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社戏》典型例题解析

《社戏》典型例题解析

11-01 11:51:25 | 浏览次数: 81518 次 | 栏目: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一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社戏》典型例题解析,
【典型例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  )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  ]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__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  ]的赵庄,__似乎[  ]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__或者也许是渔火。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⑴ 发散(  ) ⑵ 朦胧(  )      ⑶ 似的(  ) ⑸ 吹来(  )  ⑷ 似乎(  ) ⑹ 歌吹(  )

  2、在“(  )”中填入合适的动词。

  3、在“[  ]”中填一个和加粗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__”上。

   ⑴ 所以  ⑵ 况且  ⑶ 但  ⑷ 而且

  5、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和__。

  6、“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一句中“朦胧”一词的词性是__。

  7、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和__的表达方式。

  8、这段写的景物有__。是从__觉、__觉、__觉诸感官来描写的。

  9、这段景物描写是为了(  ): 

   A、交代看戏的环境

   B、渲染行船的气氛

   C、烘托人物的心情

   D、推动情节的发展


【考察目的】

  考查学生对重点语段的综合分析能力:切实准确掌握字词的读音、意义、词性,准确地运用关联词语;选用恰当的修辞和从多种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表达方式以及景物描写的作用。


【解题思路】

  1、看段知篇,学生应能熟悉全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明确写作目的。

  2、注重对字音、字义的掌握和理解。

  3、选用多种方法描绘景物。


【答案要点】

  1、⑴ sàn  ⑵ méng lóng  ⑶ shì  ⑷ sì  ⑸ chuī  ⑹ chuì

  2、夹杂。 

  3、依次是:好像、隐约、仿佛。 

  4、依次是:但、而且、但。 

  5、比喻、拟人。 

  6、动词。 

  7、描写、记叙。 

  8、豆麦水草的香味、水气、月色、连山、渔火 嗅觉、视觉。

  9、C。


【易错分析】

  “散”、“似”、“吹”都是多音字,掌握不准确,极易混淆;对于词音、义,词性的掌握,均要求准确,才能顺利完成;表达方式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首先要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描写是对事物作细致的刻画,叙述总要涉及人物的行动,不了解这些,便无法顺利做题;学生做题还容易就题做题,不善于联系全文,这样就常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导致对写景目的理解不全面。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