词结构后置句。(6)、(7)、(8)、(9)、(10)是宾语前置句。(11)是省略句,“翱翔”后省略“于”。(12)是省略句,“游”后省略“于”。
6.战国 33 7 15 11 无为而治
7.(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 (3)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文本研读
(一)1.(1)迁移 (2)环旋着往上飞
(3)离开 (4)堂上低洼之处 (5)凭
2.C 解析:C项中的“其”用在选择句中,表示选择,“是……还是……”。A、B、D三项中的“其”均是代词“它”,代指“鹏”。
3.(1)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鹏鸟)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的了,然后才计划向南飞去。
(二)4.(1)功效,这里是“胜任”的意思 (2)合 (3)信,这里是“取信”的意思 (4)沮丧 (5)凭借
5.D 解析:D项中的“然”是指示代词,这样;A、B、C三项中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6.C 解析:例句是宾语前置句,A、B、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