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八年级语文辅导《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

11-01 11:48:31 | 浏览次数: 19218 次 | 栏目:八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八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赵 华       师:我们进行过“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的学习与训练。时至今日,不知同学们是否真正学会了观察并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我想检验一下,可以吗?

  生:可以!

  师:撇开年、月、日的时间不看,你能从大自然的各种景象中,判断出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

  生:现在是秋季,我是根据树叶凋零,小草枯萎等景象来判断的。因为有 “秋风扫落叶 ”一说。

  生:从北雁南飞、昆虫消失等自然现象也不难判断,现在是秋季,而且是深秋。

  生:我也认为,现在是深秋,因为天气较玲,露水很凉。

  师:说得有理。我为大家勤于观察、善于思索感到商兴。

  师: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板书:物候)。个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以丰富科学知识,理解并掌握课文生动而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生:老师,您说课文是介绍物候知识的,而标题不用“物候”,为什么要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呢?

  师(惊喜):这位同学问得好!这也正是我的疑惑。哪位同学能帮助解释一下?

  生:这里采用了形象化的说法。

  师:(追问)何以见得?

  生:“预习提示 ”台诉我们:“课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 ”

  师:能借助“提示 ”来理解,好!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说明。

  (生浏览、思索、作记号。)

  生:课文第2自然段末尾和第;自然段开头有句话足以说明:课文采用了形象化的说法,可以激发们的阅读兴趣。这两句话是:

  A、“这样看来,花香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B、“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生:我也找出了这两句话,它们紧密相关,的确印证了 “揭示 ”里的话: “课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师:这两位同学由于浏览时认真思索为我们作出了准确判断。

  师:文章开头,人们一般主张开门见山,不提倡拐弯抹角。可本文开篇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明什么是物候,偏偏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这是为什么?这与介绍物候知识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1~3自然段6思考并回答,注意抓住关键性语句理解。

  (生阅读、思考。)

  生:因为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劳动人民便据此安排农事。比如:杏花开了,人们便赶快耕地;桃花开了,人们又开始浸泡谷种,准备种谷子。

  生:还有 听到“布谷、布谷”的鸟叫声,农民们就忙于割麦插秧。

  生:这些自然景象,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因此,文章描写大自然的景象,也就是在向我们介绍物候和物候学的知识。

  师:“物候学 ”是什么?

  生:“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板书:

 
 

物候学  

  师:请大家继续就文章开头与介绍物候知识的关系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本来很难懂的物候知识、因为文章从我们熟悉的自然现象说起,我们不仅不感到陌生,而且还发生了兴趣。这样,就把物候知识解说得通俗易了。

  师(喜悦,鼓掌):理解得很好!我想问一下刚才发言的同学,究竟是什么使你对物候知识产生了兴趣?

  生:是课文开头对一年四季自然景物的描写,形象生动,精彩诱人。

  师(扫视其他同学,询问):是这样吗?

  (生点头。)

  师:好!(板书:生动)请大家朗读第 l自然段,并找出文中形象生动的描述性词语,作上记号,注意体会。

  (生有感情地朗读,作记号。)

  师:有哪些词语描述得形象生动?

  生(热烈地,七嘴八舌):“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燕子翩然归来”“叶子……在秋风中籁籁地落下来”“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板书:

 
 

苏醒、翩然、簌簌、迎接  

  师:“苏醒”是什么意思?常被用来写什么?

  生:“苏醒”是“昏迷后醒过来 ”的意思。这个词常被用来写人。

[1] [2]  下一页

TAG: 教学  课堂  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