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学案

11-01 12:35:42 | 浏览次数: 65718 次 | 栏目: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二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学案,
20.文中画线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和《背影》一样,都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的构思精巧、严谨和谐的结构美。《背影》以“背影”为线索,难忘背影-描写背影-思念背影,结构严谨。试着按上述思路,分析本文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本文及《背影》,说说你对朱自清的印象。
⑴、朱自清父亲是朱小坡。朱自清的四儿子朱思俞说,他对父亲的的记忆既清晰又陌生,清晰是因为他第一次见到父亲已经13岁;陌生是因为他与父亲在一起只有三年。
⑵、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一个歌手答出《背影》作者是朱自清,但张冠李戴把这个“背影”说成鲁迅。
⑶、毛泽东在《别了 司徒雷登》中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tion targeting

【拓展提升】
母爱如温暖的怀抱,父爱像巍峨的大山。爱的表现形式不同,每一份爱的本质却是相同的。每一位父亲,不管是穷是富,都怀有一颗慈爱的心,爱子女,爱家庭,爱工作。用他并不宽厚的臂膀尽力撑起一片温情的天空……
重读《背影》
记得第一次读朱自清的《背影》是初中时代。还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扶了扶镜架,对我们再三强调:“`蹒跚`二字是`父亲`为生活奔波忙碌大辈子的真实写照,具有深刻含义。”当时我并不是冷血,对此除了笨拙之感外,并没有应有的感动。兴许,年纪小,不懂吧。
高中时代,离家远了。每个星期日,父亲都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镇上乘公车。路并不太远,却并不好走。隔着运河,也架了一座大桥。每次到了上桥的时候,父亲总是叫我坐好了。然后就猛踩几下,上去了。我坐在父亲背后的书包架上,有些不安,分明感到父亲在喘息,车子在晃动。有
好几次我都要求下来走,父亲总是说:“万一赶不上车子,又得等上半个钟头。”每次我都只能眼望父亲的背影,品味心中那分激动。
车站上的父亲,就如游子旁送别的慈母,唠叨着:“在学校里吃饱了,要穿暖了……”而我听着这几百年不变的台词,有些厌倦。
每次父亲都要等车开动之后才离去,而我也只偶尔见到他模糊的背影,更多的是他还未平复的喘息。
再次读《背影》是前几星期,偶然一次在借书时,翻到了那篇《背影》泛黄的书页,就如我的记忆那般陈旧,却又像我的感动那般真挚。普通的黑体楷书,一字字犹如刻在岩石上,不可磨灭,又如画在纸上,栩栩如生,那般真实,一字一字翻开了泛黄的扉页。“蹒跚的步履……”似乎又听到了父亲的喘息声,见到父亲猛踩几下,上去了。如今想起父亲的唠叨,真的字字真言,比徐志摩的诗更感人,比王菲的歌更动听。
父亲并没有为我翻过月台去买橘子,而父亲的背影也是时时出现,父亲的形象渐渐高大………
23.这篇文章与《背影》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请分别写出一点。你可以从感情、结构、语言、细节等方面去体会比较,还可以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说。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
24 .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读了本文和《背影》,一定触发你对父亲的感情吧,写写你父亲在某一特定场景中的外貌或一连串的动作,100字左右。
26.下列诗句哪一句可体现父母爱子之情?有些诗句是你没有学过的,你可以猜一猜。( )
⑴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⑵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⑷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7.读完背影,做完以上题目,你一定想对父母说些什么,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并把它说给父母听,爱要说出口。
【教(学)后记】

Section targeting

参考答案
第七课
1、藉 ;踌;shān; xiè ; tuí ; 惦。
2、琐屑;情郁于中;蹒跚。
3、这是我的自责。意思是太不懂事。类似的还有: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差不多先生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4、示例:父爱就是父亲送别时蹒跚的背影。
5.开头“最不能忘记”背影--深沉、浓厚的感情笼罩全文。
车站送别买橘子时的背影 --父亲爱儿至深。
父子告别“混在人群中”的背影--依恋、伤感,催人泪下。
结尾读父亲来信泪光中浮现背影--思念不能自已,呼应开头。
6.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拟题。只要标题是符合文章内容,都是值得肯定的。这篇文章抓住父亲的特征─“背影”,不惜笔墨细致描画,“背影”最能集中表达作者的感情、父亲的形象。
7.这几个自然段好象和背影没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体会一下这两段中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就不难明白,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为 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做得那么认真、那么竭尽全力,什么灾祸、劳累,全都置之度外。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背影便不同平时的背影,更能显示父爱的崇高。
8.“说定”不送,后来还是送了,很好地表现出父亲的矛盾心理。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本文字眼虽然十分平常,用得都恰倒好处,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9.“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分别了,还是放心不下,牵挂路途情况,叮嘱儿子来信报平。
10.一个“攀”字就显出了月台的高度,写出了吃力的程度。(略)
11.“我”再大也是父亲的儿子。文中也写出了“我”的感情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我”原先是不耐
烦,后来感动得流下眼泪。正是这些琐屑的 事,体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12.父亲觉得尽到了责任,也怕我伤心,做出一副轻松的样子,其实心里并不轻松。
13. C
14. D
15. 不能。“蹒跚”写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努力”写出了父亲竭尽全力的样子。这两个词更能表现父亲拳拳的爱子之心。
16. 第4句:被父爱所感动了。第8句:担心父亲,希望能给父亲一点帮助。
17. “再”字表明“我”一直目送着父亲,表达了“我”对父亲恋恋不舍的感情。
18. 略。符合要求即可。
19、示例:“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儿女多,纷争也多,朱自清很耐心。原来父爱也温馨。
20、如:对自己的检讨,要努力尽到父亲的责任,教育好子女。
21、儿女情况--检查自责--目标期望。意近即可。
22、综合课文、选文、材料、课外阅读,力争全面、明确。如:他情感丰富细腻,是个学者,很有骨气。
23、按提示,说出一点即可。
24、如:父母为了子女可以献出一切。或这样娇惯子女可真的可怜。
25、写一个细节。适当作点描写。
26、(1)
27、没有统一答案。

......
点击下载该学案

编辑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2008--2010全国各地中考真题汇总

各地中考各科目知识点专题训练汇总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manfen6.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上一页  [1] [2] 

TAG: 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