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潜心读书 用心对话──以《匆匆》教学为例谈备课

潜心读书 用心对话──以《匆匆》教学为例谈备课

11-01 11:53:31 | 浏览次数: 94018 次 | 栏目: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潜心读书 用心对话──以《匆匆》教学为例谈备课,

  教参的《说明》部分对全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是我们把握该册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学目标、训练重点和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让我们“胸有全册”;教参的每个单元,先是“导读”,提示整组教材的主题、特点、训练点等,让我们“胸有全组”;教参的每篇课文,包括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等,让我们“胸有全篇”。教师读教参,实际上是“站在编者的肩膀上”与作者对话,再加上读教材时独立地与作者对话,二者结合如鹰之两翼,搏击长空。

  在充分读教材,与作者对话,充分读教参,与编者对话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就可以制定教学目标了。如《匆匆》一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掌握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

  4、通过搜集资料、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初步学习追问和思考人生意义。

  我认为,读教材、读教参、思考,是准备具体的一节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它取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更取决于教师责任心的强弱。


三、用心写教案,与学生对话

  读懂了教材、读活了教参、确定了目标,就可以思考怎么实施课堂教学了──设计哪些环节、提出哪些问题、安排哪些练习,怎样导入、怎样过渡、怎样总结、怎样引导,等等,简要地写一写,即教案。由此看出,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小部分工作,备课的大部分工作是朗读、阅读和思考──我把它称之为“隐性备课”。正所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一辈子”之功,那有“15分钟”之力!

  我写教案的时候,总是假想自己就在课堂、学生就在眼前,甚至于设计的练习、提问、引导、讲解等针对哪些学生,都一清二楚。这样写教案的过程,实际上是在预设中与学生对话。比如我在《匆匆》的教学中,把课后思考练习“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改造为“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如果不愿意写的同学,可以把这几句话摘抄下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做、能做事。


四、耐心写反思,与自己对话

  “教学反思”,实际上是与自己对话、与灵魂对话──课备得怎样、上得如何,老师心里最清楚。课上完了,老师不妨静一静,像牛儿反刍一样细细咀嚼、享受自己和学生共同创作的“杰作”,问问自己“我到底爱不爱你?”(这个“你”当然指课堂教学和课堂中的孩子。)如目标实现了吗?讲解、设问有启发吗?练习、辅导有针对性吗?课堂生成用好了吗?如果再上一次,将会做哪些调整、补充、改进和完善呢?等等等等,有所得就及时记录下来。我们倡导课课都要反思,但是,不硬性规定课课都要写反思,当然如果能写下来,再好不过了。于永正老师说:“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往往会得到升华,负面的东西会一下子变成正确的,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受,所以我说,反思吧,记下来吧,这样,成功和失误都是收获!”如果能上网且做了博客的老师,把反思写在自己的博客上,马上就有同伴来阅读,或支持、或肯定、或鼓励、或帮助……多么美妙啊。因此,我说:“失误,因反思而美丽;‘喜悦,因分享而永恒’。”如我在教学《匆匆》后,写的教学反思:

  1、课后练习的改造很成功,适合全体学生,虽然选择摘抄的同学不多,但是确保了每一个同学都有事儿做。写得好的同学毫不亚于原文呢,如某生1:“在看电视的时候,时间从眼前恍过;在写字的时候,时间从笔下划过;在闲聊的时候,时间从嘴边溜过;在玩耍的时候,时间从身边走过;在跑步的时候,时间从身边(脚下)跑过;在思考的时候,时间从身边(凝然的眼前)飞过……”(注:括号中的词为课堂讨论之后的修改。)

  2、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对朱自清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了解不多、再加上学生缺乏生活经历和人生思考,对朱自清先生的追问、思索、无奈和迷茫,难以感同身受,教学目标4的达成度较差。解决办法,把《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匆匆〉赏析》复印给学生阅读;购买《朱自清散文集》和学生一起阅读。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  

《潜心读书 用心对话──以《匆匆》教学为例谈备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