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11-01 12:35:42 | 浏览次数: 19918 次 | 栏目: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二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Section targeting

内容预览: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一、生字新词。
十一课:
悠久( ) 洨河( ) 匀称( )( ) 和谐( ) 鷟( )
惟妙惟肖( ) 漳州( ) 郦道元( ) 朝野佥载( )
十二课:
煞风景( ) 魅力( ) 销魂( ) 颐和园( ) 点缀( )
驻足( ) 险峻( ) 重叠( ) 飞瀑( ) 摄影( )
斟影( ) 媒介( ) 和谐( ) 孕育( ) 搏斗( )
十三课:
对称( ) 嶙峋( )( ) 镂空( ) 池沼( )
轩榭( )( ) 川嶂( ) 阑干( ) 斟酌( )丘壑( )琢磨( )( ) 檐漏( ) 蔷薇( )( )
十四课:
磐( ) 藻井( ) 矗立( ) 额枋( ) 挥霍( )
攒( ) 蟠尢( ) 螯头( ) 湛蓝( ) 檀木( )
妃嫔( ) 肃穆( )( ) 翊坤宫( ) 池馆水榭( )
迥然不同( ) 金銮殿( ) 乾清宫( ) 琉璃( )
十五课:
擅长( ) 帷幕( ) 韶光( ) 伧俗( ) 屏风( )
纳凉( ) 缓冲( ) 造型( ) 雅俗共赏( ) 流萤( )
不禁( )
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1)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
(2)另有一种子巧妙的心思。( )
(3)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
(4)比喻人民极其痛苦的生活处境。( )
(5)形容整齐有秩序。( )
(6)相差很远,很不相同。( )
(7)形容东西精致,造型奇特巧妙。( )
(8)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
(9)本领高强,无所不能。( )
(10)形容非常赞赏。( )
三、文学常识。
1、说明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说明的顺序通常有
三种;说明方法通常有
这9种。
2、《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 ,字唐臣,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水经注》的作者是 , 北魏时期人。《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北宋人)
《马可·波罗行纪》的作者马可·波罗是 国的人。
3、《苏州园林》的作者是 ,原名绍钧,长篇小说代表作《倪焕之》 。
4、《桥之美》的作者是 ; 《故宫博物院》是
5、《说“屏”》 的作者是 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牡丹亭》的作者是 (明朝人)
6、分别默写一句关于“桥”和“屏”的古诗词
四、病句修改。
(1)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②噱咙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塑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③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④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⑤这就是大脑里抑制程度更深。⑥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梦里也可能在做数学;白天搞技术发明,梦里也可能搞同样的工作。
(1)第②句画线部分搭配不当的词语是 ,应改为 。
(2)第③句画线部分使用不当的关联词是 ,应改为 。
(3)第⑤句画线部分应补出的词语是 ,应放在 。
(4)第⑥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第 句的后面。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D.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C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Section targeting

五、重点篇目精彩语段阅读
(一)、《苏州园林》
(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 ,名 ,著名的 家、 家、 家。
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6.文段中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7.文段中有一个词贯穿全篇,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这个词是 。
8.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二)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5、池沼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7、“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相呼应,说明假山的堆叠的艺术美。
8、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
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11.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2.“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13.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两类的共同点是: 。

[1] [2]  下一页

TAG: 语文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