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估办法
( 试 行 )
________乡镇(中心学校)______小学 ____学年度
评 价 项 目
分
值
自
评
中心校评
县
评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 估 要 求
A1
行
政
管
理
320分
(B1)
指导
思想
10分
C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和政策,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思想端正,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10
(B2)
制度建设
40分
C2
规章制度
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齐全,执行有力,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奖罚分明,文书档案和信息资料管理制度健全(装框上墙或辑印成册、立卷存档)。
10
C3
计划总结
学校有中长期发展规划,期初工作有计划,阶段有重点,每周有安排,平时有检查,过程有跟踪,期末有总结。
15
C4
各种会议
定期召开校务(行政)会、职代会、教师会,研究、布置学校日常各项工作,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
7
C5
考勤记录
学校考勤严格,作息要求规范,周一至周五教师在校在岗时间落实,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时间落实,晚上、双休日有教师在校,节假日有人值班。每校学期人均请事假每超过1天,倒扣1分。
8
评 价 项 目
分
值
自
评
中心校评
县
评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 估 要 求
A1
行
政
管
理
320分
(B3)
档案管理
20分
C6
学籍管理
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办法,学籍档案专人负责,专室专柜,学籍资料齐全。学生转学、入学、休学、复学、退学、借读等手续齐全,符合规定。1人不符合要求,倒扣1分。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双高普九”评估要求。
12
C7
文档资料
上级文件分类整理,教育、教学、科研资料定期收集,学生档案齐全,教师业务档案完整(包括读书笔记、当年教案、计划总结、继续教育、荣誉及公开课等材料),及时整理入档,管理规范。
8
(B4)
安全管理
50分
C8
平安校园
重视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致力建设“平安校园”。能积极防火、防盗、防电、防毒、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安全教育有机构,有计划,有措施,责任制落实。贯彻安教[2004]初17号《关于加强小学寄宿(午)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到位。重视学生(特别是寄午或寄宿学生)的人身安全、节假日学校财产安全和地质性、灾难性天气等隐患预防工作,没有师生伤亡责任事故发生。发生严重责任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20
C9
宿舍管理
加强师生宿舍管理。宿舍空气流通,房间及盥洗室清洁卫生,床铺整齐,被褥干净,物品安置有序,有一定文化氛围。定期评选文明宿舍。
15
C10
食堂管理
加强食堂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督查制度和采购索证及自制饭菜留小样制度。师生文明就餐,爱惜粮食,不乱倒饭菜,保持餐桌和地面清洁,有一定文化氛围。
15
评 价 项 目
分
值
自
评
中心校评
县
评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 估 要 求
A1
行
政
管
理
320分
(B5)
资源管理
50分
C11
专用室管理
加强专用活动室管理。图书室、阅览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健全,管理规范,使用率高,并充分发挥作用,图书仪器逐年增加。每校至少有一台可上网的电脑,规模较大的学校有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创造条件完成小学“十配套”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阅览室的作用,图书出借每生每学期不小于4本,阅览室每天向学生开放不小于2小时。各室门窗完好、玻璃齐全,桌椅排列整齐,窗明几净,各类物件安置有序。
40
C12
经费投入
注重教育教学经费投入,重视多渠道筹措教学经费,学校的杂费、勤工俭学收入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10
(B6)
环境管理
50分
C13校园文化
参照《安溪县小学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基本建设“十个一”》要求,对校园建设、教室布置作整体规划,环境布置朴实美观,教室“三表”齐整,校舍及各类设施破损能及时修补,操场及公共场地平整,排水通畅,并能因地制宜硬化、绿化、美化。升旗、体育设施完备,公共厕所设施符合要求。黑板报、宣传栏内容定期更换,做到知识丰富、内容健康,每两周更新一次。校内没有营业性摊点和商店。
30
C14
环境卫生
有健全的卫生制度,校园、班级环境整洁,绿化、美化、净化好,无卫生死角,校内无杂草,墙壁无污迹、蜘网、灰尘,地面无果皮壳、纸屑、烟蒂、痰迹,垃圾入箱;厕所每天打扫,定期冲刷,消毒灭蝇;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
20
评 价 项 目
分
值
自
评
中心校评
县
评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 估 要 求
A1
行
政
管
理
320分
(B7)师资管理
100分
C15
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搭配合理,熟悉业务,作风正派,凝聚力强、威信高、无内耗,能按规定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好教师切身利益的有关事项。
10
C16
教书育人
教职工安心、热爱本职工作,乐业敬业,工作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备、教、批、辅、考工作,认真听课、评课,做好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仪态端庄,谈吐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有良好的教风,不搞有偿补课。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没有违法乱纪和任何体罚学生行为发生。
50
C17
师资培训
学校有教师队伍建设长期规划,有学期教师培训计划,有教师职后管理办法,按规定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注重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重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并完成示范任务。
15
C18
继续教育
教师注重学习与反思,积极参加教研,按规定参加计算机培训、学历进修、普通话培训、新课程培训,学历合格率达到“双高普九”评估要求,公开课、论文(或心得体会)、听课任务完成,教案和课堂教学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业务水平,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作品发表取得较好成绩,新课程实施能力不断提高。
25
评 价 项 目
分
值
自
评
中心校评
县
评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 估 要 求
A2
德
育
管
理
180分
(B8)
德育机构
35分
C19
组织机构
有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中心学校(县直小学)配置综治副校长,校校有关工委机构;配齐配强班主任,班队工作有成效。成立文明督导队,天天开展“五比”(纪律、卫生、安全、礼貌、学风)活动。活动有记载。
10
C20
