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将叩问进行到底──听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上《少年闰土》

将叩问进行到底──听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上《少年闰土》

11-01 11:48:31 | 浏览次数: 45418 次 | 栏目: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将叩问进行到底──听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上《少年闰土》,

  师:问题提完了吗?接下去研究,这些问题中你觉得可以马上解决的是哪些?

  生:我往常的朋友都是谁?(师:是谁?)闰土的朋友,富家子弟,少爷。

  师:好的。不说了。还有那个问题也能马上解决?

  生:稀奇的事(师:哪些稀奇的事?)去捕鸟、到海边捡贝壳、管西瓜、刺猹(生:刺猹就是管西瓜)去看跳鱼儿。

  师:对!多么有趣的事!剩下的问题,我们仔细来看看“啊”这里头的文化。理解情感都是有一个基础的。文章也好、生活也好,任何一个情感都不能离开它的基础,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请你们再认认真真地读读他们相处的情景,把自己当成“我”,感受一下你和闰土间的情谊,这样的体验之后或许你们就能体验“我”的感受了。

  学生默读……

  以上是围绕这篇课文的学习展开的第二轮叩问。我想这中间至少体现了以下这些教学理念。

  1、聚焦重点句反复叩问:

    聚焦到课文中的一个段落去叩问是我们平时很少做的。卢老师这样去操作非常好,让学生反复读这个语段,反复思考叩问,理解就更加深入了,效果非常明显。

  2、梳理和聚焦学生叩问:

    从上面的课堂实录中,我们还清晰地看到卢老师对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提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之后,教学推进到学生梳理和聚焦问题,这一环节。卢老师问学生:“这些问题中你觉得可以马上解决的是哪些?”这样,把简单的问题梳理之后,就留下主要的问题──“我们仔细来看看‘啊’这里头的文化。”聚焦到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地研究,教学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同时也暗示学生这样的问题是高水平的,这样从此以往的熏陶下,学生的提问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3、围绕叩问展开探究学习:

    卢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带领学生抓住一个重点问题去解读文本。围绕“啊”这个问题展开探究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比较明确,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如果说“我们仔细来看看‘啊’这里头的文化。”是让学生带着叩问,自主感悟课文,那么“文章也好、生活也好,任何一个情感都不能离开它的基础,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则是培养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理由,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将课文的学习引向更深的层次。


三、文本学习结束再次“叩问”

  在卢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卢老师不仅注重课前课中的学生叩问,还十分注意课尾让学生继续质疑,保持旺盛的探究热情。我们来欣赏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片断──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跟同学讨论一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大胆地提。

  生讨论提问。

  生:我想问的是为什么闰土说的每件事后面都是省略号?

  师:关注省略号,第一个在哪里?

  齐读。(师:你们不是闰土,真正的闰土不是这样说话,再读。)生齐读。

  师:说明什么?(生:说明还有很多。)

  师:这就是列举的省略,什么都有,还有很多。这几个省略号表现什么呢?为什么闰土说的后面都有省略号。

  生:省略号说明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事。

  师:是啊,正好应了这几个字,无穷无尽、希奇古怪。多好啊!继续问。

  生:我想问问标点的用法,11段两个破折号什么意思啊?

  师:问得好,知道的举手。都不知道。怎么就她一人举手呢?读一读思考一下。

  生齐读。

  师:好,把中间部分去掉再读读。“我那时并不知道──”

  生读:“我那时并不知道……”

  师:谁读懂了?你再读一读,或者同桌讨论一下。

  生:这是补充说明。

  师:中间这句话去掉通吗?(生:通)师:也通的,这就是补充说明。

  生:说明闰土讲的东西真希奇,就是现在也不知道。

  师:你理解得非常对。还有问题吗?没有。那么,我想问的是,你想不想知道,这是小时候的闰土,你们想不想知道长大后的闰土?

  生:想。

  临近上课结束又让学生主动质疑,提出问题。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我们可以透视出卢老师这一课堂教学行为背后所蕴涵的教育理念。

  1、聚焦真实问题,自主释疑:

    “问得好,知道的举手。都不知道。怎么就她一人举手呢?”这证明问题的普遍性和卢老师的下一个教学行为是有意义、有必要、有效益的。如果问题只是一个学生的,其他学生都懂,那么完全可以下课由同伴和他讨论。现在,问题是大家的,卢老师也不急于给大家释疑,而是说:“读一读思考一下。不难的,读了就知道了。”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释疑。这不仅是对学生主人权利的尊重,更是对差异资源的灵活和到位的开掘,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实际的培养。

  2、教师适时引领,提升认识:

    当孩子们各抒己见后,孩子的认识毕竟有他们的局限性。教师适时地说“我想问的是,这是小时候的闰土,你们想不想知道长大后的闰土?”以教师自己的理解引领孩子更深入地思考,叩问文本、提升认识。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临近结尾,敢于让学生提问,这是教师务实求真的教风体现,也是一种教学勇气,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所以即使是重点问题解决了,课上还是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再次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敢质疑、会质疑、爱质疑,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卢老师在《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中为我们精彩演绎了将叩问进行到底。学生在叩问中发展,我们也在卢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的赏析中不断地反思成长。

上一页  [1] [2] 

TAG: 教师  少年闰土  

《将叩问进行到底──听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上《少年闰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