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11-01 11:08:11 | 浏览次数: 47218 次 |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生:楚王。

  师:第一次楚王让人钻狗洞,最后只好──

  生: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师:第二次楚王说怎么齐国拿不出人才,只让你这个小个子来,最后只好──

  生:陪着笑。

  师:第三次说那国家人有问题,犯罪偷盗,最后只好──

  生:赔不是。

  师:你瞧瞧这楚王,唉~送几句歇后语吧──

  出示: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哑巴吃黄连──(  )。  

  (生读。)

  师:自己创造一个,积累的也行。我可不给出引子了。

  生:丁香叶子捆着黄连,一味比一味苦。

  师:可以,这我还没听过。你再说一遍。

  生:丁香叶子捆着黄连,一味比一味苦。

  师:这晏子可不苦,只是楚王一次比一次苦。

  还有么?偷鸡不成──

  生:蚀把米。

  师:其实你们的积累呀,说不定什么时候,开动你的小脑瓜就用上咧。

  这楚王最后的结局是,读吧。(出示原文)

  生: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师:试试看,想象楚王当时的表情,他是怎样说话的。

  生:楚王叹了口气,唉,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师:楚王难为情地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配以夸张的表情)当然你比我想象得更丰富,谁再来试试,他怎么说。你们看看这一国之君,多可爱的楚王哦,在大庭广众面前啊,在大臣面前,在晏子面前哦,人家这么大的领导,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开动脑筋!还能怎么说!

  生:楚王一边摇头一边叹气说:“唉,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师:唉呀,那是从骨子到外哦,没办法的办法,最后就是──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那是从里到外,这就是──什么?

  生:尊重。

  师:尊重晏子。这真是──谁来读?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听得出“不敢不”,他在强调楚王的心情“不得不”。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你看更加强调楚王的心情。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还有吗?我们再听听“不敢不”的滋味。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要是我的话,不一定会强调前面,我要表现我尊重的人是谁呀?

  生:晏子。

  师: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重读)了。

  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我们强调的是“晏子”,说明楚王是对晏子特别的尊重。再读一遍。

  生(齐):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再读。

  生齐读、自由读。

  师:再来。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口才?

  生(齐):智慧!

  师:智慧仅仅停留在有理有据上?

  生:不是。

  师:还体现在有理有节,对外的他有一种道德的智慧,规圆──他有理有节,还有他真正通过刚才我们体会的看了看笑了笑,从他的面不改色真正体会到他话的分量,那就叫真正的有理有据。它既有外在的,又有内在的,送给他一个词,那就叫──规圆矩方。所以再读──

  生(齐):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所以这里对晏子使楚做了个成功的评价──
  
  生(齐)晏子在这次外交活动中,所表现的智慧赢得了楚国的尊重。
  
  师:晏子凭着他个人的智慧赢得了楚国的尊重。我们明白了,个人要想获得尊重,它需要的的的确确从外到内有真正的智慧,那就叫真才实学。实”代表什么?
  
  生:实力。
  
  师:换句话说,尊严来自实力,所以他赢得了尊重,然而,今天有位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这件事又有他的看法。谁来读?
  
  生: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
  
  师:这又是一位史学家的观点,你赞成马?还是不赞成?还是说不清,现在前后桌互相讨论。马上请你现场发表观点,希望你也做到有理有据,开始!
  
  生1:我认为说不清,这次使楚成功了,只是短暂的成功,不是永久的成功,所以我认为说不清。
  
  生2:我也认为说不清,一个人总是会死的,如果下次齐王死了,齐王的儿子派了另一个人去了,就不一定会成功。

  生3:一个人出使代表国家的尊严,他赢得了胜利,那就表明他的国家有真才实学。但是以后变数太大了,历史的长河,永远是弯曲的,如果国家有什么变数的话,那尊严就会造成破灭,也许他现在能为国家获得短暂的尊严,但是不可能永久的,这就与一个国家的实力尊严有关,这就是一个人与国家的利害关系。

  师:掌声,时间关系再给一位同学。

  生:我认为是说不清的,前面一句,“一个人的智慧不代表国家的智慧”,不是所有齐国人都是一个晏子,都有真才实学,所以第一句我认为是对的,最后一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我觉得是有关的,如果晏子钻了狗洞就说明齐国的人都是无能的,尤其当时他是使节,他的行为会严重破坏国家尊严。

  师:还是刚才那句话,谁的发言都是自己的深度,这样,感谢你们给我的发言。把另一篇文章拿出来,《狼和小羊》这是我们二年级学的,那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是篇寓言,但今天我们放在这里,同学们不妨联系一下,这里狼当作楚王,小羊代表晏子,这小羊也像晏子那样,他和狼对话时也做到了……

  生:有理有据、有理有节。

  师:这小羊多有智慧,多么不卑不亢阿,说实在的也做到了规圆矩方,怎么就?

  生:羊不可能与狼抗衡,它说得再有理有据,也永远是狼面前的弱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