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八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生:(齐)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师:哎呀,真齐呀!英雄所见略同啊!(故作迷惑)但有一个字我拿不准:是诸多,还是“zhù多”?
生:zhū多……zhù多。
师:究竟是哪个?根据是什么?
生:诸葛亮,读zhū。
师:有道理,但万一它是多音字呢?我们根据什么判断对错?……今天我看好像没有带字典的,是不是?──我给大家一个忠告:上语文课,一定要带字典。因为,字典,是装在口袋里的老师,它比你这个老师(指自己)高明啊!你这个老师才疏学浅啊,究竟读“zhū多”还是“zhù多”,我也拿不准,但我们从字典一查,就解决了。这样,究竟读“zhū多”还是“zhù多”,我们现在不作定论,回去查一查,怎么样?
生:好。
师:这里有一个词──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繁衍。我的问题是:“繁衍”换成“繁殖”可以吗?为什么?
生:老师,我认为“繁衍”换成“繁殖”是不行的。因为繁衍是大规模的,还有植物可以是繁殖,而动物和微生物得用繁衍。
生:我觉得动物和植物都可以用繁衍,也都可以用繁殖,但繁衍是没有节制的,大规模的,繁殖是有节制的,有规律的。
师:究竟谁说得对?我看又该www.manfen6.com了──查一查“衍”是什么意思,或直接查“繁衍”和“繁殖”各是什么意思。可惜你们没带字典。现在我先把我查的结果告诉大家:衍,是“多出来”的意思;也指发展,发挥。繁衍的意思是:繁殖并发展、增多。那么它能换成“繁殖”吗?当然不能。今后记着,大规模地,无节制地繁殖时,用繁衍还是繁殖?
生:繁衍。
师: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作者──作者是谁来着?
生:梅涛。
师:梅涛虽然是研究机器人的,但在语言上也很有功力,用词很准确啊!
下面继续读。我看咱们班朗读的积极性特别高,这回咱们齐读,怎么样?
生:(齐读)“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师:我猜着咱们26班是个非常优秀的班,从读课文就能听出来。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有一句话我给它加上了红色──“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是总结上文;“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是引领下文。
师:哎呀,你才能非凡啊!和老师准备的竟然完全一样。读这样的句子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啊,聪明的同学会根据这个特点归纳出文章的段落和层次。好了,批上四个字,什么字?
生:承上启下。
师:再接着读。谁是语文科代表啊?……我认为科代表是语文学得最好的,也是读得最好的。好,请你读。
生:(朗读)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师:也读得很好,你这个科代表,名副其实!下面我们解释几个词语:归咎是──
生:归罪。
师:藩篱是──
生: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师:啸聚山林──
生:指盗贼盘踞山林。啸聚,形容其互相呼叫,拉帮结伙。
师:对──就像一伙强盗互相呼叫着:走哇,咱们打家劫舍去了!
哎?“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拟人。
师:有什么表达作用?
生动形象……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幽默风趣。
师:对。可见,作者很重视修辞。批上: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文中还有这样生动风趣的句子吗?能找出三个以上再说。
生: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
生: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生:还有题目:生物入侵者
生: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
师:“漏网之虫”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我认为是比喻……是引用……我认为是引用后再加以修改。
师:数你说的最接近正确答案。但我估计你们不可能答得完全正确,因为这是一种没有学过的修辞方法──这叫“仿拟”,也叫“仿词”──仿“漏网之鱼”为“漏网之虫”。批上“仿拟”这两个字。
你在别处还见过这样的例子吗?下面我们就把语文学习扩大到生活中了,就不仅限于课本了。
生:“鸟为食亡”改为“鱼为食亡”。
师:对。
在生:一次作文时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把“与狼共舞”改成“与狗共舞”。
师:对,那时谁呀?
生:张涛。
师:谁是张涛,站起来叫我看看。(张涛站起来)你有语言天赋!
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改成“国家兴亡,我的责任”。
师:你从哪儿看到的。
生:一个台湾校长的报告。
师:是,我也看到过。你很注意从课外学语文啊!我估计你知识面很宽。学语文的最大诀窍,就是注意在生活中学习并积累。
生:还有把古诗《春晓》改成“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师:这是谁改的?
生:我们班的一个调皮男生……王帅。
师:谁是王帅,叫我看看。
生:他没有来。
师:其实啊,调皮男生,都是聪明的。有一句俗语:男孩淘,是好的;女孩淘,是巧的。一旦他们不淘了,干正事了,往往比咱们不调皮的干得还好。调皮学生往往也是很有前途的,当然关键是不再调皮,走正路。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北京烤鸭店。口水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啊,幽默,幽默!你这是哪里来的?
生:听同学说的。
师:听同学说话,也能学语文啊!
生:还有电视广告吧“默默无闻”改成“默默无蚊子”──蚊子的蚊……
师:是。有个成语叫“望洋兴叹”,见过没有?……我很穷,面对几十万的房价,我买不起啊,只能──
生:望房兴叹……望楼兴叹。
师: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交不起学费,念不起书,那叫──
生:望学兴叹……望书兴叹。
师:还有许多穷人看不起病──前一段媒体报道,一个当老师的在哈医大二院住了60多天院,医院收了人家550多万,记者找到医院的纪检委,纪检委还说我们不但没有多收他的,还少收了他180万──医院很黑哟!在这种情况下,下岗职工只好──
生:望医兴叹。
师:看过《天下无贼》没有?……《天下无贼》里有个人仿拟了一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
教学 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