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八年级语文辅导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二)

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二)

11-01 11:51:25 | 浏览次数: 77618 次 | 栏目:八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八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二),

  师:陈海分析得很准确,那你能为大家再示范一下吗?

  (生陈海范读此句)

  师:很好,请坐下,刚才我们分析了这段最后两句的朗读,重音应落在哪里,那前面的四句应如何读?

  (一生举手.)

  师:邓世法,你来。

  生:不像后面两句那么急,应平淡点。

  师(疑问):不那么急?读平淡?邓世法应该理解了怎么读,但用词不是很恰当。谁来改一改?

  (一女生举手)

  师:胡慧珊,你来改改。

  生:我觉得语气应比较平缓,平淡是没感情,“平缓”是语调放轻放慢。

  师:很好。还有没有别的同学有别的看法?

  (饶灵芳举手示意有不同解释。师示意她回答。)

  生:我觉得不但语调放轻放慢,还要读出水的特点,体现水清这一程度的词有“皆”“千丈”,所以这两个词应在清缓的读中体现水的少见,难得的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应读出作者细细欣赏的游览过程。

  师:饶灵芳同学分析得很到位,你能否为大家朗读一下。

  生:老师,我读的不好,叫别人试吧。

  师:没关系,试试看,如果不行,老师再请别的同学示范。

  (饶灵芳犹豫了一会,开始读。)

  (读完后)师:不错嘛,起码比第一次朗读全文时有进步。好,大家齐读一次,应注意前后水的变化,轻重缓急要有所体现,应读出水清水绿水急的特点。

  (师打出幻灯片2:异水:1、明净2、湍急)(生齐读第二段)大家读得很好比第一次大有进步。

  师:可否有感情的齐背一次?

  生:可以。

  师:那好,“水皆漂碧—”背。

  (生齐背第二段,声音转为洪亮且熟练。)

  师:很好,老师发现至少有40多个同学会背下来,剩下10多个同学虽背得不是很熟,但刚才还是较认真地坚持背完,老师希望你们回家去再好好背一背。接下来,我们就随作者一游“奇山”吧。

  师:你们先自由朗读,在读中体会山的特色。

  (生轻声自由朗读,师巡查。)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同桌两人在互相斟酌如何读,这种学习方法很好,大家可以借鉴一下。此段写山的句子有哪些?

  生齐答:“夹岸高山”一直到“千百成峰”。

  师:这里的山奇在哪呢?

  一生:奇在高。

  另一生:奇在山势“直”。

  又一生:奇在山多。

  师:都有道理,山如果仅仅“高、直、多”能否说就“奇特”了?

  (生有的摇摇头,多数沉默。)

  师: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在写山时作者用了多个动词,分别是哪些?那些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生齐答动词有“负、竞、轩邈、争、指”)

  又有一生答:这些动词很生动,用了拟人手法把山写活了。

  师:对了,就是这些动词把山的态势写了出来,使山充满灵气和活力,那我们朗读时应读出这种味道来。我们再往下看,“泉水激石……猿则百叫无绝”这是写山的什么?

  生:写山的响声。

  师:对了,从听觉写山中的响声,那这些声音对于作者来说好不好听?

  生:好听。

  师:那能否把“响声”这个词改一改?

  一生:改成“乐曲”吧。

  师:很好,体现山中声音动听的句子有哪些?

  一生答:“泠泠作响”、“嘤嘤成韵“。

  师: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生邓世法举手)

  生:试一下,大家别笑。

  (生很投入地有感情朗读,读完后全班同学鼓掌,发自内心。)

  师(惊讶、赞叹):难得,难得!邓世法同学进步很大,令老师和同学难以想象,希望你以后多发言,像今天这样。(邓世法在台下说:我还以为有同学会举手,谁知道只有我一个人举手,老师就把肥猪肉分给我。)(生哈哈大笑)看来邓世法还蛮有幽默细胞。老师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邓世法刚才朗读的那部分。

  (生王燕举手)

  师:好,王燕,由你来点评。

  生:“泠泠作响”“嘤嘤成韵”读得较缓,作者似在倾听,“千转、百叫”应扬起重读,他做到了。

  师:很好,请你为大家再范读一次。

  (生范读一次)

  师:王燕同学也把握得很好,大家有感情齐读一次吧。(师生共同有感情朗读)。

  争高竞上

  读完后,师打出幻灯片3,奇山万籁和谐

  师:作从山势和山中的乐曲体会到山的奇趣,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生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师:这句话作者要阐明什么观点或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四人一小组讨论,等会推荐出见解独到的同学回答。

  (生讨论3分钟左右,师巡视。)

  师:好,你们有自己的看法了没有?

  一生举手:表达作者归隐从林之心。

  师:好,有见地。请坐下。蔡晓玩你来。

  生:我认为:看到此情此景,作者从中受到启示,劝告我们不要太执着功名利禄,要知道“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远离官场。

  师:很好,想不出女孩也有男孩及时行乐的洒脱,其他组有没有其他想法?

  一生举手。

  师:好,蔡翔鸿你来谈谈。

  一生:老师,我的见解与蔡晓玩有相同之处。但我不认为作者要远离官场,我认为作者既要功名利禄,也要及时行乐。

  (多数同学点头赞成)

  师:男同学果然看问题比较独到,既要功名利禄,也要享受生活。不错,我们可以从“望峰息心”可看出作者是一时陶醉,如不“望峰”还会重返官场;同时作者也从“窥谷忘反”体会到虽身在低层,低层也有让人留连忘返之处,我们可忙里偷欢,享受人生,这或许就是作者想告诉朱元思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吧,同时也希望朱元思能放下手中繁琐的公务,暂时到山林游一游,放松心境。最后,我们再一齐把最后一段有感情地读一次。

  (师生有感情地齐读,下课铃响)

  师:今天我们的课上到这里,老师要布置一道作业。大家都曾出外旅游,去过不少名山大川,老师要你们写篇游记,要求写出景物特点,并附上照片,做到图文并茂,下课。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  与朱元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