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夜雨诗意
余秋雨
渐渐,我对夜雨的诗意,有了一点新的思考。
在这里,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能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里挂的却是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图"。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谈不上多少诗意,只有一次在国外一个海滨,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我们的车摔进了大瀑布的中心,替我驾车的女士完全认不得路了,一路慌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觉得有了点诗意,原因也许正是碰到自然所给予的艰难。
人类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长途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一时还很难从这些事端中提取出美。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轻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人类的生活方式或许可以日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历史上一切真正懂艺术的人总会着迷于这种美学形态,而希腊悲剧乃至种种原始艺术总是成为人类不衰的审美热点。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反射了人对自然的战胜状态和凌驾状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和舒坦感,却无法对应出一种生命考验。为此,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法国古典主义的大一统,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规整无比的园林一般。他们呼唤危崖,怒海,莽林,呼唤与之相对应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诗意,狄德罗甚至直接地说,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难道是他们在抵拒现代吗?不,他们是启蒙者,分明启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代。现代,本不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一种原始创造力的自然发展。
因此,再现代的人也愿意一再地在"蜀山行旅图"中把延绵千年的生命力重温一遍,愿意一再地品味苦涩的夜雨,然后踩着泥泞走向未来。
前不久听到有人对那些以黄土文化为背景的艺术作品提出批评,认为它们写得过土过野。这些批评家不愿意看到人类旅行上的永久性泥泞,只希望获得一点儿成果性的安慰。无论在生命意识还是在审美意识上,他们都是弱者,狄德罗所说的诗意他们无法理解。
(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1.作者为什么说"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
2.作者说"无论在生命意识还是在审美意识上,他们都是弱者",在生命意识上指的是什么?在审美意识上指的是什么?
3.通观全文,作者对"诗意"是如何看待的?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当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时,就很难有诗意产生。
B.文中第三段说"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规整无比的园林一般",是因为这类生活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与舒适感,没有了诗意。
C.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不排斥现代文明,但更看重人对自然的体验。
D.作者引用狄德罗的话"人类的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旨在劝告人们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E.本文的主旨可概括为对朴素生活的崇尚。
参考答案
1.因为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战胜了自然,产生了轻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势均力敌,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美。而人类对自然束手无策时,是无从产生美感的。
2.在生命意识上,指的是人与自然较量,考验了人类的生命力;在审美意识上,指的是人与自然较量,可产生愉悦的美或悲剧美。
3.①某种感人的震憾和深厚的诗意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
②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诗意。③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
4.DE