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三年级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0-18 01:45:53 | 浏览次数: 99518 次 | 栏目:三年级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三年级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综合性学习系统简介

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与本组的专题密切相关,和专题及本组中其他内容的学习整合在一起。教材总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它们分别是第二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将课文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延伸、拓展到综合性学习当中来,依托这个活动,综合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样安排,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课文学习所激发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储备,从而可以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则使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自然衔接,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和渠道。总之,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具有──强调“整合”、提倡“自主”、引导“合作”、突出“开放”、关注“过程”、看重“实践”──的特点。

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综合性学习,对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缺少一定的了解,本册教材在编写时,为每次综合性学习安排了两次提示。譬如“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学生在学完《我们的民族小学》之后(5页),可以看到第一次学习提示,这个提示主要是指出学习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因为综合性学习是一次较大规模的、经历一定过程的学习活动,与这个学习过程相应,教材又在学生学完《爬天都峰》之后(11页),安排了第二次学习提示,这个提示一方面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完成第一次提示安排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则通过现成的学习过程或者成果展示,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模仿、参考的实际例子。正如上述,综合性学习不是孤立的,它还与其他内容的安排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展示台”,所交流、所记述、所展示的内容都与学生前面已经开展的综合性密切相关,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栏目来交流、记述、展示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所获得的体验、感受、成果。

(二)综合性学习策略与指导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它具备如下特点:整体性──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开放性──课程目标(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性)、课程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范围(与其他课程沟通和融合)、活动过程结果(关注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创造性表现);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生成性──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出现,认识和体验也在不断加深(而整体规划、周密设计则反映了计划性的一面)。

结合上述综合性学习的几个特点,我们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综合性学习自主性的特点。这个正确理解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不等于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可以放任自流;第二,学生参与活动时的主动积极态度,不一定就是先天具备的,因此,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前提之下,进行相应的激发和引导。

2、注重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指导。所谓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与陈述性知识相对而言的,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具体情境的一套技能和步骤,策略性知识则指如何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对于刚刚走入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们对综合性学习这一学习形态还是陌生的。因此,对其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能力和操作方法等等内容,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习得,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而教师的这些指导,应该侧重在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层面。具体来说: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个相应的活动组织。在这个组织之中,成员的确定非常关键。为了今后活动的顺利开展,成员之中必须包含那种有活动热情、认真负责、具备一定组织能力的骨干,在开展活动时,尽量使这些学生带动大家一起参与。第二,具有带动作用的学生骨干,在失去约束的情况之下,往往会养成独断专行的毛病。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建立一套规章制度,以保障活动的开展和组员的权力、利益。第三,因应活动的生成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论是哪一个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其内涵与外延都是相当广泛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确定活动涉及的主要方面、每个方面的意义、通过何种方式获得活动的意义、如何呈现活动的意义、每位成员在活动之中的角色定位,以此丰富成员对活动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一般而言,教师不要将活动所涉及的方面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还有缺漏,教师可以补充。

譬如,“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先就“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展开讨论:第一,“传统文化”都包含哪些层面。教材对此做了部分提示,如民间工艺(陶瓷、编织、笔、墨、纸、砚等等),民间艺术(戏剧、剪纸、美术、音乐等等)、风俗习惯(衣食住行、节日、婚丧嫁娶)、民间文学(谜语、绕口令、故事、笑话、传说等等)、民间建筑、名胜古迹、方言土语、名人逸事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时,一定要归纳总结讨论的结果,为学生指明问题所属的角度方向,以便学生在其他综合性学习中能够对此进行自觉而理性的模仿。第二,“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指向。“了解”这个要求本身,即是对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意义所做的界定。任何一个活动的展开,在接受知识、开拓视野方面都是有益的,但是活动的目的不应只局限在这一个层面。譬如“剪纸”,我们应该了解到“剪纸”的历史与现状、从事人群、剪纸材料、制作过程、剪纸题材、剪纸用途、如何使用,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不同、当地剪纸艺术的特点,在这所有的内容之中,“剪纸的历史与现状、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不同、剪纸艺术的特点”都属于需要深入挖掘的部分,它们要求学生在对剪纸获得一般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发现剪纸这门艺术发展演变背后的规律、体会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之处。第三,实施途径与呈现方式。确定需要探究的内容和方向之后,学生还应就实施探究的途径与呈现方式做一讨论。譬如,哪一内容需要采用访谈的形式,哪一内容需要采用参观考查的形式,哪一内容需要阅读相关书籍,在访谈、参观考察、阅读书籍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怎样记录自己调查到的材料,怎样处理材料、呈现结果。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在活动之前,通过大家讨论来确定。第四,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是综合性学习所隐含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在综合性学习之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入手,结合具体的活动环节对自己的收获、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反思和评价。无论是收获还是不足,都要兼顾个人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学习方法的习得两个层面,前者是就“传统文化”这个单元而言的,它属于具体的、与专题相关的延伸、拓展层面;后者是就综合性学习这种学习形态来说的,它属于更为广泛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层面。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