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组织健全,经常开展有益的活动,有活动计划、过程记载;重视班集体建设,班干部民主选举,自主管理能力强。
15
C21
教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形成教育网络,有相对稳定的校外辅导员队伍、社区教育成员单位和家长委员会。
10
(B9)
德育实施
120分
C22
纲要教育
认真贯彻《国旗法》、执行德育大纲、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德育工作计划,举行规范化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措施明确具体。
20
C23
品德教学
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为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精心组织德育过程,积极开展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切实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20
C24
课外活动
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办“红领巾”广播站,设有德育展室(栏)、内容广泛、富有教育性。学生课余生活健康有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15
C25
周边环境
学校周边
10
C26
创优活动
积极开展创“三好”、“优干”活动,按要求评出“三好”、“优干”并及时上报有关材料。
10
评 价 项 目
分
值
自
评
中心校评
县
评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 估 要 求
A2
德
育
管
理
180分
(B9)
德育实施
120分
C27
安全教育
每学期开展一至两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发生事故妥善处理并及时上报。
15
C28
健康教育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配置专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活动,培养高尚健康情操。
10
C29
语言标准
校园内推广普通话和文明礼貌用语。
10
C30
社区教育
建立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制度。定期家访、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注重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共同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10
(B10)德育成效
25分
C31
德育成效
学校“三风”良好。学生勤奋好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友爱,有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公民道德基础和规范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问题生”转化率高,学生无严重违纪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学生操行合格率>98%,认真填写《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并采用鼓励性评语。一年内因工作失误,出现上访1人次扣0.5分,越级上访1人次扣1分。学生违法犯罪实行一票否决。
25
A3
教
学
管
理
320分
(B11)
执行课程计划
80分
C32
教辅资料
按课程计划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订购教材的配套资料,不得擅自向学生推销或代销任何学习资料。
5
C33
课程管理
严格课程管理,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计划开齐上好所有课程,不得随意增删课程;规范教学内容,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内容,不随意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也不得随意减少非考试科目的教学时间。
10
评 价 项 目
分
值
自
评
中心校评
县
评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 估 要 求
A3
教
学
管
理
320分
(B11)
执行课程计划
80分
C34
师资调配
合理调配师资,使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及体育、音乐、美术、英语、计算机及地方教材等课程有相对专门教师任课。语文、数学科教师兼任其它学科的要跨年级、班级兼课。
10
C35教学计划
学校有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同年级统一教学进度,教师有所任教学科的学期教学计划。
10
C36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类课程、艺术课程有计划、有组织、有设施、有辅导、有成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中关于开展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0天。重视课外活动的组织开展,发挥校内教师才艺兴趣特长,能组织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和校性文艺表演活动。
20
C37
两课两操
坚持两课两操不间断,体育课质量高,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体育达标率达省颁要求。能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15
C38
实验演示
按要求开设实验课,演示实验率达100%,学生分组实验率不低于90%。
10
(B12)
备课
30分
C39
教案编写
语数专任教师和相对专门兼任某一课程的教师必须写出所任学科详细教案;同时兼任多门课程的兼课可写简案。教师备课要独立钻研教材,不能照抄教案集或教辅材料。教师备课要做到目标要求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法得当、练习与板书设计合理,课时数达到规定要求。
20
C40教案检查
学校对教师教案进行经常性检查评比,要求每学期检查2次以上,要有检查记载。
10
评 价 项 目
分
值
自
评
中心校评
县
评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 估 要 求
A3
教
学
管
理
320分
(B13)
上课
50分
C41
教学方式
树立课改新理念,重视课堂教学新策略、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和课堂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注意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环境,采用启发式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30
C42
过程效果
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准确、教学方法得当,突出学科特点;教学语言规范科学,板书设计美观合理,能用普通话教学,能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果好。
20
(B14)
作业
30分
C43
作业批改
按县教学常规要求设置作业本,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年级作业量适度,内容精当,难易适中。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作业批改认真、及时,达到各学科每周作业批改次数,并做好批改情况记载和有针对性、能解决问题的讲评工作。
15
C44
作业评比
学校对教师作业批改每周总次数和批改要求有明确规定,每学期有检查评比记载。
15
(B15)
辅导
20分
C45
提高转化
学校有抓好特长生、转化“学困生”的计划、措施和制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