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外文言文期末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外文言文期末复习

11-01 12:35:42 | 浏览次数: 83418 次 | 栏目: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一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外文言文期末复习,
2、第5-6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那两句写出了曹操的伟大抱负?
(四)阅读《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解释加点的字:次北固山下: 风正一帆悬:
2、请你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这首诗中哪两句写出了新事物孕育在旧事物之中?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出了诗人思恋亲人和故乡的思想感情,在古诗表达思恋故乡和亲人的诗句很多。请你举出两句。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Section targeting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⑨并:都,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2)吾今死矣,子可去(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魏文侯守信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③。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会期⑤哉?”乃往,身自罢之。《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文侯(魏斯)公元前445年即位。 ②虞人,管理苑囿的官吏。 ③期猎,约定打猎时间。④焉之:到什么地方去。⑤会期:会面赴约,去见一见。
1.选出与“公将焉之”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之南海 B、心之所向 C、物外之趣 D、身自罢之
2、翻译句子。
①公将焉之? ②岂可不-会期⑤哉?
③身自罢之。
3、归纳这个小故事的主题思想。
(三)吴起守信(宋濂)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①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②人求故人,故人来,方③与之④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⑥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⑦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宋濂)
①暮:夜晚 ②令:派、使、让 ③方:才④之:代词,之老友⑤俟(sì):等待⑥恐:恐怕,担心⑦信:信用 注: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1、选择与“起之不食以俟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起不食待之。 B、物外之趣 C、学而时习之 D、心之所向
2、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四)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凡得学者( )②故泣耳( )③吾徒相教( )④于是遂就书( )
2、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五)起之为将
吴起者,卫人也。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起之为将( )②起为吮之( )③其父战不旋踵( )④遂死于敌(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②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3、“卒母闻而哭之,”这是什么原因?
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
(六)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为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1.解释加粗字。
(1)窃入学舍: (2)听已: (3)冕因去: (4)恬若不见:
2.翻译下列句子:
(1)王冕者,诸暨人。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3.划出本文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4、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Section targeting

(七)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 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②,为司隶校尉。诣③门者,皆俊才清称④及中表⑤亲戚乃通⑥。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⑦亲。”既通⑧,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⑨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⑩仲尼⑾与君先人伯阳⑿有师资之尊⒀,是仆与君奕世⒁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⒂,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u ji)⒃。
注释
1.孔文举:孔融,字文举,东汉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以诗文著称。鲁国人曾任北海相
2.时李元礼有盛名:当时李元礼的名气很大。
3.诣:前往。
4.清称:有清高的名称。
5.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
6.乃通:才(予以)通报。
7.府君:李元礼曾任渔阳太守,故称“府君。”
8.既通:通报之后。既,已经。
9.仆:对自己的谦称。
10.先君,死去的祖先。
11.仲尼:孔子,字为“仲尼”。
12.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
13.师资之尊:指礼尊对方为师的敬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14.奕(yì)世:累世,世世代代。
15.小时了了(líng lì):小时聪明。了了:颖悟。
16.踧踖(cùjí):窘迫,局促不安的样子。
1、解释加点的字
诣门者( ) 及中表亲戚乃通( ) 既通( )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 人以其语语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2)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3、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孔文举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孔文举是一个什么样的儿童?

......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外文言文期末复习

点击查看: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编辑推荐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七年级)

七年级上册各版本各科目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manfen6.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上一页  [1] [2] 

TAG: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