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

11-01 11:53:31 | 浏览次数: 81618 次 | 栏目: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二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
不同点:两文作者不同、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人》文统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对西路军某部渡江情况作介绍。《人》文介绍渡江情况简略概括,交代时间、地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的身份对渡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发光弹升空、炮轰南岸、大小船只渡江、登岸、群众的欢呼、人民的支援……写得历历在目。
《人》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人》文有对于敌军的分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敌军情况几乎未作报道。《人》文语言凝练、概括,描述部分近乎绘画的“白描”,深刻生动;《我》文语言朴实无华,描述部分细致周到,内容充实。
②学以致用: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英雄救人不留名 受奖反遭人妒嫉
本报讯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曾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宣传媒体宣传过的不计个人安危、奋勇救人不留名的英雄--河南省新野县航远公司“新机85号”船船长冯安义,最近遇到了尴尬事。
1997年7月24日下午3时左右,冯安义驾驶的“新机85号”船正在湖北宜昌市青滩码头卸大米,突遇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客轮与一货轮在江心发生碰撞。冯安义顾不上再卸货物,亲自操舵,向事故现场驶去,并指挥家人站在船舷边,接应从失控客轮上跳下来的旅客。半小时过去了,“新机85号”船随客轮下漂三四公里,救下了200多名乘客。
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查访,终于找到了英雄。为此,南阳市交通局奖给他1万元,新野县委、县政府奖励他5000元,新野县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他2000元,共计1.7万元。谁知就在这时,一件令英雄尴尬的事出现了:“新机85号”救险“东轮”的时候,此船正被湖北省科委宜昌岩崩滑坡研究所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赵某租赁。赵得知冯安义得到奖励1.7万元,以抢险时他在租船,停港耽误生产等为由,将原欠冯安义的2.62万元租金不给了,而冯安义应得的1.7万元奖金,又全都捐给了福利院。
《北京青年报》刘东林
1.这是一篇( )。
A.消息 B.通讯 C.小说 D.议论文
2.“英雄救人不留名”从新闻知识角度说,这句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新闻消息知识的写法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三个部分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首先1涉及了文体知识,新闻与其它文体的显著区别在于它的真实性、报道及时。C、D比较容易排除。但是A、B都属于新闻文体。它们都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区别在于消息概括、简短,通讯则具体、完整、全面;消息时效性强,通讯时效性较差;因此,篇幅长短就有了区别。另外,还有表达方面,消息一事一稿,不展开情节;通讯可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富有文学色彩;人称方面也有不同,消息一般用第三人称,通讯可以第三人称也可以第一人称;文体结构区别是,消息结构相对固定,由标题、导语、主体构成,通讯结构比较自由、灵活,多种多样围绕主要矛盾安排结构。搞清楚这些,就可以准确无误的回答问题了。3.引题:英雄救人不留名标题:受奖反遭人妒嫉 导语:第一段 主体:2-3段 4.引题及标题就是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
(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 锐不可当
西(较详) 中(略) 东(详)
长_______________横 ↓ ↓ ↓ ↓ 渡 ______________ 江
(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 溃不成军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Section targeting

第二课时
● 教学设计: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
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
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
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五、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课外延伸:
①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
②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

编辑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初中各年级各科期中考试考前冲刺题汇总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manfen6.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上一页  [1] [2] 

TAG: 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