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抓住时机,要求学生自学《不怕退稿》、《啄破蛋壳的小鸡》两篇自读课文。课后布置完成两道选做题:《从桃花心木想到了》《那一片绿绿的桃花心木》,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文章。
这样学生既学到了阅读思考的一般方法,又训练了“由一件事有所感悟”的写作方法,既立足教材,又发展了教材,通过“授之于渔了”,又“授之于渔场”,提供写作或阅读的空间,培养学生“多心”。学生渐渐就能触类旁通,不断丰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语文能力。若能长期的要求、训练,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学习行为,就会形成更多的写作积淀和精神积淀,这也实现了超越自我,超越教材。因而要倡导“多心”。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人的发展。为此,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要求出发,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会学习、想学习,能学习的人。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多疑”,引导往纵深方向的“多虑”,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再倡导跳出教材,跳出教师的“多心”,实现“举一隅而反三隅者”,久而久之,学生的“思”与“学”的能力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