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马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剽piāo悍hàn 窥kuī伺sì 疮chāng痍yí 遒qiú劲 妒dù忌jì 觑qú畸jī形
点拨:“觑”不要误读为xū,“畸”不要误读为qī可。
2.解释下列词语。
(1)剽悍: 勇猛,强健。 (2)慷慨以赴: 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3)窥伺: 暗中观察情况。 (4)疮痍: 创伤。
(5)阔绰: 豪华奢侈,排场大。(6)遒劲: 雄健有力。(7)妒忌: 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8)相得益彰: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称谓),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巨册的《自然史》。
《马》是一篇科学小品,本文用文学的笔调,采用对比的写法,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使用”的马的深刻同情。
P214 注释1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
词语积累:P215 注释1;P216 注释1-5;P217注释1-2;P218注释1-2
1.对比:(1)家马(驯养、勇毅)与野马(美德、美质、美形)
(2)野马与7中动物的对比(P217第5段)
2.重点语句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P215 第2段)
运用拟人,说明马一出生九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地寻找食物。
第30课 狼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窘jiǒng 苫shàn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黠xiá 隧s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缀行甚远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2)一狼仍从 从:跟从。
(3)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旧,原来。 (4)屠大窘 窘:闲窘,处境,危急。
(5)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6)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7)苫蔽成丘 苫蔽:覆盖、遮蔽。
(8)弛担持刀 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9)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10)目似瞑 瞑:闭眼。 (11)意暇甚 意:神情、态度。暇:空闲。
(12)屠暴起 暴:突然。 (13)又数刀毙之 毙:杀死。
(14)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15)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
(16)狼亦黠矣 黠:狡猾。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点拨:重点理解“缀”的意思。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点拨:重点理解“并”“故”等词语。)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户处境危急,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点拨:重点理解“窘”“敌”等词语。
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点拨:重点理解“倚”“弛”等词语。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点拨:重点理解“少时”“犬”等词语。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点拨:重点理解“隧”,这里作动词。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点拨:重点理解“悟”“寐”等词语。
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点拨:重点理解“黠”“变诈”“几何”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本文以狼为主线,通过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着力表现狼的狡猾,最后一段议论点明主旨:狼无论多么狡诈阴险,最终还是要初机智勇敢的人战胜。
◇ 词语解释:P220 3-7;P221 1-14;P222 1-9 ◇ 通假字:“止”通“只”,仅仅
◇ 词类活用:洞(打洞)、隧(钻洞)、犬(像狗一样)、变诈(欺骗手段)、笑(笑料)
◇ 句子翻译:P222 课后练习二
◇ 文言归纳:
◇ 一词多义:之(6个)、其(6个)、前、意、敌、以
1. 主要内容:遇狼 - 惧狼 - 御狼 - 杀狼
2. 启示:(1)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不能妥协退让,要勇于抗争到底
(2)坏人是很狡诈的,可他们害人终害己。
29、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戏曲的角色分为 生 、 旦 、 净 、 丑 四大行当,讲究用“ 唱念做打 ”四种艺术形式和“ 手眼身法步 ”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30、戏曲剧种简介:
中国戏曲之母-- 昆剧 东方歌剧-- 京剧 芬芳的泥土气息-- 黄梅戏
31、京剧脸谱上的颜色往往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
红脸-- 含褒义,代表忠勇。 黑脸-- 中性,代表猛智。
蓝脸和绿脸-- 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白脸-- 含贬义,代表凶诈。
金脸和银脸-- 表神秘,代表神妖。
(三)文学常识部分练习
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卷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作者 原名 ,我国伟大的 、 、 。我们学过他的课文还有 、 (写出两篇)。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_____,是___(地名)作家___所作,这是一篇回忆爸爸的文章。文章采用了____手法,题目包含两方面含义:既指 又指
3、《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作者是 (国家)的 ,此文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是一篇带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请你再写出他的三部作品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 ,作者 国诗人 ,史称“_____之父”,著名诗作有 、 、 等。《未选择的路》选自 ,作者是 国诗人 。这首诗阐述的道理是:
5、《伤仲永》选自 ,作者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字- ,号____世称_____ 他是“ __”之一。(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
6、《黄河颂》选自组诗《 》,这是一部大型 作品,由 作 词, 谱曲,由 个乐章组成。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7、《最后一课》的作者是 国作家 。小说以____战争为背景.我们在本册学过的课文 ___中也提到这位著名作家。
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选自 ,作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字_______河北乐亭人.
9、《土地的誓言》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
10、《木兰诗》是我国 时北方的一首 民歌,选自 代 编的 。
11、《邓稼先》的作者是 籍华裔1957年“ 物理学奖”获得者 。邓稼先是我国的“ ”元勋,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是 。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 。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 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作者_________.贝多芬,___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等.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被誉为“ 巨匠”的 国作家 ,代表作有 、 .福楼拜,___国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左拉,___国小说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屠格涅夫,___国作家,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歌德,____国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 ,字 ,是 _________(朝代)的 家、 家。<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的司马迁.
16、《社戏》的作者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中篇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 》、《 》等。《社戏》中的“社”原指 ,在绍兴,“社”是一种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