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八年级语文辅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案例与点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案例与点评

11-01 11:51:45 | 浏览次数: 25218 次 | 栏目:八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八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案例与点评,
 

六、述说感悟

  学生学了这首词后,有怎样的收获呢?我要求学生用“这首词里,有一种 在里面”的句式说感悟。

  有一种思念在里面:看月圆,思念与弟弟团聚。

  有一种苦闷在里面:欢饮达旦,大醉,借酒浇愁;对人间不满,想乘风归去。政治上不得意,心情悲伤愁苦。

  有一种豁达在里面:在人间受排挤,但他还是觉得人间美好,天上琼楼玉宇何似人间朱阁绮户、平安生活。是他豁达的心化解了满腹的苦闷。

  有一种祝愿在里面:祝愿每个人平平安安,长长久久地幸福生活。

  有一种哲理在里面:人生悲欢离合在所难免。

  有一种浪漫在里面:诗人端起酒杯问苍天。在这里作者把天想象成能与之对话的对象,他不把天看成是高于自己的、主宰一切的神圣,表现了苏轼的豪放与浪漫。

  有一种矛盾在里面:他既向往月宫,又担忧想那儿的寒冷;既想摆脱人世的烦恼,又不忍心离去。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有一种线索在里面:词以月贯穿,句句写月,创造出明月一般皎洁的意境。

  有一种文采在里面:拟人、反问、句式倒装,抒情、议论、想像、美丽的传说,共同成就了这首咏月绝唱。

  有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在里面:诗人对无情的月亮寄寓了无限的深情,营造了凄清而优美的意境,既抒发了感慨,又思念了弟弟,更表达了人生哲理,还创造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使我们见月就产生这种情感体验。

  同学们已被苏轼不凡的才气与豁达的个性所感染,也让我们更加喜欢苏轼,更加喜欢他的词,现在就让我们饱含着对这位大文豪的仰慕,共同背诵这首词。
 

七、借月许愿

  “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古人望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表达了无限的情思,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也来许个心愿:

  好花常开,幸福常在。

  祝天下人团圆幸福。

  祝每个家庭和和美美。

  祝两岸早日团圆。

  你们的祝愿是一瓣瓣的心香,美好而多情,愿你们的祝福早日变成现实。让我们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笑对人生,做一个最好的你!
 

【教学点评】

  杨先武老师执教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为安徽省新课程典型课例被拍成光盘,其教学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花好月圆》MTV导入,渲染情境;通过范读,榜样引路;通过音乐伴读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通过古词新唱,感悟词的意境。学生陶醉其中,随意跟唱,不经意地融入意境。教者以激情传递着作者之情,感染、唤起学生的激情。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线

  听读、评读、自由初读、边读边查、探讨研读、自练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最后的本课“小结”,也以师生齐诵全词而代之。整个教学过程的起承转合、思研议结,纵究横拓,都始终扣在“诵读──理解”这根“主轴”上。缘起于读、发散于读,领悟于读,归结于读(情感体验与体现)。为语文尤其是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让“读”走出“峡谷”,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提供了很值得借鉴的范例。
 

三、随机点拨,相机诱导

  讨论到联想和想像的时,联系到学生学过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讲“归去”时,引用腾格尔唱的《天堂》。为理解诗人对人世的热爱引用《还珠格格》主题歌“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引导多是随学生之意的商量、探讨,随课文之意的设疑、设境。如即时引用“都是月亮惹的祸”,“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词,增添了趣味。
 

四、美文美教,注重学生的感悟

  学生畅意的读,诗意地说感悟,理解词的内容时,问学生“假如你是苏轼,你会怎么说?”总结时,要学生用“有一种(  )在里面”的句式来说,富有创意。最后让学生借月传情达意,寄托美好心愿,学生表达了强烈的真诚情感,又与诗人一起共鸣,从而陶冶了美好的情操。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